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良仓
良仓 - 随身的生活美学指南。良仓每天解读世界最新鲜资讯;一键购买全球有趣有品的生活产品;达人分享的心水之物更会让你灵感爆棚。 官网:www.iliangcang.com APP/微信/微博:良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物道  ·  玩浪漫,没人能赢过阿玛尼 ·  17 小时前  
物道  ·  亚瑟士,实力被低估了 ·  昨天  
物道  ·  一次集齐6大法国风情名奢酒!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良仓

住在玻璃房子里到底有多美?

良仓  · 公众号  · 时尚  · 2019-09-26 09:01

正文


所有的建筑材料中,只有一种是不加任何修饰,听起来就容易让人向往的—— Glass House 玻璃房子 。一听就是透明的、干净的、自信的、自由的、连通四季的、美的。别的好像都不行。比如,木头房子?水泥房子?砖房子?大理石房子?一听就是禁锢,虽然这些材料的建筑有很多是非常美的,但你的听觉很难为它们买单。






A

“墙”的透明性



秋天,树叶要变黄了,很快要落下了,松鼠要开始跳上跳下屯食了,呆在玻璃房子里可以对季节的变化一览无余,难道不是秋天最惬意的吗?不好说,取决于透明度。



透明意味着展示,观看与被观看,从外向内也从内向外,所以对居住者和路过者都是挑战。这个挑战可能相当于发一条“对所有人可见”的朋友圈。



墙的功能,除了遮蔽和保护外,是通过阻挡外人对房子内部的视线来提供隐私。在物理世界和电子媒体中,窗口是空间之间的中介。现代主义的玻璃墙诞生于“画窗” —— 一扇固定的窗户,只能把外面的景色带进来。当柯布西耶将结构框架与外立面分开时,分离的柱子允许无阻碍的窗户“丝带”,创造了一种不同的家庭环境。有了玻璃墙,窗户不再是一个小洞:整面墙变成了一扇窗户。



改变墙壁的功能会产生问题,玻璃墙将其脆弱的居住者暴露在观众窥探的目光下。通过这样做,它重新定义了居住的意义。居民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处理他们居住空间的视觉暴露, 房子,变成了戏台





B

玻璃房子 VS 社交网络



实体世界中的玻璃房子的属性和数字世界中的社交网站的界面有一个共同点: 内容是展示的,主体意识到被客体化 。就像玻璃房子里的活动,即使是私人的,对外都是可见的一样,Facebook上的对话和Twitter上、微博上的推文也是可见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交媒体平台就是一个数字玻璃房子。媒体学者danah boyd说,“数字原生代”出生在一个熟悉不断被监视的概念的世界里,尽管不知道谁在监视;她称之为“名人风格的公众”。 换句话说,在社交媒体时代,我们都生活在玻璃房子里。 所以让我们来看看20世纪50年代的两座典型的玻璃住宅。





C

玻璃房子 VS 性别



密斯·凡·德罗于1951年为伊迪丝·法恩斯沃斯建造了范斯沃斯住宅。范斯沃斯是一位四十多岁的未婚女性,医生,在芝加哥生活和工作。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职业女性的单身住宅颠覆了当时流行的家庭观念,当时母亲被视为女性的全职职业,房子的设计注重于有利于养育孩子的环境。



未婚的没有孩子的女性被同情,被认为错过了生活中“真正的”乐趣,但也被恐惧为“男性化”,就像男同性恋被认为是男性的女性化一样——两者都威胁到了当时美国文化的性别结构。



几乎同时,建筑师菲利普·约翰逊在1949年完成了他的玻璃住宅,另一个开创性的玻璃房子,一个同性恋男子的住所。


公平地说,战后的美国人认为伊迪丝·范斯沃斯和菲利普·约翰逊的生活方式都是越轨的,不符合恰当的社会行为准则。社会以一种困惑甚至厌恶的眼光审视着这两座玻璃房子:玻璃盒子反过来进一步展示了居住者的脆弱。



01

Glass House

1948-1949

【令人向往的100%自由透明】


菲利普·约翰逊,建筑圈最会社交的富二代,精英主义、纳粹分子、英俊潇洒、openly gay,整个建筑圈也没有谁比他更适合住在一座玻璃房子里了。



受密斯的建筑模型影响用玻璃建的房子,不仅比密斯那座提前建成,还抢占了Glass House的名字,以至于往后再有出现的玻璃房子,是与不是,一律都能让人想起他和他的名字。


