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微思教育
微思​教育是由欧美名校面试官和海归、国内重点大学研究生组成的专业团队,帮助上千名申请人拿到了名校offer,包括哈佛、斯坦福、牛津、加州理工、多伦多等顶级牛校。公众号提供欧美留学相关的情报、经验、案例和周边,帮你认清自己的留学之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共同体Community  ·  深圳市第三儿童医院,开业时间定了! ·  11 小时前  
共同体Community  ·  深圳市第三儿童医院,开业时间定了! ·  11 小时前  
广东生态环境  ·  【无废之窗】“无废景区”:耳目一新 打造品牌 ·  16 小时前  
广东生态环境  ·  【无废之窗】“无废景区”:耳目一新 打造品牌 ·  16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微思教育

微讲座记录 | 南开学姐很开森!就这么水灵灵的在全美计算机第一的CMU上学啦

微思教育  · 公众号  ·  · 2024-10-16 20:21

正文



嘉宾背景
袁学姐 ,南开大学20级信息安全专业,GPA88.64,雅思7.5,在今年24F申请季中收获CMU MSIT-IS、USC-M.S . Computer Science、JHU-Master of Science in Security Informatics (MSSI)等录取。现就读于卡耐基梅隆大学。




1
个人背景和申请情况



大家好,我是南开大学20届信息安全专业的学生。首先,我想向大家介绍一下我申请时的一些个人背景和情况。

当时,我的申请GPA是3.6/4.0,百分制学分绩为88.64,雅思成绩是7.5,GRE成绩是323,其中写作部分3.5. 另外, 我获得了三个奖学金,分别是学业优秀创新奖学金、云安密码创新奖学金,还有一个竞赛方面的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作品赛二等奖。至于科研经历,我曾在北卡罗来纳大学参与过一段暑期科研项目。关于实习,我申请时仅有一段由学校安排的暑期实习机会,是在360和中软之间二选一的。后来,在大四期间,我自己又找到了一段在宝马的测试岗位实习。

关于 为什么选择出国 的问题,其实当时我的学分绩在前20%,是有保研资格的。但我个人并不倾向于继续在本校读研,因为根据我们学院的情况,保研外校难度很大,几乎只有专业排名前一两名且拥有很多科研经历的学生才能成功保到外校。我自认为大概率无法保研到外校,同时也不想在本校继续学习,所以萌生了出国的念头。不过这个决定我做得比较晚,大概是在大三大四时才开始准备要出国,所以这个准备的时间点相对较晚,很多事情很匆忙,不是很来得及。

至于 为何选择去美国 ,当时我有咨询过中介的许多老师。他们普遍最推荐我去美国,毕竟我是学信息安全的,属于计算机领域,而美国在这个领域相对较强。

我当时申请了美国、英国、瑞士以及新加坡这几个国家的学校。在最终的录取结果中,我认为卡梅对我来说是最理想的学校,因此选择了来美国。在申请时,我主要申请的是美国的学校,占了大部分,英国则只申请了两三所,新加坡申请了两所,瑞士申请了一所。从最终的申请结果来看,英国和瑞士的学校申请难度似乎稍微大一些,而新加坡则相对容易一些。美国则比较综合,因为可选择的学校很多,而我也申请了不少。


2
关于重要性因素的排序



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因素首先是你的学校,包括这所学校在国内的排名和知名度。其次是你的GPA,从我最终被同一所学校录取的同学来看,GPA相当重要。可能比如我们南开大学的GPA给的不是特别高,这在申请中就显得不太具有优势。而有些不如南开好的学校,他们的GPA评分却很高,普遍能达到3.7或3.8,这些人在申请时就非常有优势,他们的录取情况普遍比我们学校的要好很多。因此,重要的因素包括学校、GPA。当然,还有你的科研经历,比如你参加过什么竞赛、发表过什么论文,以及你的实习和工作经历,这些都比较重要。另外,语言成绩,比如雅思、GRE,包括推荐信,它们的重要性就相对较低了。很多美国的学校其实大多数都不要求GRE,可能只有少数几所要求,所以语言成绩只要达标就可以,这个不是很重要,包括推荐信也是,我觉得它们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


