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价结合分析法是一种将价格走势与成交量变化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这种分析方法充分考虑了盘面中最为重要的两种数据——价格与形态,因而,相对于K线形态分析方法来说,量价结合分析法的实用性与准确度都有所提升。价格走势很重要,它是多空双方博弈的结果,也体现了多空力量的转变。
量价运用的优点
低量低价看盘
低量低价主要是指个股(或大盘)成交量非常稀少,同时个股股价也非常低的一种量价配合现象。低量低价一般只会出现在股票长期在底部盘整的阶段。见图
低量低价当股价从高位一路下跌后,随着成交量的明显减少,股价在某一点位附近止跌企稳,并且在这一点位上下进行长时间的低位横盘整理。经过数次反复筑底以后,股价最低点日渐明朗。同时,由于量能的逐渐萎缩至近期最低值,从而使股票的走势出现低量低价的现象。
量增价平看盘
量增价平主要是指个股(或大盘)在成交量增加的情况下,个股的股价却围绕某一价位水平上下波动的一种量价配合现象(图)。量增价平既可以出现在上升行情的各个阶段,也可以出现在下跌行情的各个阶段中。同时,它既可以作为卖出股票的信号,也可以作为买入股票的信号。区别买卖信号,还要判断“量增价平”中的“价”是高价还是低价。
如果股价在经过一段时间比较大的涨幅后处在相对高价位区,成交量仍在增加,而股价却没能继续上扬,呈现出高位量增价平的现象,这种股价高位放量滞涨的走势,表明市场主力在维持股价不变的情况可能在悄悄地出货。
如果股价在经过一段比较长时间的下跌后处在低价位区,成交量开始持续放出,而股价却没有同步上扬,出现成交量增加股价企稳现象,此时一般成交量的阳柱线明显多于阴柱,凸凹量差比较明显,说明底部在积聚上涨动力,有主力在进货,可能是中线转阳信号,可以适量买进持股待涨。
量价结合分析法
量价结合分析法是一种将价格走势与成交量变化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这种分析方法充分考虑了盘面中最为重要的两种数据——价格与形态,因而,相对于K线形态分析方法来说,量价结合分析法的实用性与准确度都有所提升。
价格走势很重要,它是多空双方博弈的结果,也体现了多空力量的转变。除此之外,成交量也十分重要,美国著名的投资专家格兰维尔曾经说过,“成交量是股票的元气,而股价是成交量的反映罢了,成交量的变化是股价变化的前兆。
成交量确认上升趋势
在良好的上升形态中,成交量顺势放大,即价格上涨时增量;高点与低点循环上移。其背后的原因是,交易者将获利头寸逢高卖给新的买家,使得获利回吐式价格回抽成为常见形态,成交量上表现为微幅缩量,而价格也有滑落。获利盘耗竭后,新买家入场,又形成了需求的不平衡(即买家多于卖家),推动价格上涨。
如果趋势的恢复伴随有成交的放大,则表明既有趋势处于良好状态,持续展开的可能性较大。趋势的恢复走势中有多种形态构成新的交易型机会。第4章中我们会讨论其中的复杂形态,这里我们暂时只讨论一种比较简单的状态,即成交量以“旗形”形态对一个简单的多头趋势所构成的确认。
图中,IBM的股价出现一系列典型的多头旗形形态,它们出现在强劲的趋势性行情中。这些形态外观上如同一面面旗帜。伴随这种形态,即当价格回抽时,成交量蒸发,而一旦原先的趋势恢复,成交量即报复性激增,这是因为交易者在对趋势的预期中纷纷入场的结果。表明多方掌控局面,新高可期。
成交量确认下跌趋势
