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羊爸爸
用生命引领生命 • 羊爸爸育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安徽文旅  ·  和DeepSeek聊了聊安徽…… ·  昨天  
安徽文旅  ·  和DeepSeek聊了聊安徽…… ·  昨天  
温州都市报  ·  价格“大跳水”!有人3天立省7000元!温州 ... ·  3 天前  
常旅客专家  ·  万豪又新增刷房圣地!IHG再送5000分!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羊爸爸

让3岁大的女儿遭受那么多痛苦,原来无知的爱比伤害更致命

羊爸爸  · 公众号  ·  · 2024-07-15 08:55

正文

(声明:案例来自读者投稿。请投稿人对稿件内容的合法权益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避免版权纠纷。敬请谅解与配合,谢谢。)



故事的开头


2018年8月,盛夏,小月亮平安出生,五斤四两。


和大多数父母一样,虽然经过了10月怀胎的心理铺垫,可是当孩子真的出生那一刻,由于缺乏育儿实战经验,我和队友还是显得不知所措、诚惶诚恐。


但还好,前三年的小月亮身体还算皮实,几乎没往yi院跑过。



胡乱喂养、用药后

身体越来越差


就在我以为带娃路程会这样顺利地走下去时,小月亮的身体开始频繁出问题。


初为人母,哪见得孩子遭罪,但又因为什么都不懂,所以小月亮身体一出问题我和队友就带她往yi院跑,每次出来就开一堆药, 时间久了我们也开始照猫画虎不辨证给娃胡乱用药 (现在想想真的很心痛):


拉肚子就用蒙*石散;

退烧美林+小柴胡;

咳咳盐酸*溴索+小儿咳***液+开喉剑喷雾;

感 冒流鼻涕小儿氨酚黄那敏+风寒颗粒;

每次发热咳咳吃药不管用的时候就挂水;
恢护期从来不知道忌口,为了补充维生素吃很多橙子、猕猴桃;
身体刚有点好转就赶紧吃炖肉补补……


也是这期间,小月亮被诊断过K喘、支qi管炎、肺\鼻\咽yan……经过两年的雾化输 液之后,曾经那个健 康快乐又懂事的3岁小女孩从此没了影子。


小脸变成蜡黄蜡黄的,没有光泽。 没了曾经的欢声笑语,常常宁愿在家玩积木,也不要出去和小朋友们捉迷藏、玩滑滑梯,不仅电量低,情绪也很容易起伏。 胆小易惊,敏感懒言,一有点不舒服不开心不对劲就哭。



唯 一开心的事情就是吃


唯有一件事儿能瞬间激起她的开心,那就是吃。


吃了早饭要午饭,吃了午饭要晚饭,吃了一碗要两碗,吃了碗里还要其它的。每天的一日三餐,但凡少一顿,但凡哪次少了一点,她就会不停地追着我问: “我的饭,我的饭呢……”


有一次全家人带着孩子坐火车回老家。刚给小月亮吃完火车上的盒饭,没想到在奶奶带她去过道溜溜食的缝隙,孩子就盯上了隔壁座位的人挂在前面靠背上的半个面包。

小月亮趁大家不注意的时候,就慢慢靠近那个面包的袋子,然后伸出舌头来去舔这个袋子,没有吃,就是隔着外面的袋子舔,好像这样能把味道舔进嘴巴里去。




奶奶回来跟我说: “你说三岁的女宝宝,怎么食欲那么大,刚吃完就饿了?” 那时候我不知道她是怎么了,只觉得可能是家里遗传的饭量大吧。


但后来发现,小月亮 越来越粘人,小肚子鼓鼓的 ,总是很大。 粑粑也越来越干硬发展到羊屎球,口气越来越重,睡眠也越来越差 ,睡觉都像惊弓之鸟一惊一乍的,只要她睡觉了全家得停止一切活动,说话得打哑语。


这孩子到底是怎么了?我总觉得跟其他孩子不大一样。朋友亲戚开始支招,吃香蕉、火龙果、喝酸奶、喝胡萝卜汁、益生菌、乳酸菌、乳果糖等等,全部都一一试过,当时会有点帮助,但过后又成了老样子。



