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清楚地记得,几年前某个夏天里的一整周我都在到处走走看看逛来逛去。而那几天里在不断循环卡奇社的那首《日光倾城》。
我本人作为曾经的器乐学习者,有和朋友讨论到国内的音乐环境导致做音乐辛苦之类的话。卡奇社出道已经很久,也就是这几年才更多地被“大众化”。
故而可以说国内音乐人面临的窘境,真正的问题是缺少良好的机制能让他们出来。
我们留意到虾米音乐,从5月份开始的寻光计划第二季。发现“寻光”的初衷便是要选出那些优秀的、尚未被发掘的音乐人和作品。这无疑是推进国产音乐制作的强心针。
寻光报名作品高达6000多首,而最终入选试听投票的也有1400多首。经过全网用户投票、以及知名人士、乐评人、自媒体等组成的专家团评选,从如此海量的报名参赛曲目产生了Top10以及特别奖,这些音乐人将由虾米音乐全力支持与打造。
我们作为评委有幸参与了评审。坦白讲我会惊诧于这些音乐作品的高质量。部分参赛作品完成度已然很好,足够让人惊艳了。
WAV、来自加拿大
WAV的《Confession of A Dreamer》,惊艳得让我循环了好些遍。这首歌有后摇如诗般的宁静,却没有后摇深处的孤独与落寞,只是简单极致的动听。
这首歌给我的整体感觉已然足够成熟,让我想到以前喜欢的几个英国乐队。
声音干净、乐器间没有喧宾夺主,空灵的音乐感总让我想到一望无际的纯洁冬天。
它这似乎在向Cocteau Twins作品的氛围靠近,却不是靠极致飘渺的仙音,而是倚仗歌曲的氛围,让人愿在几分钟内弃世登仙。在这酷暑里听到这样的歌算是能给自己降降温了。
沼泽乐队,《如果我失去了青春》
而沼泽的《如果我失去了青春》算一首民谣,如果你只看到名字你也许会觉得无非又是感叹青春的抒情体;但它实则却是一首纯音乐。
这首歌不禁让我想起我很喜欢的《彩虹山》,他们的特点显而易见:
通过一层层的条理让你有了一种故事感的带入,而这种故事感的带入毫无局限性,歌名亦不是局限主题,而是延伸主题。
这一首长达七分半的纯音乐,寄托了沼泽四个人走在一起的十九年心路,或许曾经这只是初尝愁滋味的遥想,如今,却已是饱历风霜的回望。
青春本就蜿蜒曲折,此处无声胜有声。或许只有真正失去青春的人,听到最后会有“江州司马青衫湿”般恍然如隔世的感觉。
一直喜欢的李志,尧十三等人,他们的歌都足够厚重和多元。而我尤其欣赏他们近几年的很大一个原因在于编曲。
李志这些年的大型现场几乎一场一换编曲,越来越丰富
若说早年的李志靠“唱情歌”发家和吸收了大量原始粉丝并不为过,但后来专辑《1701》中的《鼠说》、《定西》等等,编曲丰富让人惊喜,他的作品在逐渐模糊民谣与摇滚之间的界限。
否则我想汪峰也不会有“《定西》是我最喜欢的李志的一首歌”的说法了。
这种野蛮生长的状态在源源不断的释放创作的活力,后来无论是不插电、还是管弦乐的编曲尝试,都为编曲的丰富提供了可能性。
这次寻光计划决选出来的终极Top10里,个人化风格强烈的还有Doris何小河的《夜里》以及KWORLD的《Obey Feat.Gali》。
Doris何小河
对于唱作人来讲,作品就是自己的标签。何小河虽然编曲上给我的惊艳度还不至于像李志那样,但她作为“新人”来讲是有自己的特点的。
Doris在编曲上的想法突出,《夜里》同时融合钢琴和中国传统弹拨乐器三弦。这样的好处显而易见,夜的意境因此十分有质感。
给人的直观感受里既有钢琴铺陈的行云流水,又有三弦弹拨的丝丝倾泻,大胆前卫的编曲并不像一个初出茅庐的人,其具有的突破性可见一斑。
KWORLD, 《Obey Feat.Gali》
KWORLD作品的前几秒则如Coldplay的《Viva La Vida》一般恢弘大气。很快在这首歌里听出了他们显而易见的独特标签,即Western Pop 与Electronic pop的自然融合。
KWORLD的声线对R&B熟练掌控,表现力很强。我想这种强烈的个人风格的良好彰显,也是为什么它能直接晋级Top10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