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制作的纪录片《大国建造》第四季《城市脉动》三集连播。其中,纪录片利用5段长镜头聚焦中国铁建装备制造、盾构施工、竹缠绕管道、竖井智慧车库、随轨共建等内容,深度介绍中国铁建深层次聚焦“城市地下生命线”的生动实践,累计播出时长超过18分钟。
《城市脉动》从城市更新、产业图新、脉动向新三个层面,真实记录我国城市发展“既重地上、又重地下”,生动呈现“里子”工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提升当代中国城市安全韧性,彰显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第二集《产业图新》篇章聚焦铁建重工在推动掘进机全产业链发展进程中,从跟跑、并跑到实现领跑,不断助力重点工程建设,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展现出中国掘进机的实力和底气。
目前,铁建重工打造的国产掘进机实现了从0.5米到23米直径全覆盖,而且刀盘造型丰富、有脸有面,带着萌萌的表情扬帆出海,实现装备世界的目标。在科技创新举国体制的推动下,铁建重工牵头组建产学研合作团队,针对重载大型轴承、控制系统、减速机、液压泵马达等掘进机关键零部件开展自主攻关,实现了关键零部件完全自主可控,打通了掘进机国产化的“最后一公里”。中国是地下基建的领跑者,这得益于新装备新技术。盾构机,“地下工程的利器”。从技术到市场,中国盾构机从零起步,从追赶到领先,仅用了十几年时间,让国内市场占有率达95%,全球市场占有率达65%。如今,中国的盾构机不仅满足国内需要,还出口波兰、克罗地亚等多个国家。
第二集镜头聚焦中铁十四局承建的“中国城市高铁第一隧”通甬高铁苏州东隧道、世界首条特高压电力管廊——苏通GIL综合管廊、宁芜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南京南隧道。建设者面对错综复杂的地下环境,操作着为工程“量身定制”的盾构机,创新应用超前地质预报、探测雷达、刀盘自动监测、同步推拼等多项国内领先大盾构核心技术,精准穿越南京、苏州核心城区引铁路进城,在长江75米深处“驭电过江”。如今,他们掌握的“十大核心”大盾构施工技术,为跨越长江黄河天堑、高铁进城、打通城市“断头路”等提供“一揽子方案”,如同在繁复的绣布上精准绣线而无损其他纹样,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强劲脉动”。第二集聚焦中铁十八局自主生产的绿色低碳产品、新型生物基管道——竹缠绕管道作为城市市政管道,为地下管道建设提供新选择的故事。由中铁十八局承建的南阳市官庄工区污水设施提标改造及再生水利用工程,是覆盖南阳市官庄工区22个村的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项目。项目创新采用自主生产的竹缠绕管道铺设地下排污及中水管道,该产品具有流速快、重量轻、耐腐蚀、长寿命、高强度等优势。该纪录片还从竹缠绕管道的选材、加工、技术等方面全流程,反映了中铁十八局生产应用竹缠绕管道的场景,助力地下管网建设、提升城市生活品质。第三集《脉动向新》篇章聚焦中铁十五局打造的“世界最大直径”“上海首个”EUP竖井智慧车库项目。这座地下车库采用全球最大竖井掘进机“梦想号”进行施工,可实现井下80米无人施工,精确下沉,适应各种硬度的土壤、沙层、岩石,有效提升施工作业安全性。建成后,车辆可乘坐专属电梯存入地下车库,存取车平均耗时仅需90秒。未来,还可具备通过手机APP预约车位、请搬运机器人代为泊车等功能,有效解决城市停车难的“痛点”问题。随着该项目成功落地,下沉式竖井掘进技术得到验证,为实现“从城市地下到地下城市”的构想提供更多可能。
第三集《脉动向新》篇章聚焦随轨共建的中铁二十局深圳地铁16号线共建管廊项目。
该项目上跨、侧穿、下穿,多次穿越运营地铁,施工难度大,项目团队创新采用国内最新的缪子成像技术,无损探测地层结构,确保项目平稳掘进。建成后,将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对提升深圳新型城市发展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纪录片《城市脉动》不仅全景立体呈现地下管廊建设的奇迹,彰显“第四国土资源”开发利用成就,还彰显地下建造新技术带来新气象,紧扣时代跳动脉搏,瞄准前沿“里子”工程,用“两脚泥”拍出中国地下建筑美。
当前我国城市老城区地下管线超期服役,预计未来五年需要改造各类管网总量将近60万公里,投资总需求约4万亿元。加快“城市地下生命线”的建设正当其时,意义重大。
展望未来
中国铁建将深度发挥全产业链优势
集中“铁建智慧”
做优“铁建方案”
助力“第四国土资源”城市地下空间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