深夜无意刷到的羊爸爸

给了我全 新的育儿视角

让我看到了光和希望


绝望的深夜,我刷手机的时候无意看到了羊爸爸一篇关于 【胃强脾弱】 的文章,越看越觉得说的就是我家小月亮。来来回 回看了好多遍,又扒拉看了公号里好多其他的推文,不知不觉就一夜过去了,一点睡意都没有。

那天凌晨我激动地发了一条朋友圈:“今夜彻夜难眠,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后续扫码加了文末有问必答的老师, 她告诉我小月亮的脾胃问题,一般都是错误治疗或者喂养不当造成的。 她先教了我AB课里的反馈式喂养,让我知道原来看似科学营养的大鱼大肉对于脾胃虚弱的孩子来说可能却是负担。


后来一次小感 冒,我又去求助了有问必答的老师, 我写了十问,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辨证 ,孩子清鼻涕舌苔白,白天刚好满头大汗又吹了风,经历了变天,应该是一次很好判断的风寒感 冒。晚上睡觉前我直接给喝了葱白淡豆豉,用温水泡了脚,晚上能感觉到小月亮鼻 塞睡不好,我只是垫高了她的枕头,没有烧起来。

第二天的饭也根据小月亮的反馈, 用易消化的白粥小面汤一类替代了深海鱼、牛肉 ,在这样轻轻松松的处理环境下,小月亮精神肉眼可见地好转。


那是我第一次真正地感受到,中yi的神奇力量。那颗整日不安的心终于有了盼头,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于是开始仔仔细细学习羊爸爸的AB课 ,后续还买了羊爸爸的书《羊爸爸讲中yi正养》和《小儿推拿:少生病,不吃 药》,开始学习中yi喂养和推拿的手法。


我暗暗在心里发誓,这一年无论如何,老母亲我都不会再让小月亮再像往年一样输 液和住院。


因为育儿对我来说受折磨的不是身体的疲惫,而是孩子出问题时那种眼睁睁看着却无能为力的煎熬,这是我内心最痛苦的感受。



学习AB课后

我做的第一件事

是教会小月亮一口一口慢慢吃


小月亮吃饭有股猛劲儿,狼吞虎咽,吃得很快。以前家里人是怕她噎着,所以会提醒她慢点儿吃,但没用。


那时候邻居亲戚说,孩子天 生就这样的,你看谁谁的孩子不也这么吃么,长大就好了。所以我并没有深入地想过什么。但当知道孩子是胃强脾弱了之后,我才意识到狼吞虎咽这样的吃饭方式有多不好。


身体是需要反应的时间的 ,当我们狼吞虎咽地吃,其实根本注意不到什么时候身体已经饱了,什么时候已经超出了脾胃的承受能力。如果一直这么吃,脾胃就可能会长期处于超负荷的状态。所以我想, 帮着脾胃减 轻负担,就要控制食量+尽量延长咀嚼的时间 ,培养小月亮的饮食习惯。


我特意把小月亮的餐具, 从与大人一样的碗调换成了带有格子的餐盘 。因为格子多,所以不需要装太多饭,看上去就已经和原来的饭量差不多了。小月亮吃饭经常会和我比较谁多谁少,我也刻意地给自己只盛半碗饭,所以她就不会因为自己的饭少而感到不平衡闹情绪。


细嚼慢咽怎么做到的呢?刚开始我就演示给她看, 一口饭只吃一小勺,嚼10~20下 ,在嘴巴里嚼成糊糊状然后再慢慢咽下去。



每天睡前,我陪她看《孩子生病都带着礼物》这本书里的漫画,也会反复告诉她:“如果不细嚼慢咽,宝宝就会像漫画里的孩子一样,牙齿不漂亮,小肚子不舒服,粑粑难过地不愿意出来,这样,咱们也就没办法像爸爸一样长高高了。”


通过这些很细微的做法,反反复复地在每一天,每一餐,每一口饭里不断进行着。


直到某天,小月亮告诉我说:“妈妈,这馒头好甜,是加糖了吗?”我顺势一看, 发现她是把馒头在嘴巴里都嚼成了糊糊状,在仔细地咀嚼品味中,她吃出了馒头里本身的那种甘甜味。



不仅调整吃饭方式

我还对小月亮进行了很严格的忌口


肉蛋奶,各种水果,生冷寒凉,乱七八糟的零食全戒了。

饮食量逐次递减,早晚饭以小米粥、大米粥、稀饭、素包子、花卷为主,蒸菜、所有当季素菜,轮流吃为辅。午饭汤面、小面疙瘩汤、胡辣汤、素饺子、蒸面、馒头等为主,隔三差五轮流吃。两顿饭之间饿了就给馒头,烙饼。


