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半月谈
“中华第一刊”《半月谈》的官微,每天帮你分析时政大事,品读社会人生。您的时事政策顾问,学习生活益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学习大国  ·  素材积累 |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  5 天前  
政事儿  ·  “75后”熊义志,跨省任代市长 ·  4 天前  
长安街知事  ·  特朗普,摊牌了 ·  5 天前  
终极较量  ·  “仇中亲日”!尹锡悦弹劾案细节曝光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半月谈

【品读】无事请静坐

半月谈  · 公众号  · 政治  · 2017-02-17 21:11

正文

点 击 “ 半 月 谈 ” 即 可 订 阅!

品味四季,读懂人生


  我的外祖父治家整饬,他家的房屋都收拾得很清爽,窗明几净。


  他有几间空房,檐外有几棵梧桐,室内有木榻、漆桌、藤椅,这是他待客的地方,但是他的客人很少,难得有人来。


  这几间房子是朝北的,夏天很凉快。南墙挂着一条横幅,写着5个正楷大字:无事此静坐。


  我很欣赏这5个字的意思。稍大后,知道这是苏东坡的诗,下面的一句是:一日当两日。


  事实上,外祖父也很少到这里来。倒是我经常拿了一本闲书,静静走进去,坐下来一看半天,看起来,我小小年纪,就已经有一点儿隐逸之气了。


  静,是一种气质,也是一种修养。


  诸葛亮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心浮气躁,是成不了大气候的。静是要经过锻炼的,古人叫做“习静”。


  唐人诗云:“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习静”可能是道家的一种功夫,习于安静确实是生活于扰攘的尘世中人所不易做到的。


  静,不是一味地孤寂,不闻世事。


  我很欣赏宋儒的诗:“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唯静,才能关照万物,对于人间生活布满盎然的兴致。


  静是顺乎自然,也是合乎人道的。


  世界是喧闹的。我们现在无法逃到深山里去,唯一的办法是闹中取静。


  毛主席年轻时曾采用了几种锻炼自己的方法,一种是“闹市读书”。把自己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起来,不受外界干扰,我想这是可以做到的。


  这是一种习惯,也是环境造成的。


  我下放张家口沙岭子农业科学研究所劳动,和三十几个农业工人同住一屋。他们吵吵闹闹,打着马锣唱山西梆子,我能做到心如止水,照样看书、写文章。我有两篇小说,就是在震耳的马锣声中写成的。


  这种功夫,多年不用,已经退步了,我现在写东西总还是希望有个比较安静的环境,但也不必一定要到海边或山边的别墅中才能构思。


  大概有10多年了,我养成了静坐的习惯。


  我家有一对旧沙发,有几十年了。我天天早上泡一杯茶,点一支烟,坐在沙发里,坐一个多小时。虽是端然坐,然而浮想联翩。一些故人往事、一些声音、一些颜色、一些语言、一些细节,会逐渐在我的眼前清楚起来、生动起来。


  这样连续坐几个早晨,想得成熟了,就能落笔写出一点东西。我的一些小说散文,常得之于清晨静坐之中。


  “静思往事,如在目底”。我觉得这是最好的创作心理状态。就是下笔的时候,也最好心里很平静,如白石老人题画所说:“心闲气静一挥。”


  我是个比较恬淡平和的人,但有时也不免浮躁,最近就有点儿如我家乡话所说“心里长草”。


  我希望政通人和,使大家能安安静静坐下来,想一点儿事,读一点儿书,写一点儿文章。


END


  《品读》(月刊)是全国十佳文摘期刊,刊物从人物视角出发,保持渊博灵动的风格,着力表现当代人相通情感和时代的人文趋向,传播最具价值的时代信息,营造可读、可品、可藏的“人文精神家园”,品味四季,读懂人生。



来源《品读》

作者:汪曾祺

摘自《大家散文系列丛书——无事请静坐》

主编:孙爱东

编辑/主播:魏春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