3
申请的时间规划



刚才提到我决定出国的时间相对较晚,因此后续很多事情都进行得相当匆忙,时间也非常紧迫。

我是在今年六月份毕业的, 去年一二月份的寒假期间才开始考雅思。 之所以选择雅思,是因为个人感觉相较于托福,雅思对我来说会稍微容易一些,这得益于我之前有很长一段时间学习雅思的经历。在那段时间里,我集中备考了一个月左右,随后参加了一次考试就顺利通过了。我认为, 如果大家之前在学习语言方面没有太多经验,基础一定要打得尽量扎实。 因此,我建议大家在准备语言考试时,尽量安排一个相对宽松的时间段,因为在我身边,很多人为了准备雅思或托福,需要多次参加考试才能刷到一个比较满意的分数。所以,如果大家有出国的打算,这些事情肯定是越早准备越好。

考完雅思之后,我便开始着手整理自己的相关资料 ,包括我之前完成的一些较为突出的大作业,思考如何恰当地描述它们。同时,我也 开始考虑要向哪些老师请求推荐信,并着手准备自己的简历。 整体而言,这是一个汇总资料的过程,为出国所需的文书和材料做好充分准备。

接下来的 三到八月份 ,我参加了信息安全作品赛,作品赛的时间跨度很长,整个过程非常忙碌,一直延续到了八月。与此同时,从七月份开始,我又参加了北卡罗来纳的一个暑期科研项目。这是微思那边的老师为我提供的信息,并建议我去申请。因此,七到八月期间,我投入到这个科研项目中,需要先提交申请材料,通过后才能正式参与。所以,那段时间我与国外的一位教授及几位同学一起做这份暑期科研。

等到科研项目结束后,我才开始着手准备GRE考试 ,那时已经是七八月份了,因此我准备GRE的时间非常有限,甚至可以说是远远不够的。

我看很多人说GRE至少需要准备半年的时间,我自己亲身经历后也深感GRE确实是一门非常耗费时间的考试。首先,GRE要求 背诵大量的单词 ,这些单词并非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很多甚至从未见过,因此背诵起来相当困难。要想把这些单词牢记于心,需要反复刷很多遍,最好是三四遍甚至四五遍。但是GRE单词库又特别大,每天仅仅背单词就需要抽出两到三小时的时间,这还只是最开始投入到背单词部分的时间。后面要准备考试了,每天花在这方面的时间可能要更多。背完单词以后,还需要在网上做GRE的各种例题。

数学部分对于我 们来说相对容易一些,题型较为固定,我认为对中国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但verbal部分却让我感到十分困难,题库非常多,刷起来也费工夫。我个人感觉这部分题目做起来并不容易,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我当时在七到十月份期间一共考了三次GRE,这三次考试中,我的verbal和数学部分成绩竟然一模一样。尽管我在这个过程中一直在不间断地背单词和刷题,但三次考试的分数却没有任何变化,数学是满分,而verbal部分成绩就考得不太好。我身边还有很多同学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刷了很多次考试,但每次分数都保持不变,这让我感到十分神奇。因此,我认为如果大家想要在GRE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还是尽早准备为好。

接下来, 等GRE考完差不多就是十月份了,我便开始较为集中地准备文书工作。 那时,我才开始着手找为我写推荐信的老师,我选择的是在我实验室下指导过竞赛的,以及我在课程中成绩不错的这些老师,请他们为我撰写推荐信。与此同时,我还需要进行文书的撰写以及简历的修改和完善,这些工作花费了不少时间。就这样,紧锣密鼓地准备后,很快就到了申请季。回想起来,我觉得整个过程中这一年的时间还是挺紧张的。


