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战略火箭兵在3月15日举行的大规模核军演中,动用了多达45枚“亚尔斯”和“白杨”系列导弹。俄国家杜马委员会国际事务主席明确表示:“把全球导弹防御系统前移到俄罗斯东北亚地区的眼皮子底下,威胁到俄罗斯的国家安全。”
按俄方的表态,“不怕反导系统”的亚尔斯核导弹,是能给新近抵达的萨德来个“3·15”打假的。照以往的剧情,接下来某些国家又该“义正言辞”地抗议:我们只是部署一些防御性武器,你们却挥起核大棒,摆明是在破坏地区安全局势嘛。
这套乍一听很有道理的逻辑在被公知包装过后,往往能把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唬得一愣一愣。今天璐璐就来和大家聊聊,真正威胁地区安全的的防御性武器是如何偷梁换柱的。
军事史上历来不乏看似违背常理的逻辑,一如在战场大杀四方的加特林,一开始却是为了减少士兵伤亡;二战后用来毁天灭地的核武器,反而让冷战中的世界一次又一次躲过毁灭危机。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时期,坐在火药桶上的地球揪心地看着两大阵营捏着核按钮互相威胁;红海军B-59号潜艇在被围堵期间,更是差点向美国舰队打出核鱼雷。火药桶最终变成“谁比谁怂”系列,当真要感谢互相确保核摧毁带来的恐怖平衡。
有鉴于此,1972年美苏签署《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也就是人们熟悉的反导条约。这项条约通过禁止双方发展全国性的反导系统 ,来确保对对方的核威慑,用所谓的“核恐怖平衡”来避免核战争。尽管听起来不可思议,但核大国心照不宣的默契的确保证了整体和平的局势。
剑拔弩张结束后并没有带来真正的和平,失去对手的美国在2001年12月13日退出反导条约,逐步发展起打得到低轨卫星的标准3,末段高空拦截的萨德以及最后防线爱国者。美国不遗余力发展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不断冲击着原有平衡,刺激着核军备竞赛。毕竟一旦我打的到你,你打不了我的局面形成;以山姆大叔的本性,谁知道印第安人保留地的历史会不会再度上演。
常有人给璐璐说,别人搞防御系统那是人家科技发达,别总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反应过激。璐璐想说,只看技术不看运用的都是耍流氓。末段高空拦截的萨德不在本土保家卫国,却跑到别人家门口偷窥;射程覆盖不了首尔的事实也打脸北方导弹威胁的借口,绵里藏针的野心昭然若揭。
武器从来没有人畜无害之说,防御还是进攻取决于使用者的心态。在二战大发横财的美国,战后借着马歇尔计划的影响力,海外军事基地遍及全球。前沿军事部署经过包装不断延伸,挑衅意味远比核大棒重得多。
2016年,美国设在波兰北部的反导基地正式破土动工。此前一天,在罗马尼亚南部的反导系统也正式投入运行。俄罗斯家门口的这两处陆基宙斯盾系统,配备着射高超过160公里的标准3,担负着陆基中段反导的任务。根本不是应对所谓的伊朗导弹威胁。
保护盟国的借口背后,2016年的北约峰会戏剧般地开在华沙城里;今年德军装甲师的掷弹兵营入驻立陶宛,汉斯们在二战后再次出现在俄国边境。与东北亚今天的这一幕何其相似。
反导系统的全球部署,并不是美国科技发达的产物;而是美国二战后政治红利延伸的军事冒险。正如波兰陆基宙斯盾系统动工时的评论,“宙斯盾”系统根本不能保护波兰,一旦爆发战争,反而会让这个国家置于极大危险之中。
凭借盟友体系的独有优势进行前沿军事部署,正是美国和平时期博弈的王牌。虚胖的俄罗斯只能每次挥起核大棒展示底线,却对北约东扩无可奈何。而和平崛起的中国,早已成为各国发展难以割裂的因素。家门口的违章搭建我们有一百种方法拆除,而一带一路经济带聚起的朋友圈,南海上的八方声援,才是真正的棋高一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