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供需调整下,受持粮主体逢高出货,需求跟进谨慎心态转强,且,中储粮陈粮投放有所增加,市场情绪略有转弱!在山东地区,工厂门前上量增加,东北玉米外调增多,本地贸易商前期建库成本偏低,顺价售粮积极性转强,企业受粮源到厂增多,压价现象增加!
如今,玉米现货价格冲高回落,但是,市场底部支撑依然存在!尤其是,进口粮源显著下降,据官方数据分析,2025年1~2月份,国内玉米进口累计在18万吨,同比下降97.1%,进口玉米减少,内销市场玉米购销意愿转强!且,中储粮仍有增储操作,国内基层余粮进一步减少,下游用粮主体,饲料以及深加工仍有长期储库的需求,此番玉米下降或难持续,后市关注中储粮陈粮玉米投放表现以及企业门前到厂粮源的变化,市场仍有一定的支撑!
2.综上所述,现阶段玉米市场的区域性回落更多的是上涨过程当中的阶段性调整。无论是从供需端、调控端抑或大的宏观层面来看,玉米市场均没有看淡的理由。大宗商品尤其是农产品估值中枢上移,叠加全球谷物供应链重构带来的输入性价格传导共同构筑了玉米市场的强支撑逻辑。基于此若无重大系统性风险事件扰动,玉米价格整体上行的逻辑不会改变。
3.目前玉米市场拍卖及增储同步进行,尤其是进入本周,中储粮采购力度有减弱趋势,而陈粮投放和购销双向有增多迹象!需持续关注政策调整节奏的方向指引。总之,市场看涨情绪偏强,短期玉米大幅下跌可能不大,但也需警惕回调风险,建议持粮主体合理购销,择机出货锁定利润,莫要盲目看涨。
4.综合来看,美国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打破了原有的预期,美玉米供需收紧预期出现动摇,叠加南美玉米出口竞争以及新季种植面积增长预期,外盘玉米价格由前期的强势转向震荡。从国内市场来看,玉米供应收紧预期并未动摇,且当前进入季节性供应收紧的阶段,而消费市场表现稳定,预期期价继续震荡偏强。因此,短期内外玉米价差预期继续呈扩大态势。
5.中国2月玉米进口量为8万吨,同比暴跌97%。2月乌克兰成为我国最大玉米供应国,从乌克兰进口4.9万吨玉米,占到当月进口总量的61%。俄罗斯是当月第二大供应国,2月从俄罗斯进口玉米2万吨。2月中国没有订购巴西玉米。
1-2月玉米进口量共计18万吨,同比暴跌约97%。其中,从俄罗斯进口玉米5万吨,占比28.4%;乌克兰进口4.9万吨,占比27.6%;缅甸进口4.2万吨,占比23.6%;巴西进口2.6万吨,占比14.5%。
玉米进口大幅放缓源于多重压力。2024年政策限制进口,叠加3月对美玉米加征15%关税(报复特朗普25%全面关税),抬高进口成本。经济低迷拖累农产品消费,畜牧业需求萎缩致1月玉米期货跌至三年低点(约2300元/吨),国储介入托市。国内产量稳增(2024年2.89亿吨,增1%)与库存充足(年末1.4亿吨)进一步削弱进口需求。
来源:
掌上粮油 粮湖传说 中时通 粮油市场报 中华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