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营销报
营销界最权威的原创媒体,面向50万职业营销经理人的高端商业杂志!专注互联网+、电商、新零售、O2O前沿领域的品牌营销资讯及案例。在这里,学会营销!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营销报

售价超10万,苹果史上最强电脑诞生!

营销报  · 公众号  ·  · 2025-03-08 12:14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关注回复 营销 免费领取 《营销策略及管理制度大全》

作者 | 林川

来源 | 品牌头版


这不是消费电子产品,这是计算领域的核弹头。


2025年3月5日,苹果上线全新Mac Studio时有人这样评价。


时隔两年终于迎来更新的苹果Mac Studio,搭载了两款顶级芯片:M4 Max和M3 Ultra。


为极致性能而生的M3 Ultra芯片,以“登峰造极的性能”之名,将个人电脑的硬件天花板推向了新的高度:


顶配版售价突破10万元人民币 (相当于普通白领一年工资、一辆普通新能源汽车) ,内存容量高达512GB,甚至能直接运行6000亿参数的大语言模型。


同期还发布了搭载M4芯片的MacBook Air,起售价为7999元。配合 降价1000元、新增天蓝色配色等策略,苹果试图抢占轻薄本市场。

“双车齐发”的背后,是苹果在用天价硬件争夺高端计算的话语权。


M3 Ultra的技术革命

在第一代苹果手机发布会上,乔布斯用“这就像把互联网装进口袋”的观点,来形容苹果手机将互联网功能高度集成并便于携带的特性。


Mac Studio的M4 Max版本,起售价为16499元,配备36GB内存和512GB存储,看似高昂,其实只是个入门款。


2025年,苹果正试图用一颗封装着1840亿个晶体管的M3 Ultra芯片,装下整个AI的未来。


M3 Ultra通过UltraFusion技术将两颗M3 Max芯片缝合成超级单体,形成32核CPU (24性能核+8能效核) 与80核GPU的恐怖配置。


图源:苹果官网

这让它的多线程性能较M2 Ultra提升1.5倍,图形渲染速度更是达到M1 Ultra的2.6倍。


更夸张的是,它支持512GB统一内存和16TB固态硬盘,直接刷新了个人电脑的存储纪录。当然价钱也来到了108749元。


32核神经网络引擎配合雷雳5接口 (120Gbps传输速度) ,让Mac Studio能在本地运行千亿参数大模型,甚至支持多台设备组网训练。


这就意味着,设计师无需依赖云端,即可实时渲染8K ProRes视频;科研人员也能在本地完成基因测序等复杂计算。


图源:苹果官网

顶配版Mac Studio不仅价格超越了Mac Pro顶配版,同时在性能上也实现全面反超。其819GB/s内存带宽是Mac Pro的1.5倍,80核GPU更是后者3倍。


苹果硬件工程副总裁直言:“这是专业人士的终极工具。”


当OpenAI的GPT-5仍依赖云端算力时,M3 Ultra已能直接在设备端处理语音合成、图像生成等重型任务。


这种去云端化策略直击企业隐私痛点,也省去了天价的云计算成本。苹果对端侧AI的激进布局,让整个行业为之震颤。


MacBook Air的平民化

就在媒体聚焦天价Mac Studio时,苹果悄然完成了对消费级市场的温柔一刀。


看似为配角的MacBook Air,搭载了M4芯片,13英寸版本的起售价在直降1000元至7999元的同时,还塞入了比上代强30%的神经网络引擎。


图源:苹果官网

细究后你会发现,这个定价策略其实充满了玄机:


因为它恰好处在中国国补政策覆盖线之下,再叠加教育优惠,价格就可能逼近之前的M2版本,这不就是对中产阶层的精准收割吗?