下跌趋势中的趋势恢复形态与上升趋势中相似,唯一的不同是:随着价格的下跌,成交量会被放大,而且买卖双方的角色易位。图中,摩根大通的股价上涨时,其成交量萎缩,而一旦其下跌趋势恢复,则成交节节放大。价格上涨时的这种缩量,是两种力量合力造成,一是空头获利回吐,二是有少数买家逢低(认为底部已到)买入。相比上升趋势,下跌趋势中更容易见到成交量的异常放大,因为下跌市道中的卖出常常比较情绪化,交易者急于降低仓位,无论是为兑现利润,还是为斩仓止损,他们都不愿意陷入“吃套”的痛苦境地。
行情高低点处成交量异常放大
成交量的异常放大,属于情绪驱动型事件,表示在一段过度延伸的行情之后,买方或卖方有可能已经弹尽粮绝。这种异常放量出现的时机(究竟处于趋势的哪个阶段)很重要,它有可能意味着对既有趋势的确认,也有可能意味行情可能发生方向性改变。
趋势要持续,必须有源源不断(这是个关键词)的新参与者入场,愿意顺着趋势的方向建立头寸。在趋势性行情中,如果成交持续放大,就意味着新参与者纷纷入场。但是,如果在上升趋势中出现成交量过分放大,远远超出此前的天量,这就可能意味着买方已经耗竭弹药,或者意味着新入场的参与者数量过巨,这种流入必然难以为继,趋势将缺乏支持。行情也就变得非常脆弱,可能发生修正,因为获利回吐构成的卖压过分沉重,愿意入场参与的新买家根本无力抵抗。图中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就呈这种状态:成交量异常放大之后,价格就会形成短期顶部。
成交量的异常放大,也能帮助确认短期底部;如果下跌行情过度延伸之后出现异常放量,这种底部尤其明确。价格回抽如果伴随有持续增量,可以视为趋势变化的预警信号,但这种情况下耐心等待非常关键:不要急于出手,这样才可能等来买入的绝佳机会。下跌过程中的持续放量是典型的空头信号,但是,如果下跌中出现异常放量,则表明卖方已经筋疲力尽。
如何从量价观察建仓
横盘建仓
股价在经过漫长的下跌后,庄家开始入驻建仓,使得股价逐渐止跌企稳,形成横向盘整格局。由于庄家在这一区域调动资金进行收集,强大的买盘使股价表现得十分抗跌,图形上形成一个明显的平台或箱形底的形态,股价方向不够明确。这种方式往往时间较长,一两个月、半年甚至更长,其间股价起伏极度疲软,又没有明显的放量过程。但是,如果单纯横盘的话,将使市场中的抛盘迅速减少,不久就会出现没人抛售的现象,这时只能采用震荡的手法,逐出部分意志不坚定的投资者,成交量会略有活跃迹象,但由于没有大阳线、大阴线,不容易引起短线投资者的注意,使庄家在横盘中吸货的意图得到极好的隐蔽。在低位长期横盘的股票一旦启动,其涨幅往往十分惊人,“横有多长,竖有多高”说的就是这种形态。对于中长期投资者而言,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这类股票的价量的主要特征如下:
(1)股价处于相对低位
。所谓低位就是说这只股票已经经过了长期的下跌,跌到了前期高点的50%以下,有时候甚至跌到原价位的30%左右。在下跌的初期,曾经放量,但在低位开始横盘之后,成交量较为清淡,一副没人管的样子。
(2)盘整时间相对较长
。一般横盘时间要在3个月以上,有的股票则长达半年,甚至更长。因为横盘的时间越长,割肉盘就越多。散户中很少有人能看着手上持有的股票连续长时间纹丝不动而无动于衷的,因为大盘在此期间肯定是来回好几次了。通常,大家都会割肉去追随强势股,以期获取短线利润,庄家则恰恰希望这种情况出现,悄悄地接纳廉价筹码。
(3)整理期间相对无量
。庄家横盘吸货时基本没有明显的放量过程,如果在某一时段庄家吸筹过快,就很容易导致股价上升较快。而且,成交量的放大,容易引起其他投资者的关注。庄家在没有完成吸筹任务之前,并不希望其他投资者看好这只股票。所以,总是少量的一点一点地吃进,尽量避开其他投资者的关注。当然,偶尔会出现脉冲放量的情况,就是隔一段时间,出现一两根小幅放量的中阳线。但事后股价不涨反跌,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过几天其他投资者自然又将它忘记了。