4
选课的建议



如果大家现在的年级还比较小,我强烈建议大家多选一些E类水课,这样能够有效提升你的学分绩。在我身边,有不少人因为准备出国的时间较早,从大一、大二开始就选择了很多给分很高的E类课,最终他们的百分制成绩换算成GPA后非常出色。在申请学校时,尽管有些学校会关注你的专业课成绩,但他们首先会总体审视你提交的GPA,一个漂亮的GPA对你的申请非常有利。因此,如果大家现在年级还比较低,可以考虑多选择一些给分好的E类课。

另外,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一些很重要的专业课一定要好好学习,争取拿到很好的成绩。因为在申请过程中,比如卡梅这样的学校,会有一个网站专门询问你的专业课情况。他们会询问你在这些课程中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获得了多少分,以及你在这些课程中参与的项目,问的比较细。这类重要的专业课包括我们第二学期上的面向对象编程(C++),还有数据结构、概率论和高等数学等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程。他们会想了解你当时在这些基础课程中学习了哪些内容,以及你的掌握情况。所以,如果大家现在年级还小,正在学习这些课程,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一定要争取在这些课程好好表现,因为申请学校时,他们真的会专门询问你这些课程的成绩。


5
背景提升



首先,对于我们的成绩而言,GPA无疑是一个需要持久努力的过程, 大家需要一直好好学习,把GPA保持在一个比较好看和美观的水平。

对于那些我刚才提到的较为重要的 专业课 ,更是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包括课上布置的大作业,大家也要认真完成。因为在申请学校时,有些学校会询问你在这些课程中做过的 课程项目、作业 等。如果你在这些项目上的表现较为出色,肯定是比较加分的。

另外,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大家可以 多建立并维护自己的GitHub以及一些个人项目网站。 比如,将你的代码和一些成果展示在这些网站上。因为申请时,有些学校也会希望你提供这些大项目的网站。

竞赛 方面同样重要~我建议大家,如果有时间的话,尽量多参加一些竞赛,我认为这对于申请的作用还是很大的。而且,很多竞赛可能在参加之前大家觉得会耗费很多时间,难度也很大,但实际上,很多竞赛都是团体项目。如果你能找到一些比较靠谱的队友以及较好的指导老师(因为我们通常是在老师的实验室里组队),那么这个过程就会相对容易一些。一般来说,实验室里的学长学姐也会帮忙指导我们。所以,如果你能找到靠谱的队友以及优秀的学长学姐指导你,那么参加竞赛的过程并不会太难。因此,我建议大家,如果身边有合适的竞赛机会,还是尽量组队去参加一下。

关于发论文,如果论文能署在自己名下,无论是一作还是二作,对于申请来说无疑是一个亮点。但我认为,对于大多数本科生而言,想要拥有一篇自己的论文确实相当困难。而且,就研究生申请而言,发论文并非必要条件。我身边大多数申请硕士的人都没有论文,一般来说,申博士对论文的要求会更高一些,但硕士申请时几乎不看重论文。我比较建议大家, 如果有空闲时间,可以尽早加入老师的实验室,参与科研项目。 即使没有取得显著成果,这段科研经历也可以写进简历里,同样是一段值得骄傲的履历。另外,加入老师实验室并与其共事一段时间后,你还可以请老师为你写推荐信,这也是一件很有益处的事情。

至于 实习 ,我认为对于我们工科学生来说,其重要性可能不如科研竞赛。 可能对于金融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更看重实习。但对我们而言,实习并不是那么关键。当然,如果你有实习经历,尤其是在一些知名大厂,特别是科技类大厂的实习或工作经验,那肯定也是一个加分项。比如,我知道我身边很多在卡梅的同学,尤其是印度同学,他们中有不少人在科技类企业工作几年后再来申请的硕士,可以看出,他们的工作和实习经历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关于如何获取 暑期科研 机会,首先,你可以 向有经验的学长学姐咨询 ,了解他们是如何获取这些机会的。其次, 询问中介老师 肯定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途径,因为他们通常会掌握许多有用的信息并可以提供给我们。例如,我暑期在北卡罗来纳大学的科研机会就是微思这边的老师给我提供的信息。此外, 很多大学的官方网站上也会发布这类活动信息。 如果你对某个大学特别感兴趣,可以上网搜索并关注他们的官网。我还知道有些同学会给自己心仪的外校老师发邮件,附上自己的简历,询问是否有机会与他们合作进行一段科研。这些都是比较切实可行的方式。


