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罗天昊国与城
交流国家、城市与区域竞争战略,社会与经济改革事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罗天昊国与城

将辛亥先烈当炮灰自私势利:每代人都有不同的使命

罗天昊国与城  · 公众号  ·  · 2019-10-10 18:57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图   川人张雪、陈新摄)


罗天昊 著有《大国诸城》 致力于国家与城市战略

公众号 ID Luotianhao99 (罗天昊国与城)

原文发于 2009 年,原始标题:

炮灰论反映了势利主义的横行,国父从未将民众当炮灰

国道艰险,血撒天涯。

今日是辛亥革命 108 周年,犹记九年前,一部反映辛亥革命的电影《十月围城》上映,》相关影评亦铺天盖地。在大众为众多小角色牺牲感叹的同时,也出现了另外一种论调,认为这些小人物牺牲的“不值”,他们纯粹是充当了革命的炮灰,有一篇名为《孙大炮的炮灰》的博文,即表明了这种情绪。

在一些人看来,这些小人物牺牲了,而倡导革命的革命领袖,却没有牺牲,最后,无数牺牲者,不过是那些革命领袖的工具。

而此种论调的出现,乃是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一方面是革命与领袖这些此前被视为崇高的象征被解构;另一方面,更反映了一种势利主义在整个社会的蔓延。部分人对现实不满,但是没种继承中山先生的反抗精神,犬儒主义,虚无主义得以流行。

(一)革命是为什么?

谓”小人物“牺牲不值者,乃是从”革命的好处“出发, 参加革命了,不要死,最后享受到革命成果,那才划得来,否则就是”为他人作嫁衣裳“,是划不来。做了别人的炮灰。

而此种论调, 乃是彻头彻尾的势利主义。其荒谬之处,在于以实利衡量一切活动。

革命更多的是一种信仰,虽然它最后导向的一种历史的功利主义,但是,革命却往往需要超越功利,才可以完成。无数革命志士发动和参与革命,乃是为了一种理想,而这种理想,本身乃至超越其个人利益的,而是 “为大众谋利益”。

同时,革命更是一种牺牲,为了未来时代的美好,一定需要有人牺牲 。如果把个人私利都算计清楚,那世上就无一切革命。正所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大家都不牺牲,都等着别人牺牲之后,再去摘取革命果实,就会陷于囚徒困境之中,遭遇不公而无人反抗。

" 在德国,起初纳粹追杀共产主义者,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接着纳粹追杀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后来纳粹追杀工会成员,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当纳粹追杀我的时候,我发现,已经没有人能够为我说话了。 "

而那些为了革命挺身而出的人,他们不过是不愿意当最后那种“当自己被杀,而没有人能够为自己说话”的那种人。

所以,革命者的牺牲,不是为个人的牺牲,甚至,他 们不是为了领袖牺牲,而是为了万众而牺牲,不仅是为了今天而牺牲,更是为了明天而牺牲。

而势利主义者, 只看到领袖存在而小人物已经牺牲,就推断小人物是领袖的炮灰,乃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二)革命的自觉与不自觉

而这种 炮灰论的一大论调是,小人物都是被“领袖“欺骗去参加革命的。他们是被动参加革命。

其实, 一切革命,均为社会矛盾尖锐的产物。一个社会,到了革命的地步,必然是民不聊生,大众普遍处于痛苦之中。 在这样的情况下, 任何人皆有可能在特殊的引线之下,点燃熊熊烈火,身不由己地参与到革命中来。

风雷动,变幻瞬息间,当革命烈火燎原,参与革命,亦不容犹豫很久,更不要说先算计好是作“炮灰”,还是最后“摘果子”, 现实的利益都计算好了,世上也就没有革命了。 革命往往是 形势比人强,形势所到,无人可以抽身事外 .

正如《十月围城》中的目的各异的“小人物“一样,他们都是在自愿和不自愿中褁进革命的滚滚洪流之中。而 不管动机如何,他们在客观上都完成了对于社会不公的反抗,而正是他们的反抗,才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笔者的老家是举世闻名的将军县,而很多将军其实当初参军,也并非外人想象中的, 一开始就很明确到是为了“劳苦大众谋福利”的革命使命,甚至有的是因为家里太穷,听说当兵管三顿饭,就这样稀里糊涂参军了,但是,他们后来都汇聚到 “为穷人闹革命”的大旗之下。

无论在何种革命中, 革命的力量,都是由自觉和不自觉两种力量组成

事实上, 革命,乃是由千万个民众的痛苦与不满而汇聚,而领袖的力量,不过是发现和引导这种隐藏在大众心中的反抗之火,使之变为熊熊大火。 所以,参加革命,并非是为领袖所欺骗与蛊惑, 大众并非傻子。

(三)领袖的风险

其实,在一些人议论说孙文让别人去冒风险,而自己躲着开会的时候,却往往忽视了一个事实,那就是, 革命领袖,风险也许更大,特别是在革命初期更是如此。

影片开头也有所体现,杨瞿云作为孙中山的同辈与同志,即死于杀手的抢下。我们今天看到的革命领袖背后,更有无数我们所看不到的先烈。

无论是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还是后来的革命,早期均有无数领袖为革命献身。李大钊,《可爱的中国》的作者方志敏,《一片云》的作者瞿秋白,均为早期领袖。而在孙中山领导的革命中,早期的陆皓东,即被孙中山称为“为革命牺牲之第一人”。