缓升式建仓
缓升式建仓,也叫推高式建仓或边拉边吸式建仓。庄家采用这种方式,多是由于股价已被市场慢慢推高脱离底部,市场前景看好,投资者出现惜售,只能逐步推高进行收集。在图表上会出现阶段性特征,即进二退一或进三退一,先拉出两三根小阳线,再拉出一根小阴线。由于庄家无法在相对底部吸到足够的筹码,因而成本较高,风险也相对较大。因此庄家在选股时必须配合丰富的市场题材,否则得不到市场的认同,根本没有获利派发的空间。采用此方式建仓的前提,通常是在大势中短期已见底,并开始出现转跌为升的迹象时进场,成交量缓慢温和放大。
庄家意图是通过股价的缓慢上涨,达到边建仓、边洗盘、边换手的目的,逐步抬高底部,为日后拉升奠定基础。散户在这种情况下应该买阴不买阳,即在股价下跌收阴线时买进,不在冲高阳线时介入。同时以中、长线操作为主,待放巨量时分批出局。下图就是000042在2008年年末的走势实例。该股在2008年年末股价经过长期下跌见底,这时庄家开始建仓进入。为了不引人注意,庄家采取缓升方式推高股价,成交量也温和放大,为后期拉升赢得了宝贵的底部筹码。
缓跌建仓
缓跌式建仓也叫边压边吸式建仓,与缓升式建仓相反。这种手法大多出现在冷门股或长期下跌的股票里,庄家在吸货时常以缓跌的方式完成,因为这类股票已基本为市场所遗忘。在走势上阴气沉沉,黏黏糊糊呈小阴小阳下行,疲弱态势终日可见。通常,缓跌很少出现跳空走势,股价总体下跌速度缓慢,单日跌幅也不大,但下跌周期很长,很难判断股价在什么时间可以真正见底。其间震荡幅度不大,成交量萎缩,开盘以平开为多,有时庄家为了做盘的需要,故意以低开高走的方法,制造出实体很大的假阳K线,但当日股价仍在下跌,而且可能连续以这种方式下跌。投资者多持悲观态度,对后市的涨升不抱太多的希望,认为每次盘中上冲都是解套或出逃的最佳时机,早一天出售就少一分损失,于是纷纷沽售股票,这样庄家就可以吃进大量而便宜的筹码。
其价量方面的主要特征如下:
(1)整个缓跌期间的成交量总体水平是萎缩的,缓跌途中遇反弹成交量可能略有放大但不会很充分,也不能持续,而单日突发巨量的反弹则不太正常,显得过激。但到了后期特别是逼多的时候,成交量可能会放大不少。
(2)股价缓跌中不断以反弹的方式进行抵抗,甚至走出局部小型的V形、W形或头肩底形等反弹形态,股价维持一段虚假繁荣以后,又继续下跌,这种反弹为继续回落积蓄下跌的能量,直到无力反弹时股价才有可能见底。只要股价还有较大的反弹,则股价就无望看到底部,这叫反弹无望或反弹衰退。
(3)股价运行似波浪运动,只不过像退潮的海水一样,一个波浪比一个波浪低。也就是说,股价反弹的每一高点都不及前期高点,高点一个比一个低,低点一个比一个矮,而且从波浪形态和数量很难判断股价何时真正见底。在一个波浪形态内,一般股价贴5日均线下行,很少突破30日均线(一个波段下跌结束以后的弱势反弹,股价可能上摸到30日均线附近)。股价回落整体角度一盘在30度、45度、60度左右。
拉高建仓
拉高建仓,表明庄家实力雄厚或作风凶悍。这种形式大多出现在大盘下跌阶段末期和平衡市况中,或冷门股和长期下跌的股票。庄家在被市场认为是不可思议中将股价迅速抬高,甚至个别凶悍的庄家可以使股价连续冲破前期阻力,创下历史天价,从而顺利完成建仓。其优点是:牺牲价位,赢得时间。其原因是:背后蕴藏着重大题材,一旦公布将直接导致股价大幅上升,时间较为仓促,来不及于低位吸筹或出于严格的保密需要,担心其他资金在低位抢筹码,提前打市场的“突袭战”。从逻辑上说,既然庄家肯出高价急速建仓,表明股价未来应该有极大的涨幅,拉高建仓事实上反映了庄家急于吸货的迫切心态,如果将来没有极大的上升空间,庄家是不会把大量资金投入其中的。
