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华网
新闻有深度 思想有温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南通那点事儿  ·  南通市海门区总工会党组书记、主席张成接受纪律 ... ·  14 小时前  
南通那点事儿  ·  南通市海门区总工会党组书记、主席张成接受纪律 ... ·  14 小时前  
人民日报  ·  高考时间,定了! ·  昨天  
春江潮起  ·  镇江一男子醉酒坠井!被发现时...... ·  2 天前  
观察者网  ·  "中国已开始部署防御"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华网

2018“北京8分钟”演什么?张艺谋团队独家揭秘

新华网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6-04 14:36

正文


还记得那个全国人民都在拥抱五环的

2008年吗?



还记得那年你我都为之热血沸腾的

北京奥运吗?



还记得烟花在鸟巢上空怒放出的

壮观景象吗?



如今,北京又将邂逅五环,

成为奥林匹克历史上第一个

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

又将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城市!



如此一座令世人瞩目的城市,

经历2008年奥运会的“ 无与伦比 ”后,

在2018年的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

又将会用怎样的“ 8分钟 ”来展现自己?


新华社记者日前独家专访了

参与“北京8分钟”创作的张艺谋团队



什么是“8分钟”?


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开始,奥运会旗交接仪式及下届举办地形象展示表演(即“8分钟表演”)固定在奥运会闭幕式举行。近年来无论夏奥会还是冬奥会,主办国都愈发重视这短短的8分钟展示时间。


今年初,张艺谋在原创冰上真人秀节目《跨界冰雪王》开播发布会上宣布,将参与执导2018年平昌冬奥会闭幕式“8分钟表演环节”。



哪些大咖执导“北京8分钟”?


除了张艺谋, 主创团队还有哪些“大咖”?


1、全 国人大代表、曾担任北京夏奥会开闭幕式工作部部长的“金牌策划”张和平。


2、 著名舞美灯光设计师,北京夏奥会开闭幕式、广州亚运会开闭幕式、北京APEC欢迎晚宴以及多届春晚灯光总设计,G20峰会“最忆是杭州”总制作人沙晓岚。


“主创团队早已投入‘北京8分钟’的创意和策划工作。比如执导《跨界冰雪王》,这是我第一次担任综艺节目的总导演,初衷是借此普及冰雪运动、吸引更多国人关心冬奥会,为实现‘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助力。”


冰雪王精彩 幕后:



而另一个重要的目的是,

主创团队希望通过这档综艺节目,

选拔“既有表演基础,

又掌握冰上运动技巧”的知名艺人

参与平昌冬奥会的“北京8分钟”。



记者在排演现场看到,张静初、左小青、孙艺洲等8名“零基础”营员在《跨界冰雪王》总教练、冬奥会双人滑冠军申雪和赵宏博指导下,接受花样滑冰的“魔鬼”训练:每周接受一次冰上实境挑战,经过数月训练、选拔、淘汰等环节,最后决出胜者。


“申赵”教练倾情点评




这些从没上过冰的营员在短时间内成为‘冰上高手’。通过对他们真实状态的记录,向观众揭示花样滑冰的艰辛,吸引更多群众关注、参与冰上运动。”


无论谁去平昌,营员们都具备专业运动员坚韧不拔、不畏困难、不服输的精神,他们都是冠军。”



张静初从一开始的摔地落泪到后来逐渐适应冰感,摔倒后迅速起身。


“北京8分钟”展示啥?


“在北京冬奥组委全力支持下,我们正紧张筹备各项工作,多套创意思路已基本形成。”张艺谋说,与以往演艺活动不同,“北京交接”在创意理念、情景元素、科技手段等方面要实现创新突破。


1、第一次出现在冬奥会接旗仪式的北京、中国,会通过这8分钟向全世界传递什么信息?


“8分钟的首要任务是完成奥林匹克会旗的交接,很可能还包含升国旗、奏国歌等环节,真正的表演时间或许只够一两个节目。”


张艺谋、沙晓岚透露,虽然节目时间很短,但也要“用世界的语境讲中国故事”,充分表达“‘2022,北京见””’的核心理念和中国热情。


2、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举办时间为2018年2月25日,恰逢中国农历新年(正月初十),“中国年”的元素是否会成为“8分钟表演”的主打?


我们在申冬奥宣传片中就一直强调‘欢迎来中国过年’的信息。2022年冬奥会举办期间,恰逢中国传统春节,对于好客的中国人来说,请五湖四海的宾朋到家里过年,很有意义。不仅是过年,我们要用独特的文化信息,在短短几分钟里让更多海外观众产生‘我想去中国’的浓厚兴趣。”

3、平昌的“北京8分钟”,主创团队会更倾向于“历史”,还是“现在”?


“传统和现代是不能割裂的。我希望用现代手法、现代思维观念去表现传统元素。”沙晓岚透露,“就是将中国当前创造的辉煌浓缩到中国历史文化创意元素中去。”


如何超越雅典“8分钟”?


“非常艰难”


张和平、张艺谋不约而同地这样形容平昌“8分钟”。2004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北京8分钟”的红灯笼、中国鼓、茉莉花 的展现效果与预想有差距。


“当时,我们的很多创意被主办方以各种理由否定,场地条件也限制了现场表演。”张艺谋说,目前对平昌“8分钟”的场地情况了解不多,很可能也面临同样难题。


而另一方面,自 2008年奥运会以来,北京APEC峰会焰火晚会、G20峰会“最忆是杭州”等大型表演已达到极高水平。“珠玉在前,平昌的‘北京8分钟’想出彩、出新,难度更大。”张和平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困难重重,但主创团队提出了更高标准: “用以前从没用过的技法和手段,既突破瓶颈又展现创意。”


沙晓岚透露,“我们不再走‘恢弘壮阔’‘千人擂鼓’等大场面、大制作的‘人海战术’,而要突出个性化、情感化、技术化,在短短8分钟里润物细无声地传递中国文化”。



张艺谋主创团队并未回避在平昌“北京8分钟”大量应用新技术的话题。


“我们希望借助影像视频合成技术,将平昌现场实况与北京-张家口同期实景融合展现、交相辉映,运用生动人物、丰富情感、精彩故事感染世界观众。”沙晓岚透露,“这些技术也许会在‘北京8分钟’里应用,但前提是,技术必须与艺术结合,用新技术展现我们的创意。”


猜猜它们之中谁会去平昌?


007、超级玛丽、哆啦A梦、足球小将……越来越多更加时尚、现代的流行文化 符号频现奥运会等大型活动中,形成跨越国界的文化认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