纵使最后 “获得革命果实”的领袖,当年亦无不经历过九死一生。 孙中山多次被当时的清政府通缉,时刻有杀身之祸。

革命的领袖,无不是经历重重艰险。我们不能因为他们最后没有牺牲,就说别人是他们的炮灰,事实上,在革命的过程中,谁都可能牺牲。领袖也不例外,也正因为如此,革命才成为大熔炉。最后成为领袖的,不仅需大智,亦具备大勇。

(四)投机分子往往下场悲惨

事实上, 那些算计好利益,怀揣投机目的来参加革命的人,也大有人在,但是,事实证明,恰恰这种的人,往往无法成为领袖,因为革命处处充满凶险,考验迟早到来, 而这些算计好利益的投机分子,最后往往以叛变变节为多。

在这些人看来,革命自己投机,就是赌天下,今日的革命,就是为了明天的荣华富贵。但是, 一旦碰到生命危险,这些人必然动摇,因为他们觉得连命都没有了,还谈什么革命果实,如实变节投降,贪生怕死。 一些变节者如汪精卫之流,亦是因为盘算的太精确,搞革命计较地位高低,一旦感觉获得不了自己的预期地位,就动摇了,甚至背弃革命。

今日的“炮灰”论者,亦多怀揣此中阴暗动机,如果发生社会革命,当遇到危险时,第一个当叛徒的,估计就是这类人。

叛徒的下场,往往是被两边唾弃 。最典型者如张国焘,他以中共第二号领袖的身份投靠国民党,最后却并没有受到重用,而是被冷落一旁,最后只得避居香港,乃至流落海外。

(五)如何解读革命的牺牲

一将功成万骨枯,这种残酷,确实存在。

但是,正确的解读,却并非如此。

正如革命的目的,不是为了“一将功成”一样。

那些 为了革命而消失的忠骨,亦并非枯萎。

记得以前看《黄飞鸿之——男儿当自强》,其中有一个片断,黄飞鸿到港口追赶孙中山和十三姨,将陆皓东牺牲前保存的革命旗帜交给孙中山,孙中山在风中打开青天白日旗的时候,饱含深情地说了一句话: 但愿朝阳常照我土,莫忘烈士鲜血满地。

而牺牲的革命者,永远与朝阳同在。

今日大众的幸福生活,正是当初的烈士用生命换来。 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活,不断进步,这也是生者对于烈士最好的怀念。

这种牺牲与执着,绝非那些投机者可以领悟。 人生于世,纵使富贵,也不过百年,最后还是归于尘土,若说是“享受果实”,又何尝不是人生苦短,岂不是仍然“划不来”?

(六)炮灰论的出现,是当今社会信仰崩溃的产物

否定牺牲,一切以是否获得“好处”作为衡量标准, 这种思维的普遍流行,反应了转型期社会信仰的崩溃。

而炮灰论者,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怀疑论者,一种是投机分子。

怀疑论者的荒谬之处在于,基于信仰的破灭和对现实的不满,他们产生了困惑,既然今日如此不堪,当年的革命意义何在? 既然当初的革命仍然不足以导致今天的幸福,那些牺牲的人是否很傻很无谓?

而由此导致, 他们认为当初的牺牲不值,所以,牺牲者是“炮灰”。

而此种想法,其实表面看是质疑革命,内心却是惋惜。 这是一群富有良知而勇气不够的人, 他们内心追求进步,但是却不知道, 所谓的进步,是一种过程,而绝非一次革命,就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历史更远非终结。

当年的革命者,以他们的鲜血,改变了他们当时的社会,也给我们这些后来者提供了更大的空间。而 我们 这辈人的困苦与不公,正需要新的革命或者改革,也正需要我们自己的牺牲,而非苛责前人,指责他们没有解决好我们的问题。岂非是一种逃避?

今日的 种种社会问题,并非当初的牺牲者是“炮灰”,革命“不值得”,相反, 他们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今日的种种缺陷与不足,使命留待后来人。

当下国家大力反腐,并且未来将在此基础上,从指标过度到治本, 在既得利益已经形成的情况下,反腐与制度改革,其难度不亚于一场革命。

不苛求前人,不逃避当世,方为正途。

至于投机者,根本不足与谋。

上梁不正下梁歪,主流阶层普遍的道德沦丧,已经扩展到整个社会,导致了道德沦丧,理想与信仰崩溃,犬儒主义,机会主义流行。而在此情况下,追求“实利”,把一切牺牲看作”炮灰“,在某些人看来亦是理所当然。而往往 社会的变革,是不可能指望这些人的,他们只想坐享其成,甚至,那些出卖志士的,往往就是这类人。

当下中国, 权贵阶层让一大步,中产与精英让一小步,平民阶层进一大步,整个国才可以解套,改革才可以推动, 但是, 很多人只想搭改革的便车,精英阶层缺少牺牲精神,更多是利用制度的缺陷,而非致力去推动制度变革,赚钱了就移民海外,留下千千万万的平民大众,他们的出路何在?

结语:

未来的变革,需要敢于和舍得牺牲的奋斗者。

时代在召唤,他必将到来。


——往期经典回顾——


内陆七雄决定中国未来

中国城市产业战略的五大迷局

中国最重要的十大战略城市(组)

中国十大城市创新能力排名

广东VS江苏:谁能胜在未来 ?


中国的天时、天命与天道



罗天昊国与城

————————

微信ID:luotianhao99

洞察国家战略  关注城市竞争

(长按二维码关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