有的时候小月亮也会闹情绪,可怜委屈地哭着说: “妈妈你不爱我了,我吃不饱。” 我虽然已经做了无数次的心理建设,但还会在每次她喊饿的时候,就慌乱又崩溃。我只能假装平静地安抚她。



这里分享一点我的小经验, 孩子忌口很馋,产生一些情绪是正常的 ,这时候我们可以和孩子讲道理,说明白为什么要忌口,而不只是说你就是不能吃,这样对身体不好之类的泛泛之词,会让孩子觉得家长很强势武断。


这时候我会给小月亮读羊爸爸推 荐的绘本《肚子里有个火车站》,这个绘本把细胞拟化成小精灵,胃肠道拟化成火车站。小精灵每天的工作就是把食物制作成营养泥,装上火车。


火车在小精灵的开动下,通过小肠大肠,有用的泥转化成营养供宝宝身体吸收,没有用的变成粑粑。小精灵还把没有用的泥倒进马桶。这本绘本生动有趣,小月亮很愿意看和听。


每次因为几口闹情绪,我会给小月亮说,现在你不舒服,小精灵也不舒服了。小精灵没有力气把难消化的食物和成泥。你吃进去的难消化的食物有肉啊,蛋啊,奶啊,零食啊之类的就会堆在肚肚里面变成臭粑粑,小精灵也没有力气把它们倒出去。


你想让肚肚里充满臭粑粑吗?所以还是要忌口,吃一点容易和成泥的食物让小精灵不这么劳累,比如说吃点粥,面条之类的。这样小精灵们早日恢复健 康,你好啦,我们不咳咳的时候就可以吃好吃的啦。



带孩子学会运动,真好


每天早起后,我会提前带着小月亮下楼,在小区里面慢跑上两三圈,跑到身上暖暖的。跑完孩子的精神头好很多,我们会一起迎着太阳开心地大笑。


从家到学校有1公里,每天来回两次,都是走着去走着回来。家里还有备着滑板车,跳圈,呼啦圈,自行车,她想玩哪个就玩哪个。


暑假,天开始热起来了,我会带小月亮回农村外婆家,我们从田间拉回一车土,铺在院儿里。被太阳晒过的土格外得热,小月亮不出去的时候,就在家光着脚跳圈玩土,有时候玩着玩着还自己打起坐来了。 三伏天的时候,特地买了露背的裙子,在院子里晒太阳做天灸。



还有每天坚持的早起 工字搓背,帮助排身体的垃圾 。晚上会做一些 揉腹或者脾经的推拿。 隔三差五地做,也可以感受到肚子里会有气泡和水饮的流动,揉得久了,肚子会慢慢变软。肚软如棉,百病不侵。



就连每一次出现问题

也要抓住机会,调理体质


去年7月,小月亮第一次受寒发热。她额头很烫,浑身没力气,想睡觉。这时候我已经跟着羊爸爸AB课学到了不少“本领”,自己仔细观察,填写十问,辨证之后给小月亮 做了糖盐水,做了个吮痧,然后热水泡脚。 小月亮说不想吃饭,那就让她早早睡觉了,夜里就明显恢复过来了,第二天生龙活虎。


这次发热之后,身体就有了进一步变化,偶尔吃多的时候,居然当天就能排出来,大便从之前的6~7天一次,缩短到了4天左右。



去年冬天的时候,我是很担心的。因为前两年身体问题频繁严重的情形,都是在冬天发生,往往都要雾化输 液折腾一番才能好。果不然,她还是遭了,咳咳有痰,天天吐痰,没有其他反应。有一天,小月亮吐着吐着就呕了,哗得吐出来一大堆痰液,足有小半碗那么多。


这时候我想到了 “排病反应” ,我看着那一堆痰,心里却是窃喜的。我想到了羊爸爸公号那篇文章。这些痰堆在身体里怎么行,吐出来是好事啊。跟老师咨询之后, 建议如果精神各方面都没有异常,就继续每天工字搓背,排痰干预,然后观察。 孩子就继续这样天天咳吐,咳了近一个月时间。最后在一次发热之后,就没有再咳咳过了。