这所房子建在约翰逊庄园一处山顶的石墙后面,俯瞰着一个池塘。炭黑漆的钢结构托起整个屋顶,四面透明的玻璃让风景成为其最为昂贵的壁纸。室内是开放的,空间被低矮的胡桃木橱柜分隔开,一个砖砌的圆柱体包含卫生间,是唯一一个从地面到天花板的物体。



挑剔的评论家说这就是不如密斯的那座,“缺乏知识的严谨和精致的细节,天才断不如密斯”,但是约翰逊厉害就厉害在,anyway房子是自己设计自己住,没有保守的甲方,任由自己折腾。凭借着自己的交际手腕,这座房子很快便闯出了学术圈,进入了大众视野。



安迪·沃霍尔是玻璃房子的常客,地下丝绒乐队还曾来这里录音。《生活》杂志对它进行了专题报道,《纽约时报》也为它画了一组漫画让其占据了封面,“真正让约翰逊与众不同的”,迈克尔索金在1978年写到,“是他宣传方面的天赋”。他的玻璃房子在1949年“确立了约翰逊作为现代主义风格的名义领袖”。



后来,草间弥生、坂本龙一都曾来这里创作。而对许多耶鲁大学建筑系的学生来说,在房子建成后的几十年里,偷偷溜进房子里看看他们能在里面走多久不被发现,被认为是一种仪式。



“如果密斯·凡·德·罗为玻璃房子提供了真正的灵感……只有约翰逊才能建造这么一座房子并自己住在里面。 约翰逊的职业生涯始于他把自己变成玻璃房子里的主人,刹那间,他成了现代建筑的简朴传道者——确切地说,是成了简朴建筑的现代传道者 ”。正如《生活》杂志1949年所言:“除了娱乐,约翰逊一个人住,没有佣人,只有天气、绘画和书籍陪伴。”


这所房子也引起密斯·凡·德·罗的轰动,“他一看到它,就怒气冲冲地冲了出去”。



02

Farnsworth House
1945-1951
【不被待见的“被透明自由”】


约翰逊玻璃房子的原型是密斯的范斯沃斯住宅,作为MoMA的策展人,1947年,约翰逊策划了一场密斯的作品展,展览中展出了范斯沃斯住宅的模型,还是为了展览密斯紧赶慢赶赶出来的。



尽管后来约翰逊的玻璃住宅比密斯的范斯沃斯住宅早完工一年,但玻璃房子“被普遍认为是从密斯的建筑衍生而来”。不过,同样是经典,密斯的似乎还更受专业推崇,但两座建筑的命运可就是截然不同了。前者给建筑师带来名声,后者给建筑师带来官司……和名声。



被业主范斯沃斯女士起诉的主要原因是货不对版, “花费70000美元建造了一座一室住宅,最终发现这座住宅只是一座支架上的玻璃笼子” ,这可不是个生活的好地方,范斯沃斯起诉的罪名是欺骗罪。



“事实上,在这座四面都是玻璃的住宅中,我感觉我就像是一个徘徊的动物,永远处于警惕的状态。 即使在晚上我也不能安眠。 我感觉每天都处于警备状态,几乎不能放松和休息……


另外,我还不能在我的水池下面放置一个垃圾桶。 你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在外面的路上,你可以看到建筑中的整个“厨房”,因此放置垃圾桶会“破坏它的外观”。所以我只能将垃圾桶放在远离水池的壁橱中。密斯总在解释他的“自由空间”,但实际上他的空间却必须是固定不变的。我甚至不能在不考虑外观如何的情况下在我的房子中放置一个衣架。任何家具布局的改变都会成为问题,因为整个住宅就是透明的,就像一直处在X光下一样。”




D

不同时代的隐私 挑战



隐私使我们能够保持不同程度的亲密关系和各种社会关系,赋予我们控制与他人分享信息的能力,从而使我们能够在不同的人面前改变自己的行为。换句话说,它维持了我们人际关系的社会完整性。当他人不尊重社会礼仪规范时,我们的隐私就受到了侵犯。



行为与环境密切相关,正如空间结构影响人类行为一样,数字界面的设计也会影响人类行为。 在两个不同的时代,玻璃房子和社交媒体都是挑战隐私概念的关键。


比如,Facebook 从2006年开始只是一个小型的个人大学社区,之后迅速转变为一个更大的、非个人的社交平台。它允许用户自愿向他们的任何朋友和/或公众泄露个人信息,如位置、偏好和活动。Facebook 对“朋友”的定义是任何人都可以加“好友”,在这样的环境中,社会环境之间没有区别,导致了不同世界的崩溃。