6
申请材料及申请相关问题



关于申请材料,我当时申请这个暑期科研时,只是提交了几份简历。学校那边会审核这些简历,并从中筛选一部分人来参加他们的暑期科研活动,当时并没有面试环节。

在选择教授和研究方向时,有很多课题可供选择,你可以挑选两个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并据此选择相应的教授。在此,我 建议大家在做出选择之前,要谨慎地进行一些调查,比如了解教授的知名度,看看这个教授以及是否靠谱等。

因为我在这段暑期科研中就有一点踩雷:当时的教授很早就答应了我们组里的所有人,在完成科研后会给我们写推荐信,并且说得很明确。然而,等到快要到申请季的时候,我给他发邮件请求他为我写推荐信,他虽然答应了,并要求我提供一个草稿告诉他大概想让他怎么写,但自此之后他就失联了,再也联系不上。

那时已经到了申请季,推荐信要的挺急的。而且,如果你要找老师要推荐信,通常需要经过一个流程,即先去找老师询问他是否愿意为你写,每位老师的要求可能不一样。我当时在最后关头找了很多老师,但大部分都没有回复。最后,我临时找了一个我上过课的老师,但我在那门课上的成绩表现并不是特别好,所以这并非我的最佳选择。


7
毕业后回国还是留美?



毕业后是回国还是留在美国,这首先肯定是一个 个人选择 的问题。

这边的情况是,毕业后会获得一个OPT,它允许你在美国工作三年。但OPT有一个要求,那就是你必须在毕业后几个月内于美国找到一份与你所学专业有一定相关性的工作。在工作的这三年里,每年会进行H1B签证的抽签,抽中率大约为30%。如果抽中H1B,就可以继续在美国工作。而如果这三年内一直未能抽中H1B,那么三年过后,OPT到期,就得回国了。

我目前的打算是,毕业时一定会向很多家公司投递简历。因为目前这边找工作的形势并不乐观。像前几年,卡梅毕业的学生几乎每个人都能找到工作,而且找得也相对比较轻松。但根据我目前了解的情况,以及来之后与学长学姐的讨论,他们告诉我,最近几年的就业形势很不乐观,有很多卡梅的学生也找不到工作。包括前几年大家普遍都能进大厂,但近两年几乎没有听说过谁能够进到大厂。我到时候找工作肯定是国内国外的所有合适岗位都海投一遍,看哪边的工作更合适,然后选择哪边。因此,关于回国还是留美这个问题,感觉也不是一个能够轻易确定的事情。


8
CMU的就读体验



我目前感觉这个学校还是挺不错的。我们学校是中国人和印度人居多,其中有很多印度人是工作了好几年之后再来申请读研究生的,可能还有三到五个美国本地人,不过那些本地人平时跟我们沟通得并不是很多,平时主要都是跟中国人和印度人交流。

在这里,确实感觉大家 比较卷 ,尤其是在找实习和工作方面,大家都拼尽全力地修改简历,然后积极地投递实习。前段时间,我们学校举办了一个career fair,就是一个找工作的活动,有很多招聘者来我们学校招聘学生。当时几乎所有人都去了那个career fair,队伍直接从室内排到了室外,一条街那么长,连会场的门都挤不进去,反正就很夸张。

CMU是一个相当著名的计算机技校,这里的 计算机氛围相当浓厚 。除了日常上课,还有很多与计算机相关的社团,比如专门打CTF的社团、黑客社团,以及一些软硬件相关的社团。这些社团会组织各种活动,比如大家一起做题、打比赛等。总之,这个学校计算机氛围非常浓厚。

这里也有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