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想给我的流水账改了名字,这样看着多一点吸引力。当然我也会多一点压力,因为这就意味着每个月都得玩点啥,而且还得是出国玩。
进入正题,每年一二月应该就是滑雪最好的时候,以后我得做好规划去完成我的滑雪清单,上面绝大部分雪场都在欧洲,今年依然是在加拿大滑。
在Fernie、Lake Louis、Sun Shine之后,驱车前往我认为加拿大综合最好的雪场—— Revelstoke。
你盯着手机屏幕不到两秒的时间,Revelstoke 就到了。
可惜,做出这么帅的动作的人不是我。
有一些小树林很难滑,又陡又窄。
上面这个就容易多了。
偶遇气象奇观。
再次操作我的豪华方便面套餐,鸡蛋、火腿、大白菜。
看着不错,吃着更好。
差生文具多,给自己再搞一副鞋垫。
继续滑雪。
这就是为什么我不在国内雪场滑雪的原因,它们都太矮太小了。
雪场里面还有一些有趣的装饰。
再次找到这个挂着直升机的树。
刚才被人笑我一天才滑5趟,我心想我要一天滑Devil's Club这5趟恐怕早躺了,上数据:黑蓝这两条道加起来全长4.3公里,垂直落差1.4公里,全非机压雪道。老雪友们可以自行感受下。
想起来那一年冰钓挺好玩的,在附近也约了一个。
坐了三小时,一无所获。
查到附近有两天的直升机滑雪,报名参加,费用貌似是每个人两万六加刀。
经过简单的培训后,上机。
在山上又做了一个关于“树井”的培训。可以看到那颗“小树”才那么点高,其实是大树被雪盖的只露了那么点。
随后就开始滑了。
大白坡滑过的痕迹。
也有一些稀疏的树。
完全没想到第一天就带我们上难度,你们瞅瞅,这路线是人滑的吗?又陡又窄雪又深,上面红色那个小点是队尾的导滑。
在深粉中摔跤完全没事,反而特别爽,但要爬起来非常费劲。
看下面那个折线,是有人走上去,真牛。
第二天中午吃饭的时候摆了个造型。
当然也得有我的出镜。
最后一趟爽滑了一段深粉白坡,代价就是后面需要平滑很大一段距离去停机点。
路上又看到漂亮的景色,一棵树和一弯月。
然后又是一段贼难的路线,中间的部分是河谷,不能滑,会掉进去。两侧则全是树,留给滑行的空间很小而且没有办法搓雪降速,10个人有小一半都在这里摔了。
两天直升机滑雪结束,安全返程。
时隔六年再次直滑HeliSki,第一天摔的头上的大疆action4直接没了。因为几乎每趟都摔,老外称我为多哥Domino,心情复杂。
回来后反思总结了一下,先是换了个184的板子,然后提醒自己滑行的时候一定要持续保持核心发力。
13 20 30 40 51 60 70 81
这组神秘的数字是什么?是我第二天直滑的趟数和摔的次数。终于又能滑了,否则真要阴影了。其实就上面说的两个点:用更长的板子、核心用力保持稳定。
在回去路上的 Golden 镇子上约了一个最贵的雪地摩托项目,没想到它还是在Revelstoke 来玩,又开车开回来了。
这是专门给玩雪地摩托的玩家盖的一个休憩小屋,里面的炉子和烤架头一次见。
然后就开始玩。为什么这个雪地摩托比其他家贵,我猜就是专门给拉到了这个雪地摩托公园里来,而且进来也要交费。但是场地是真的大啊,无数个山头都可以肆意驰骋。
这是带我们玩的向导。
他的雪地摩托。
我们的。
我和Young。
但是光线太亮,火焰不太能看清。
这是我的租客买的狗。品种我不记得了,但是我很吃惊,因为说是这个狗成年后也就只有这巴掌大。
林子里的景色。
天冷没雪,突然就想回国,依然从东京停留转机。
这次终于被海关盘查了,先是拿出一个册子给我看有没有携带任何毒品,我说没有之后他就开始开箱搜查,结果翻了我的便携显示器和一大堆英语学习书之后大概猜我是好人就赶紧合箱子让我离开了。
好像是在银座附近溜达,猜猜这是什么?
随便挑了个离另个朋友距离近的酒店,这个日本庭院设计可以。
必吃烤肉。
书店打卡。
然后回国,随即入手了两台迷你游戏主机,有懂的给看看这第一台怎么样?
跑个分。
第二台,弱了一半。
买迷你游戏主机干啥呢?答案是,又为《雾锁王国》献祭一个通宵。
在北京吃了顿竹虫和柴虫。
又到成都。
吃吃吃。
吃了顿本应该在东京吃但没吃的毛蟹。
平淡无奇的二月就这么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