更具杀伤力的是其AI生态的无声渗透。


从自动优化视频会议取景的Center Stage摄像头,到能本地运行130亿参数语言模型的Apple Intelligence,苹果正将专业级AI能力降维到轻薄本中。


这种“暴力堆料”的背后,彰显了苹果对全球市场的巨大野心。


M4芯片虽非顶级,但对比前代M3,其CPU性能提升20%,GPU渲染速度提升30%,神经网络引擎核心数翻倍至16核。续航更是达到22小时,足以支撑从北京直飞纽约的航程。

得益于M4芯片的硬件加速光线追踪和动态缓存技术,苹果首次在MacBook Air上实现了8K视频实时剪辑。


要知道,以往这些功能是只属于专业级设备的。


苹果悄然调整MacBook Air的定价策略,其实是在用“性价比”对冲高端市场的不确定性。


图源:苹果官网

而这一策略,也折射出了苹果的两难境地:


Mac Studio的10万元顶配,瞄准的其实是影视特效、生物科技等专业领域,但这类用户对价格敏感度低;


而且竞品如戴尔Aurora、HPE Apollo系列已形成围剿之势。苹果强行拉高品牌溢价,反而可能透支用户忠诚度。


另外MacBook Air降价后,与华为MateBook、小米笔记本等竞品价格持平。但后者在屏幕色彩、多屏协同等体验上会更贴近本土用户需求,苹果的“降价牌”能否奏效尚存疑。


苹果的「楚门世界」

当苹果史上最强产品线发布时,华尔街却给出了复杂反应:股价在当日微涨0.8%后迅速回落。


这种微妙态度,折射出苹果的深层危机:


据IDC数据,2024年Mac系列在全球PC市场的占有率已从巅峰期的9.2%下滑至7.8%,而同期华为、小米的AIoT设备增长率超过了40%。


更严峻的是,Mac收入仅占苹果总营收的10%,iPhone的“一条腿走路”模式已经愈发明显了。


此次推出M3 Ultra,实则是苹果向高利润专业市场突围的背水一战。而这一战略的成效尚待观察。

图源:苹果官网

尽管M3 Ultra解决了M1系列“续航尿崩”“接口限制”等问题 (全系雷雳5接口) ,但苹果的“生态绑架”顽疾依旧存在。


影视特效公司Base FX,就曾公开吐槽因为M2 Ultra内存不可扩展,导致渲染管线阻塞的问题。

在竞品普遍支持TF卡扩容的情况下,M3 Ultra虽然支持512GB内存,但是升级内存需加钱的策略,被网友戏称为“内存税”。



再看看竞品,戴尔Precision 7865工作站搭载AMD线程撕裂器PRO,128核CPU+256GB内存售价仅6万元、AMD的Ryzen 9 8950X以1/3的价格提供了相近的多核性能、NVIDIA的RTX 6000 Ada显卡虽单卡价超4万,但开放生态让用户自由搭配硬件......


反观Mac Studio,封闭体系虽优化了体验,却也将DIY玩家拒之门外。


图源:苹果官网

另一方面,AI赛道的竞争早已白热化:微软Surface Studio拥抱ChatGPT,谷歌Chromebook整合Gemini模型;


而苹果的“本地化AI”虽然炫酷,但却生态匮乏——目前仅有Final Cut Pro、Xcode等原生应用能充分调用M3 Ultra的算力。


苹果正在高性能计算领域遭遇十年来最严峻的挑战,其封闭生态的优势,可能会变成枷锁。


10万电脑的时代隐喻


我们不是在卖硬件,而是在出售未来十年的生产力工具。这句话或许道破了M3 Ultra的本质。


发布M3 Ultra,是苹果在AI时代的一次世界宣言,也是其硬件信仰与商业现实激烈碰撞的缩影。


它试图用极致性能证明:苹果仍具备定义行业标杆的能力;但是价格昂贵、生态封闭等问题,却暴露了这家科技巨头在创新与市场间的失衡态势。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MacBook Air或许才是更现实的AI入口——


毕竟在这个时代,算力民主化比算力垄断,更能定义商业文明的走向。


*编排 | 日尧  审核 | 日尧


扫码加入高质量交流群
行业资讯、案例资料、运营干货,精彩不停
【添加备注:进群】

↓↓↓



全文完,更多有趣内容 上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