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面聚餐,朋友想尝一口椒麻鸡,又不敢。
就问我:这个菜麻不麻?
我一边吃,一边告诉她:「一点点麻。」
我很有诚意,对我来说,这个回答也很准确,
但这个信息未必对她有帮助。
我还必须告诉她一句——我是四川人。
《小马过河》的故事大家都学过的。
故事简单,却暗示了一个重要的认识论哲理:
每一条知识都隐含着观察者信息。
(除非我们交换的只是客观数据)
奥地利作家卡尔·克劳斯曾说:
如果一个人告诉你,一幅画很下流,
这个说法呢,只会增进你对这个人的了解,
却还是对这幅画一无所知。
这个简单的道理,却常常被忽视。
当我们从某个人那里获得某个知识的时候,
我们往往只记住了知识本身,
好像这个东西才是唯一重要的。
其实,相比于关心这一点,
更值得关心的可能是,你是从「谁」那里得到的这个东西?
这个人是什么人?有什么背景?他如何获得了这个知识?运用哪些方式检验过这些知识?又是在什么情况下教给你这个知识?
当然,很可能这些我们都无法确知。
但是,至少知道了我们不知道,
带着这份不确定性,
再去尝试椒麻鸡的味道,比较保险...
那么,难道一个人就完全不能通过另一个人的讲述,获知一道菜的口味么?
也可以。下面两个条件,满足其一即可:
要么,她对我很熟:「他说的一点点麻,对我来说就是很麻」。
要么,我对她很熟:「我吃起来一点点麻,她应该受不了」。
一句话:
知识不是死物,它从一个活人传到另一个活人那里,
是变化的,
变化背后,是教者和习者长期形成的默契。
写在「付费知识」如火如荼的今天,
想听听你们的看法。
往期回顾:
我同意他的判断,虽然他不该这么说丨心理学怪谈
别人可以有的,我为什么没有丨心理学怪谈
你要是从未觉得自己好,凭什么说自己不好丨心理学怪谈
凡事越变,越不变丨心理学怪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