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分析主要针对上表24个机场,及其他部分小机场。
(大前提:1.此次不讨论一线机场(北上广);2.港澳台会偶尔介入讨论,我之前的表格中,香港数据为除去内地及台湾纯国际,台湾澳门同理;3.二线几乎没有年均客流〉10w的洲际航线,仅成都深圳有较多洲际航线,洲际航线对于总国际客流影响极其有限,故不为讨论重心)
我们可以针对以上21机场(除北广)做个分类,对各个机场地区线/东南亚线/东北亚线/远程(其他)线做个分级。
2019年度地区线大幅下滑,东南亚线微幅上升,东北亚线大幅上升,远程(其他)不计。
按照数据推算整体增速。
成都:强地区/极强东南亚/中东北亚/极强远程——理论增速中等(实际增速快,与24h口岸开放,凌晨航班大量增多有关)
深圳:中地区/强东南亚/强东北亚/极强远程——理论增速快(实际增速极快,与大量补贴有关)
昆明:弱地区/极强东南亚/弱东北亚/弱远程——理论增速中等(实际增速中等)
西安:弱地区/中东南亚/中东北亚/强远程——理论增速中等(实际增速中等)
虹桥:极强地区/弱东南亚/极强东北亚/弱远程——理论增速中等(实际增速慢,与时刻满有关)
重庆:中地区/中东南亚/中东北亚/强远程——理论增速中等(实际增速慢,不明原因)
杭州:极强地区/强东南亚/强东北亚/强远程——理论增速中等(实际增速慢,与香港血崩有关)
南京:强地区/中东南亚/强东北亚/强远程——理论增速中等(实际增速慢,不明原因)
郑州:弱地区/弱东南亚/弱东北亚/弱远程——理论增速中等(实际增速慢,不成熟市场)
厦门:极强地区/强东南亚/中东北亚/强远程——理论增速慢(实际增速慢)
武汉:强地区/中东南亚/中东北亚/强远程——理论增速中等(实际增速快,不明原因)
长沙:弱地区/中东南亚/弱东北亚/弱远程——理论增速中等(实际增速中等)
青岛:中地区/中东南亚/极强东北亚/强远程——理论增速快(实际增速快)
海口:弱地区/弱东南亚/弱东北亚/中远程——理论增速中等(实际增速极快,与海南免签有关)
乌鲁木齐:弱地区/弱东南亚/弱东北亚/强远程——理论增速中等(实际增速负,与新疆政治环境有关)
天津:中地区/中东南亚/强东北亚/弱远程)——理论增速快(实际增速快)
贵阳:弱地区/弱东南亚/弱东北亚/弱远程——理论增速中等(实际增速极快,不成熟市场)
哈尔滨:弱地区/弱东南亚/强东北亚/弱远程——理论增速快(实际增速快)
沈阳:中地区/弱东南亚/强东北亚/中远程——理论增速快(实际增速快)
三亚:弱地区/弱东南亚/中东北亚/强远程——理论增速中等(实际增速极快,与海南免签有关)
大连:弱地区/弱东南亚/极强东北亚/弱远程——理论增速快(实际增速快)
理论基本符合实际。
下面简单说下对于各个机场国际航线的看法。
成都:各个方面基本没有短板,2019开放24h口岸后,后半夜国际航班猛增。只在东北亚航线方面有待进步,不过坐拥3u,以后不怕没饭吃。远程航线方面,政府可以考虑如何将补贴效用最大化。
深圳:补贴强市,近5年来基本维持30+%的速度,尚未进入平台期。2019日韩方向增班弥补了之前东北亚的缺陷。近来hu事件的爆发,可以给以政府补贴事项敲响警钟。
昆明:东南亚门户,东南亚航点大中华区第一,增速取决于东南亚旅游市场。近来南亚航线有兴起趋势,昆明应稳固这部分市场。
西安:各方面都没有强项,近来来在中亚市场发力。
虹桥:稳定市场。
重庆:各方面都很中庸,本人对重庆不太熟悉。
杭州:无补贴城市。外航强市。香港航线近9/d的频次使杭州元气大伤。Qr,ms等外航77w机型又体现其实力。政府可适当放宽补贴标准,吸引内航开航线。
南京:和杭州类似,补贴不强,外航较多。
郑州:各方面都很弱,不成熟市场。但依托河南1e人口,未来可以躺着吃饭。
厦门:90%国际线由厦门航空承担,港台线充当最大主力。厦航务实的同时也在开拓新市场,各大城市都可以向厦门学习。可以说杭宁厦国际航线基本尚由市场主导。
武汉:各方面不突出但很稳定,地主cz也很给力。有点类似于缩小版成都。
长沙:湖南人民的旅游热情很高涨,但经济实力弱了一些。
青岛:首尔线几乎1h/班的频次,让青岛基本盘很扎实。近来补贴航司多种多样,较为混乱。
海口:国际旅游岛,日后不缺客流。
乌鲁木齐:中亚门户,取决于各个斯坦国与我国的经济交流情况以及新疆内部政治环境。
天津:在北京的压制下,只有东北亚航线还在蓬勃发展。
贵阳:再缩小一号的长沙。
哈尔滨:俄罗斯门户,也坐拥许多日韩航线。
沈阳:东北机场特征——坐拥许多日韩航线。
三亚:国际旅游岛,日后不缺客流。
大连:日韩门户,基本盘很扎实。几乎没有直飞的东南亚航线,这可作为近年的努力点。
近年来,各大城市纷纷开启境外旅游包机航线,下面整理下各省航空客运口岸,对小口岸格外备注。
北京市:首都、大兴。
天津市:天津。
上海市:虹桥、浦东。
重庆市:重庆、万州(多为东南亚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