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汽车公社
原创是第一生产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惠济发布  ·  正式实施!驾驶证申领政策有变 ·  2 天前  
汽车金融大全APP  ·  抵押解押上牌过户,全国可做 ·  2 天前  
汽车金融大全APP  ·  一种超级好的扣划方式来了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汽车公社

华晨雷诺金杯:置于死地而后生

汽车公社  · 公众号  · 汽车  · 2017-12-21 09:17

正文

华晨与雷诺的牵手初衷并不是因为爱,而是彼此各自的无奈。


用华晨汽车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祁玉民的话来说,“再不把华晨雷诺金杯的合作协议在2017年12日15日前最终签订,那么浪漫的法国人就要回去过圣诞节了,而圣诞节之后又是元旦。”


没错,法国人又不急的,就算如今法系车在华市占率节节败退,但高卢雄鸡不会低头,怕皇冠会掉。不过华晨就不一样了,随着今年宝马被爆出在华开始寻找第二个合资伙伴时,华晨担心了十多年的事情终于还是发生了。



不过谁也不是省油的灯,在大家都以为与长城方面洽谈与宝马MINI品牌汽车的合作意向,宝马“出轨”在前时,实则在2016年5月23日,华晨就已经与雷诺启动了关于成立生产销售轻型商用车合资公司的事宜的磋商。


在《汽车公社》看来,年老色衰的华晨知道自己无法为宝马在中国市场的扩张提供更多帮助后,决定先下手为强,先为自己张罗一个“备胎”。但无奈依靠宝马已久,能拿的出手的东西基本没有,曾经能拿得出手的现在也已经败的差不多了。


不过法国人显然一开始是看不上像华晨这样的“吸血鬼”,但是华晨再弱,起码也跟世界上最难搞定的德国人“相爱相杀”数年。所以在法国人提出就算合资也不带金杯玩时,被华晨义正言辞的给拒绝了。



法国人的拒绝是有原因的,如果合资真要包含金杯,那就意味着还要背负金杯汽车可能越来越大的亏损,这得不偿失。不过金杯虽在亏损,但实则是现阶段华晨唯一还有一定的市场口碑、品牌力以及身处“蓝海”市场的品牌。


只不过眼看着在中国乘用车市场已逐渐“停滞”的法国人也开始急于寻找新的突破口,不得不“勉强”答应华晨的条件,正式通过组建合资公司的方式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华开始了一场“在合资公司同时开发和经营外资品牌和自主品牌”的全新模式。


就是为了利益而来


祁玉民说的很简单,这次的合作就是为市场而来的、为利润而来的。也的确,在过去的几年里,曾经“红火”的金杯成为整个华晨利润不佳的一抹缩影。


由于技术落后、缺乏可持续性发展能力等等积重难返的问题,金杯的轻型客车业务困难重重,金杯汽车2016年年度报告显示,华晨金杯2016年营业收入比2015年同期增长3.52%,但净利润由2015年0.36亿元下滑至负2.08亿元,同比下跌683.03%,净资产收益率也大跌124.51%。


“金杯这个招牌在过去完全是被华晨自己给砸了。”一位熟知金杯的人士向《汽车公社》记者透露,“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金杯SY622年销1000辆还打破过当时的销量纪录。”



要知道,金杯在如此开端之后,不仅销量看似惊人,还引进了当时颇为先进的丰田技术,生产出第一辆海狮轻客。这款车型不仅填补了自主品牌在轻客制造领域的空白,开辟了全新的商用车市场,更因为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和满足,摇身一变成为商用车市场之王。


更为有话题性的是,在后来收购金杯成为其大股东仰融的超盘下,金杯以及其母公司华晨中国甚至在纽交所上市。用业内人的华来形容,当时的华晨披荆斩棘、所向披靡。


有数据显示,1997年金杯海狮销量达到20,601辆,金杯轻客产销量首次跃居全国第一,此后,金杯海狮以五大系列、近二十个品种,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产销量曾经连续5年居于全国轻型客车市场占有率榜首。


当然,在金杯如此出色的销量表现背后最大的获益则是整个华晨汽车。“如若不是当初华晨有如此出色的表现,想必宝马当年也不会最终选定华晨。”业内资深人士表示。



但是由于整个市场大环境的改变以及华晨对于行业的误判,导致金杯逐渐迷失了发展方向,甚至有人说,“究其原因,除了金杯汽车整车业务所处的商用车行业的整体低迷之外,重要的原因还是其母公司华晨汽车的思路问题。”另外,过度依赖合资项目,也成为华晨汽车集团每况愈下的根本原因。


