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填充墙的严重震害问题应得到根本解决
。尽管填充墙属于非结构构件,但由于其在破坏较为严重的情况下修复成本大、时间长,会对建筑物的震后功能恢复带来很多问题。建议采用条形隔板或高精度砌块替代传统的砌体填充墙,取消砂浆抹灰层,其中砌块与主体结构的连接构造应具有适应主体结构变形的能力。建议在高烈度区优先选用条形隔板,根据试验资料AAC条板的极限水平变形能力可以达到1/50,即便出现一些裂缝和破损也容易修复。
对于矿棉板吊顶,应采取可靠的抗震固定措施,加强龙骨的水平约束和吊顶板的固定
。建议进行各种形式吊顶的抗震理论和试验研究,并尽早用于工程实践。另外,结构设计人员也应参与吊顶的抗震设计,不应完全由建筑和装饰专业完成。
对新建农村民居,建议采取适当的技术管理措施和质量控制程序,保证其必要的抗震性能
。
对不满足抗震设防标准的城镇建筑和农村民居,建议尽早开展抗震性能隐患排查
,分区域逐步开展抗震隐患房屋的鉴定加固,提升城镇既有老旧砌体建筑和农村民居的抗震防灾能力。
农村砌体结构的墙体需要人工砌筑,灰缝砌筑砂浆的材料和施工质量不容易保证,严重影响其抗震承载力
。建议探索发展工业化程度较高、质量容易保证且造价合理的农村民居结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