拉高建仓两种手法的价量表现方式如下:
(1)一步到位。有些庄家性子急,不喜欢推高建仓,就采用在一两天时间突然拉升,快速放大量拉出一两根大阳线或一两个涨停板,将股价迅速拉高到目标位,然后通过大幅震荡,形成高位平台或旗形整理态势,同时成交量明显增加,给散户造成出货假象,而庄家悄悄接手散户获利盘抛出。这样做成本要高一些,但是建仓时间可以缩短(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坐庄利息)。有这种形态的股票,易于推断启动时间,而且涨幅往往很大。
(2)连续拉升。股价底部已经出现,投资者惜售,庄家无法在底部收集到足够的筹码,为了赶时间、抢筹码,而出现连续拉高,K线角度陡峭,乖离率偏大。
庄家在此制造大幅震荡,引发散户抛盘出现(庄家也在做高抛低吸的差价)。下图就是000048在2008年年初的走势实例。该股在2009年年初主力以急不可耐的方式连续放量拉升股价,摆出的是抢筹姿态,之所以采用这种方式,往往在该股后隐藏着操作题材。
反弹建仓
股价下跌到一个低点以后,无法在底部吸到足够的筹码,为了节省吸筹的时间,就采用反弹式吸筹。这是庄家利用股民“反弹出货”、“高抛低吸”的心理,通过反弹方式,大口吃进筹码,从而快速完成建仓任务。反弹到位后,盘面上通常有两种价量关系图:
(1)反弹回落。股价经过反弹后回落整理,同时成交量萎缩。
(2)反弹后横盘。股价反弹到一定价位后不随大市回落,而是长时间作平台整理。其他投资者看到大盘走软,便萌发高抛低吸的念头。岂知,庄家照收不误,硬是不让股价回落,反而轻松吸到足够的筹码。但这种吸筹法必须对后市有一个正确的判断,对所建仓的个股的前景了如指掌,有充足的资金作后盾,才可为日后的飙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股价在长期的下跌行情中运行,股民还没有摆脱熊市思维,当出现一波短期的反弹行情时,不少获利盘、浅套盘、割肉盘就会抛出,庄家在盘中悄然接走筹码,同时庄家也利用反弹时机做高抛低吸的差价。散户如在底部介入可以先出局观望,待股价回落到前期低点附近重新买入,此时买入比较安全,被套牢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即使后市没有涨升行情,通常庄家在此位置也有一个震荡过程,散户应有机会退出。如果反弹后出现横盘走势,可以待股价放量向上突破时买入或加仓。
下图就是600203在2008年年末的走势实例。该股在长期下跌后反弹,反弹因由主力介入吸筹而引起。股价反弹到一定价位后并未回落,而是长时间作平台整理。其他投资者看到便萌发保存利润的念头而抛出筹码。而庄家照单全收,轻松吸到足够的筹码。
打压建仓
以打压方式建仓的庄家操盘风格非常凶悍,股价常是暴涨暴跌行情。庄家运用手中已有的筹码,向下不计成本地大幅打压,图上出现价格直线式或瀑布式地向下走。通常在图表上股价急跌三四个点之后在低位横盘震荡,集中了主要的成交量,庄家通过这一平台吸纳筹码。这种走势使散户在心理上完全崩溃,走为上策,纷纷争先恐后地出逃,而庄家则一一笑纳。这种收集方式,在大势向下调整时,或是个股有较大利空出现时,效果更佳。但要求庄家控筹程度高,实力强大,且跌幅不要过大,时间也不会太久。一方面,过分地打压只能使更多的卖盘涌出,吃进的筹码将比预期的要多得多,很难控制局面,一旦失控,满盘皆输。另一方面,若是实质性利好时,还会遭到其他对手的抢货,从而造成筹码损失。
庄家通过股价向下打压,特别是深幅打压,加重散户心理负担直至崩溃,从而夺取散户手中的筹码。散户如果还是浅套,股价又刚刚起跌时,可以斩仓出局,待低点补仓介入。如果股价跌幅已达到50%以上,不能盲目杀跌。
利空建仓
