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评价体系中,比较成熟的体系为RBRVS、CCHI,不过二者皆不考虑患者自身情况(患者年龄、并发症、手术时长等),故延伸出一些新型算法.
1.RBRVS
根据美版RBRVS系统来看,
手术系统点值由“工作点值+设备点值+风险点值”合计,并根据手术术前(10%)、术中(80%)、术后(10%)划分点值,点单价全省(州)统一支付.
故本土化过程中所谓的不同点单价,完全是南辕北辙.
术前术后不同的服务团队可以细分操作点值.
不过美国医疗物价为国内的数倍,且人工成本占比极高,本土化存在极大的水土不服问题.
部分团队考虑改点数,部分团队则改参数不改点数.(😁)
但是不管怎么说,
没有任何所谓的“官方点值”,无人可解释点值价值问题.
图 美版RBRBVS点值情况
2.CCHI
《全国医疗服务项目技术规范(2023年版)》是由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疾控局制定的,统一各级各类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向就医者(患者)提供的技术成熟、需要
通过收取费用进行成本补偿的医疗服务项目及相关要素的技术性规范.
图 CCHI项目要素
“人力资源消耗相对值”指提供该项目时需要消耗的医务人员数量及难易程度的相对点值.
人力资源消耗相对值=
W1×基本人力消耗及耗时分值+W2x技术难度分值+W3×风险程度分值.其中:w1、w2、w3分别为“基本人力消耗及耗时”“技术难度”和“风险程度”三个要素的权重值.
——人力资源消耗相对值各章独立形成体系,用数字表示,各体系内人力资源消耗相对值按1—100分賦值,分值越大,消耗人力资源越多.
可以理解为本土的RBRVS,国家卫健委负责维护.【文末更多探讨】
图 CCHI2023
3.其他研究
前两个皆基于收费、操作层面的研究,
无法关联患者属性与手术医生能力.
图 手术科室风险评价
可结合院部医务能力评价体系完善手术能力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