我再次感受到“发烧来了要欢迎”。前两年的咳咳因为一直错误治疗,所以问题都被压制了。 在正治正养的过程中,孩子身体的正气足了,才有能力处理这些问题。



到了今年元旦,小月亮从之前像玻璃一样脆弱的体质,发展到现在有能力抗xie排痰,我的心终于有处安放了。


现在,小月亮的心情也越发地好起来, 我也逐渐地加宽了她的饮食范围, 鸡鱼肉蛋少量地尝试,避免不了的零食少量吃点,慢慢地,反馈式地,进行了一个多月, 小月亮长肉了,个头也高了


让人欣慰还有,现在每日三餐中,我听到zui多的话是“妈妈,我吃饱了”,而不再是“妈妈,我还要”。



做对的事情

无论早晚都是有回报的


接触羊爸爸快三年了,我感觉育儿变成了一件越来越轻松的事儿,也切实地体会到了当年很不理解的那一句:孩子生病都是带着礼物。


我心里还积攒了许多手到擒来的小方子:

比如聚餐,我会提前给孩子煮宝宝版的焦三仙带过去喝;

比如风寒,除了葱白淡豆豉;

秋燥的时候早上给他熬一锅紫苏杏仁粥;

比如外感收尾的咳咳,给他喝一些山楂陈皮水;

如果有积食,就用白萝卜陈皮……


偶尔的咳咳鼻 塞,我们根本不给它一丢丢发展的机会,刚有点苗头就熄灭了,孩子每月雷打不动抱一张幼儿园全勤宝宝奖状回来。


我们家的另外两位见证者—— 小月亮的爸爸(娃爸是个工科男,他觉得中yi是没有经过科学论证的,和江湖骗子差不多)和婆婆 从一开始的各种嘲笑打 击到后来的主动配合,现在他空闲时间会去看伤寒论的讲解。


婆婆以前帮嫂子带孩子时候,是一个 有问题就立马打针吃药型选手 ,抗生素一吃半个月起那种,如今也慢慢接受了我的育儿方式。

因为天天去幼儿园接孩子,所以和家长们交流比较多,常常会被问类似于“我们孩子前几天和你孙子玩的时候都有点咳,然后我们发热了几天才好你们一点事没有”等问题。


婆婆常会略带骄傲地和我说:“我就和他们说,你这种煮点桔梗甘草水止咳……” 但每次我也会提醒她:“要先辨寒热的,还要排除食积,有下一次,你还是给人家推 荐羊爸爸,让他们自己看吧!

感觉育儿真的就像是一场修行,育的是孩子,修的是自己,而我们和孩子也是在同步成长的,也侧面印证了羊爸爸说的那句话: 父母多学习,孩子才能少受罪。

前几天奶奶问小月亮觉得家里谁最厉害, 小月亮说:“妈妈最厉害;妈妈会给我推拿按摩,会给我治病,会给我辨证吃药,还能找到很多穴位。” 那一瞬间,我突然想哭,心里有些不是滋味。我从没觉得自己厉害,也没想过我在孩子心中这么好,同时也为自己对学习懈怠却还获得孩子的高评价感到羞愧。



不要盲目相信“孩子长大就好了”。


我用心写下这些文字除了兑现自己的许诺之外,还希望能给正处于迷茫、无奈、愁苦、不知所措的家长们带来一缕光。作为妈妈,我真心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健 康、快乐、茁壮成长。


——广告


上面小月亮妈妈提到的(AB课),就是羊爸爸花费数年时间打磨的《羊爸爸中yi育儿“正养正治”系列课》。它包括了中yi育儿基础课(A课)和中成药辨证使用(B课)。


(扫描二维码,咨询有问必答)


它是咱们育儿的基础,也是中yi入门的基础,可以帮助父母学习掌握必知必会的育儿知识:


1.要掌握小孩子常见的健康常识,比如,搞清楚孩子生 病到底是怎么回事,了解孩子常见小问题的原因,还仔细分析了受寒和食积导致的主要原因。


2.要掌握看医生的时机、标准、就医的注意事项,危急重症的判断和急救内容。


3.要掌握正确的养育观念和具体方法。比如,知道正常健康的孩子是怎么样的,怎么进行反馈式喂养,怎么给孩子吃好穿暖,怎么护理拉便便,怎么照顾孩子睡觉,怎么正确运动等等。


扫描海报二维码领取优惠券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