根据华晨中国财报显示,华晨中国在2016年总盈利(总收益减去总成本)为33.89亿元,其中华晨宝马贡献了39.93亿元的利润,也就是说如果去掉华晨宝马的利润,华晨中国去年的总利润为负6.04亿元。而金杯汽车目前的主要盈利项目的零配件,也主要是为华晨宝马提供零配件服务。


到后来,随着依维柯、全顺等高品质轻客的不断崛起,加之上汽通用五菱旗下的微面开始强势进入市场,金杯品牌在市场上开始无人问津。


这一切祁玉民是看在眼里的,所以在接受专访时,祁玉民坦言从来不回避这几年的数据,但是如何止亏,然后回归盈利仿佛才是这几年摆在金杯甚至整个华晨面前最重要的事情。



今年7月5日,华晨中国对外宣布,已出售沈阳华晨金杯汽车49%权益于独立第三方汽车制造商雷诺,现金代价1元人民币。股份变更完成后,华晨集团将拥有华晨金杯51%权益,并将按股份比例与雷诺完成增加华晨金杯注册资本共15亿元。在华晨看来此举或将扭转华晨金杯严重亏损的局面,同时能够达到雷诺进军中国商用车市场双赢的局面。


但这仅仅是华晨的自以为,自主品牌的萎靡已经成为其不逆转的态势,而抓住一切机会寻求“救命稻草”,已经成为华晨无奈却必须要做出的选择。

真不是“强强联合”


如果把雷诺的体量放在全球来看,“强强联合”是可以配得上的。但是以雷诺目前在中国市场的情况,“强强”这两个字还有待观察。


在今年10月,雷诺发布了“驾驭未来”计划,计划中明确表示,雷诺到2022将在中国市场销量达到55万辆,其中乘用车板块(东风雷诺)占据40万辆,而轻型商用车(华晨雷诺金杯)占15万辆,从时间节点上看,雷诺想要完成轻型商用车15万辆的目标已经刻不容缓。而从戈恩今年几次因雷诺访华也能看出,其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


但是本来进入中国汽车市场就“来晚了”的雷诺发展并不顺利。


了解雷诺的人都知道,目前在中国市场,雷诺严重依赖SUV产品,但是目前国内SUV细分市场增速在不断放缓。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数据显示,今年1~11月,中国SUV销量增长14.5%,增幅持续回落。面对竞争对手以及市场走势,雷诺两款国产SUV压力颇大,而轿车更是雷诺心中的痛。


所以,戈恩想到了用雷诺拥有的轻型商用车优势来扩大雷诺在中国市场的攻势。


数据显示,雷诺集团从1900年起生产轻型商用车,已成为全球轻型商用车领袖,全系列有10款商用车和皮卡车车型,其中四款为电动车。另外,雷诺2016年占欧洲轻型商用车市场份额达15.9%,居于欧洲轻型商用车市场首位,另外其还在轻型商用车领域有着丰富生产制造及开发设计经验。



除开乘用车的优势不够明显,商用车就是戈恩能够想到扩大市场的最好选择。但就如戈恩此前拒绝华晨一样,其实无论是华晨或者金杯一开始并不是“最佳人选”。


甚至有传言称雷诺最早也曾与东风汽车股份商谈轻型商用车合资项目,但由于合资以后东风希望一车两卖,既挂雷诺的标,也挂东风的标,但雷诺不同意。在渠道上双方也有分歧,最终导致未能成行。


不过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雷诺最终还是牵了华晨金杯的手,但业内人士并不看好此举,“华晨糟糕的盈利现状以及雷诺品牌在中国还支撑不起一家全新的合资公司。”


也的确,雷诺虽然“财大气粗”,但是数据显示,华晨中国与雷诺在合资后将增加沈阳华晨金杯汽车注册资本共15亿元人民币中,其中10亿元将于该等增资程序完成及沈阳华晨金杯汽车获发新营业执照后,由华晨中国及雷诺按各自所持沈阳华晨金杯汽车股权比例支付;5亿元将于完成后12个月内,由股东双方按各自所持目标公司股权比例支付。



华晨中国与雷诺的持股比例为51:49,虽然说此前报道称“雷诺仅支付1元人民币买下金杯”,但按照股比,后续雷诺至少还要支付7.35亿元,这还不算雷诺成为股东后必须承担的债务和亏损。


先不说雷诺和华晨合资后的新产品能不能先盈利,但至少要为金杯的亏损“买单”就足够雷诺在一段时间内看不到尽头。所以说,雷诺和华晨的合作只能暂且说是互惠互利但距离强强联合还差得远。

扶不起的老东北工业基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