庄家有时借助政策面上的利空消息,来加强操盘力度。由于庄家具有信息优势,往往先于市场获得内幕消息,从而预先做好接货的准备。在利空来袭之际,逼迫部分投资者因为忍受不了压力而出局,庄家轻而易举地顺利接走散户的恐慌性杀跌盘,达到迅速建仓或洗盘的目的。有时,庄家与上市公司联手,制造一些非实质性的利空消息或故意夸张利空消息事实,人为制造恐慌气氛,损人利己来完成建仓任务。如从技术面上制造空头陷阱,引发崇尚技术派炒手上当。这些都是最快也是效果最好的建仓或洗盘方式,故长期成为庄家戏弄散户的伎俩。
股谚语:利空出尽变利好,利好出尽变利空。据经验总结,此谚语在假消息中实战效果较好,但在真消息中就不管用了。如果在实战中据此操作,恐怕吃亏的多。比如,利空消息出来是真的,可能引发股价大跌,股价不会在短期内产生升势,如果按“利空出尽变利好”而介入,必将深套于其中。同样,利多消息出来是真的,可能引发股价大涨,股价不会在短期内产生跌势,如果按“利好出尽变利空”而出局,必然损失一大截利润。因此,判断消息的真假十分必要,是投资者必须具备的境界。
个股的恐慌性消息一般有:公司遭受突发性自然灾害、高管层涉嫌经济问题、公司面临破产、公司造假、行业衰退、业绩下降、原计划(包括页目、题材)被取消、公司涉诉或担保、股权质押或冻结等,对这些消息是真是假,是大是小,扑朔迷离,投资者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因此更加容易引起恐慌气氛。
其价量方面的主要特征如下:
(1)利空消息具有不可预见性和突然性,由于一般散户不可能事先获得某些内幕消息,一旦突然公布,使人措手不及,恐慌效果极盛。在盘面上,前几天还十分坚挺甚至涨得好好的,突然受消息的打击,引发股价的大跌,一根大阴线封闭了前面的数根K线,这种形态十分可怕。
(2)成交量明显放大。庄家往往通过大单刻意向下砸盘,引发抛单出现。如果成交量低于或平于前几日而股价大幅下跌,则属于无量下跌,一般假消息的可能性较大。
判断消息真假的基本方法有:
①辨别消息来源。来自正规渠道的,可信度高;道听途说的,可信度差。
②观察盘面变化。真消息会大涨大跌,一去不回头;假消息虚涨虚跌,很快会反转运行。
③判断消息性质。重大消息会引起股价的大幅波动;一般新闻不会引起股价的大幅波动。
④看消息的透明度。公开明朗的消息可以作为买卖依据,朦胧传言的消息可信度差,不能作为买卖依据。
⑤看涨跌幅度。假消息跌幅较浅,一般在10%~20%;真消息跌幅较深,一般超过30%。
揭秘股市唯一的真相
A股量能标志性的指标就是成交量VOL(VOL是指个股和大盘的成交总手数,在形态上用一根立式的柱子来表示。左面的坐标值与柱状的横向对应处,就是当日当时的成交总手。如果当天收盘价高于当天均价,则成交柱呈红色;反之,成交柱呈绿色。),而我一般使用的量能指标是成交额AMOUNT,随着价格的波动,成交额是最真切反映市场强弱的标志(这只是看盘过程中的一个细节)。
运用量能,不仅仅是盘感和技术的体现,更是一种思维的体现,在熟练应用量价配合之前,投资者必须具备如下的快速跟量的思维。
•量变之一
:放量之时,向后看;这时要密切关注股价的高低(高位放量还是低位放量)和量能变化背后的主力资金行为;要么低位放量乘胜追击,要么主力只是放量建仓,要么这是高位资金出逃。
•量变之二
:缩量之时,向前看;缩量代表惜售,大部分人不愿意交易,既然没人交易,也就无法在当时判断价格的波动趋向,因此,可以从股票的前一次放量的位置寻找突破口,以前一次的放量行为来判定目前的缩量是出货导致的下跌还是主力的打压震荡。
自己把握不好,可以考虑跟上我的操作,交流QQ:675081839,添加即可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