作者:万仁涛(厚朴养老)
本文字数2859字,建议阅读时间6分钟
点击左上角蓝字,获取独家实用干货
前两天国务院开常务会议,总理说决定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这不啻于一枚
“重磅炸弹”,立刻在我们养老圈引发了山呼海啸般的震动,大家纷纷弹冠相庆,甚至有人热泪盈眶,由此可见,天下苦
“
设立许可
”
久矣!
天下苦
“
设立许可
”
久矣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先来看看这个所谓的
“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到底有多“厉害”。
2013年7月1日民政部发布实施《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办法》,其中第十二条规定:申请设立养老机构,应当向许可机关提交下列文件、资料:
(一)设立申请书;
(二)申请人、拟任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资格证明文件;
(三)符合登记规定的机构名称、章程和管理制度;
(四)建设单位的竣工验收合格证明,卫生防疫、环境保护部门的验收报告或者审查意见,以及公安消防部门出具的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合格意见,或者消防备案凭证;
(五)服务场所的自有产权证明或者房屋租赁合同
;
(六)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服务人员的名单、身份证明文件和健康状况证明;
(七)依照法律、法规、规章规定,需要提供的其他材料。
申请设立经营性养老机构的,还应当提供营业执照及复印件。
什么意思呢?
这就好比一个人要进城(进入养老服务市场),到了城门口,被守卫拦住了:
你从哪里来?进城干什么?身高体重肤色
血型
符合要求么?
(申请书、资格证明文件和章程规章制度等);
练过金钟罩铁布衫么?
(建设工程、卫生防疫、环保消防要达标)你说你练过那是空口无凭,来来来,从那边的测试关卡走一遭(于是很多人卒于此地);
进城游玩可以,但不允许乞讨扰乱治安,你能够证明你有靠谱的亲朋好友为你提供后援么?
(团队证明文件及其相应资格证明)
……
其他的问题都不怕,最狠的就是
“金钟罩铁布衫”,就凭这一关,拦住多少英雄好汉!更别说这还仅仅是民政部的要求,具体到各个地市,他们又强行“加戏”,进个城门就像过五关斩六将,更有甚至犹如西天取经。
而且,自从民政部《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办法》下发后,各地相继开展养老机构换发证件工作。在换发许可证时,问题就来了:
按照规定养老机构设立许可的前置条件必须是建设、消防、卫生环保等已经完成审查或验收,而办理建设、消防、卫生、环保等审查必须是实体机构,民政部门出具的行政指导意见书不具有行政效力,建设、消防、卫生、环保等部门不认可,因此,养老机构设立成为一个无法完成的命题,申请人跑来跑去跑断腿,这不好玩儿啊。
另外,机构养老投资大、周期长、回报低、风险大,大部分社会力量采用厂房、学校、医院等改建养老机构,由于保管不善而丢失竣工验收资料,或者原来的建筑就没有建设部门的竣工验收资料,所以消防不予验收,没有消防验收就不能进行养老机构设立许可,没有许可就是非法运营,这种事儿可不是闹着玩的。
所以说,
天下苦
“
设立许可
”
久矣!
取消设立许可,短期内要审慎乐观
为什么这么说?
一、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是一个系统工程,
“子弹需要飞一会儿”。
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前提是要先修法。为保障养老机构入住老年人的生命健康和合法权益,在
2012年全国人大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时增加了养老机构设立许可要求,规定了养老机构设立许可条件。国务院决定取消,必须要提请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而修法会有个过程,此其一;
修法完成,国务院主管部门再出台具体的政策文件,制定文件要多方论证考虑;下达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后,各地方肯定会根据各自的实情出台相应的实施细则,同时要协调各有关部门同步推进,这又是一个过程,此其二;
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不单单是民政部门一个人的事儿,还涉及到消防、环保、国土、规划等部门,有一个协同推进、多方博弈的过程。君不见,
2017年民政部主要领导曾在一场记者会上提出逐步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直到今日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再度发声力推,这说明砍掉“政府乱摸的手”是一件多么难的事情,此其三。
综上,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还得一个过程,大家就先回座位坐好,莫要急。
二、做养老这个事儿,未来可能是开头不难中间难,后面会更难。
这就好比在中国上大学,以前是考进大学很难,但是毕业很容易。以后就会变成容易考进但毕业难。为何这么说?
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就意味着进入这个行业的门槛变低了,想
“进城”变容易了。但是,大家别忘了在13部委联合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放管服改革的通知》中有一段话,原文摘录如下:
三、强化监督管理能力
10.提升行政监管能力。各级民政部门加强对养老服务的指导、监督和管理,其他有关部门依照职责分工对养老服务实施监管。加强监管能力建设,整合充实工作力量,加强业务培训,确保事有人管、责有人负。
11.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制定养老机构管理行政执法工作指南,对养老机构行政违法案件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办理,主动公开违法案件办理流程、明确告知当事人做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依据和依法享有的权利。对养老服务企业做出的行政处罚信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和“信用中国”网站依法予以公示。
12.建立社会评估机制。发挥行业自律、群众举报、媒体监督等方面的作用。鼓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第三方机构定期对养老服务机构的人员、设施、服务、管理、信誉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价,评估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布。
13.畅通投诉渠道。各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养老服务举报和投诉制度,接到举报、投诉后应当及时核实、处理。
按照中国社科院唐钧老师的说法:发放通关文谍的手续简化并不等于管理的放松,过关之后,到达广阔天地的
“喜羊羊”们就要在日常的服务过程中,时时、处处、事事服从“村长”的管理了。过程管理也许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管”,强调的是“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包括公开行政处罚信息和公开第三方综合评价的评估结果。二是“服”,强调的是“提高政府精准推动养老服务发展能力”,包括公布供需信息和公布相关政策文本信息。由此可见,管理过程的公开透明乃是最重要的管理手段,其目的是要把对服务的选择权给到服务对象的手中,通过他们的理性选择对服务机构进行优胜劣汰,最终形成良性运行的养老服务市场。
这也就意味着,以后在运营过程中,政府的监管将更加严格,过程式的管理对于那些
“捞一把就走”的养老项目投资人而言将是噩梦。所以,想进城的人在进门之前一定要想清楚了,进门容易取经难,修成正果将更难。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总体上来讲,这是个好事儿,对于那些致力于在养老产业长期发展且做好充分准备的社会力量来说,这些都不是事儿,只要保持战略定力,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对于想涉足这个领域的观望者而言,养老服务市场将不再是昨天那个可以
“浑水摸鱼”的地方,而是越来越规范的、充分竞争的蓝海,下水之前一定要想清楚、做准备。
养老服务业发展了这些年,大趋势是不会变的,只要方法得当、方向把准、初心不改,你总会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