Facebook 将复杂的社交关系整合成一个单一的平台——Facebook 个人资料的界面。尽管一个人可以通过将朋友分类到自己想要的类别来创建极其有效的隐私过滤器,但要模仿现实世界社会结构的细微差别是不可能的。


在现实世界中,或许可以理解空间的社会和建筑动态,并发现观众,但在网络媒体中就不那么容易了。由于用户在使用社交媒体时通常是看不见受众的,因此很难表现出规范的社会行为。看不见的观众欺骗表演者,因为他们不允许情境感知,于是社交网络中的我们,都成了被窥视的“名人”。




E

不可控的大环境


范斯沃斯的房子坐落在一片草甸的中央,密斯曾预计,该场地是无人居住的开放景观,隐私的问题,外界的目光不需要考虑。“我认为,在这里,一切都是美丽的,隐私不是问题,如果在内外之间竖起一堵不透明的墙,那就太可惜了。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用钢铁和玻璃建造房子,这样我们就能让室外的风景进来了”。



密斯曾设想一座房子里没有孩子、宠物,也没有主人以外的任何人。在这方面,范斯沃斯是他完美的客户。建筑师是如此坚持保持他的空间组成神圣,甚至不喜欢额外的家具被介绍到房子,除非是自己的建议。


但是密斯和范斯沃斯都无法控制房子周围的环境。 1968年,当地高速公路部门声称,房子附近一块两英亩的土地上,是为了在附近的福克斯河上修建一座新的高架公路桥。范斯沃斯提起诉讼,要求停止该项目,将房子安置在高速公路旁会导致context的完整性完全崩溃,但在法庭上败诉。她在1972年卖掉了房子。




F

透明 VS 不透明


尽管有着相似的视觉外观,但这两座房子所处的环境却截然不同,玻璃住宅位于约翰逊自己的庄园内。当范斯沃斯被困在房子里,无法控制周围环境时,约翰逊设计了这座玻璃住宅,让它不被公众看到。 最重要的是,透明的玻璃房子还与一座不透明的用砖建造的客房以及一间图书馆相搭配。



在某种程度上,约翰逊欺骗了他的观众。虽然他坚持认为玻璃房子从来就不是孤立的,但他故意把注意力集中在玻璃房子上,让人们很方便地便忘记了所有关于砖房子的事情。 砖房承载了约翰逊的私人生活,而玻璃房则展示了他的公共生活。范斯沃思没有这样的庇护,她的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都被迫被展示。



有时,观察者没有必要出现在房子外面。 一想到别人能看到我们,我们就觉得自己暴露了。 “在一个人的注视下,我能感觉到自己,而他的眼睛我甚至看不见,也不需要看见”。“窗户,如果它变得有点暗,如果我有理由认为有人在它后面,是直接凝视。从这种凝视离开的那一刻起,我就已经是另一个人了,因为我觉得自己成了别人注视的对象。但在这个对等的位置上,其他人也知道我是一个知道自己被看见的对象。”




G

危险的边缘&暴露的风险



密斯没能创造出一所让居民有安全感的房子,范斯沃思觉得自己被暴露无遗,家具的摆放与此也有很大关系。密斯极简主义的内部展示几何有序,家具把室内的目光吸引到室外,使他们想起了外面可能存在的目光。


房子开始支配范斯沃思将如何居住在这个空间—— 房子开始控制她 。她发现“难以忍受那些闯入我家的人的傲慢和粗野……那些用来抚平建筑物伤疤的鲜花被靴子踩碎了”。尽管她没有遇见那些闯入者,但那些被压碎的花朵证明了他们的存在。



相比之下,约翰逊的玻璃房子里的家具布置允许日常杂务的发生,而不需要让目光投向室外。约翰逊的家具布置在室内创造了嵌套的空间,与范斯沃斯住宅不同的是,这栋住宅让居住者的视线指向室内,不会让他们时刻想起玻璃墙的透明度。而且,周围的景观也屏蔽了进入房子内部的视觉通道,夜间房子的外部有照明,灯光照亮了草坪和房子周围的树木,把外面的景色从里面照了出来。



每个人都有自己生活的某些方面,她/他想要保持隐私,也有一些方面是他们乐于向公众展示的。 约翰逊享受着“危险的边缘”和暴露的风险,正是因为他创造了控制和逃避凝视的手段。 他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在主体和客体之间交替。而范斯沃思被另一个问题困住,她的房子——范斯沃思住宅——整个都成为了一件展出的物品。



当观看者和被观看者都曾痛苦地隔着透明玻璃互相意识到对方的存在时,数字窗口让观众和表演者彼此都看不见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