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办了两次大厂内推群,火爆程度超出了我的想象,年纪最小的从刚工作半年,年纪大的也不过工作了七八年(30岁以下)。
群里几千个人,要么是骑驴找马,暗暗寻摸机会的,要么就是心一横,已经「裸辞」了的,而且,裸辞的人还真不少。谈话节目《圆桌派》有一期讨论的是《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这么喜欢跳槽?》其中一个观点是:
据说,每10个白领中就有7个在动跳槽的心思,一个职场人平均每2.5天就会产生一次「裸辞」的冲动。对于90后来说,这种冲动似乎来得更频繁一些,我们这一代并不愿意为了工作委屈自己。那么裸辞之后的90后,过得怎么样呢?
抖音上有好多「裸辞vlog」,从交辞职信到买机票收拾行李出去旅游,一共花了不到12个小时,实力诠释了裸辞的「爽」。
可回来了以后呢?你可能四个月,半年,甚至一年找不到工作。
而且要不了四个月,一个月的空窗期就能击垮你:
拿到年终奖就裸辞了,本来觉得之前的履历还不错,工作经历能够写满两页,信心满满觉得能很快找到新工作。结果处处碰壁,想要的岗位没有消息,收到的offer又不想去。拖拖拉拉快3个月了,心态完全崩了。
第一个月爽,第二个月找,第三个月慌……最后随便入职了一家公司,准备骑驴找马了……裸辞后的我是这样的:兴奋(终于爬出了巨坑)→ 冷静(银行余额已不足)→ 找工作(我有3年经验,不怕)→ 失望(被拒绝,各种看不上)→ 怀疑人生(焦虑、失眠、觉得自己是个废物)→ 深夜痛哭(没钱了)
第一,家里没矿,心脏不强的,别裸辞,骑驴找马才是上上策。
第二,辞职从来不是对当下问题的逃避,而是对未来的选择。如果你是因为工作没劲,上司太low,同事沙雕而逃离职场,那你要冷静一下了,下一份工作十有八九会情景重现。
所以,复盘上一段工作的得失非常重要,比如:
和同事之间的交流方式有要改善的地方吗?
做项目的时候收获的经验是什么,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要怎么改善?
情绪消极过吗?是否给旁边的人带来困扰?
对于手底下的新人是否缺乏耐心,管理团队要怎样做?
自己做的好的地方有哪些?
看清自己自己上份工作的得失,才能在接下来的路走的更顺畅。
第三,作为职场人,要始终保持职场敏锐度。多花时间更新简历,不只为了找工作,更是未雨绸缪。你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找准定位,对薪酬标准也有所把握。
最后,好的工作机会和好的对象一样又少又难找,需要努力,需要等,也需要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