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历史研习社
顺时针研究历史,逆时针解毒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新闻周刊  ·  “偷家”DeepSeek,腾讯成最大赢家 ·  21 小时前  
中国新闻周刊  ·  “DeepSleep”,为什么是这个省?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历史研习社

为何数百年来,南方冬至一定要吃汤圆?

历史研习社  · 公众号  ·  · 2019-12-22 21:46

正文



作者:钟敏瑜, 转载自: 风传媒


“冬至”到啦!每到这个日子,大家总认为一定要来碗汤圆,庆团圆、平安长一岁,不过,吃着又香又Q汤圆的同时,你可知道冬至吃汤圆的习俗从何而来?



01 冬至有多重要


冬至这天,太阳正好直射在地球南回归线上,因此会是北半球国家日照最短的一天,每年几乎落在农历12月22日或23日,农历日期则跟清明节一样没有固定,因此又被称为“活节”。


因为白天最短、夜晚最长,所以古人将这“阴极之日”视为迎接阳气的日子,重要性较其他节气高上一些,甚至好比过年,古代人常说“冬至大如年”,它也有着“亚岁”的别称。


《后汉书》曾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事,择吉辰而后省事。”汉代官员为了庆贺“冬节”通通放假一天。明朝则有着:“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的俗谚。据闻,唐宋时代帝王也会在这天举行盛大的祭天祭祖仪式。数百年来,看重程度得以想见。


02 吃汤圆的习俗从哪来?


重要归重要,吃汤圆习俗哪来的?


冬至为何要吃汤圆,由来其实众说纷纭。其中一个通俗的传闻,是闽南曾有一对贫穷夫妻带着小女儿,妻子死后,丈夫为了筹安葬费而决定卖掉女儿。女儿一听难过得昏了过去,她的爸爸便紧张得要了一碗米汤和几个糯米圆灌醒她。


他们互相推让,谁也不忍心把糯米圆吃光,深怕一吃,就是永远的分离了。多年后,卖给有钱人家做丫头的女儿突发奇想,在家门口门环挂上两个又大又圆的糯米圆,只盼爸爸能来和她相认。一年又一年,虽然不知道她有没有找到爸爸,吃糯米圆的习俗却在闽南地区越来越兴盛。后来,吃汤圆成了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的习俗,穷人吃纯糯米做的小圆仔,有钱人则可以包进糖和花生粉做成比较大的“圆仔母”。大人认真动手做,小朋友则在一旁做成各种鸟兽形状,俗称“鸡母狗仔”。也由于冬至阴阳交替,许多人深信吃了就会快快长大,“吃了就会多一岁”的说法就是这样来的。南宋文人陆游作品中更曾提到:“吃尽冬至饭便添一岁”。


传统延续久了,那又红又白的圆圆外观也被解释为“团圆”、“圆满”,正好迎了中国人热爱好兆头的心意,至今于中华文化中已是不可动摇的老习俗。


03 汤圆的妙用可不少!


除了填饱肚子,汤圆的妙用可不少!


不只吃几口应景,古人对于汤圆,可是运用得很彻底啊,从几个小圆仔,就能判定一个人的未来运势。例如,孕妇把搓好的汤圆放到火炉前烘烤,如果胀破就会生男的,没胀破就生女的。另一说则是,取一把汤圆放在筛子上,两颗两颗拿出来,最后剩一颗就代表生男的,没剩就代表生女的。


古人也深信,随意盛一碗汤圆,每匙舀两颗,已婚者一定不会剩下,未婚者则会剩一颗。当然,这说法可不可信就无从查证起了。此外,也有嗜赌者会用汤圆来测测自己的金钱运。


04 北方人不怎么吃汤圆


南方吃汤圆,北方吃馄饨、饺子


中国南方大多接受闽南文化薰陶,因此冬至吃汤圆,但在中国北方,其实更多人习惯在冬至这天吃饺子,有着“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杭州人喜欢吃馄饨,浙江人则习惯在这天吃荞麦面。够特别了吧?


早期受中华文化影响很深的日本人,同样将冬至这天视为“太阳的起点”,不过他们的习惯,多数中国人一定都不知道,他们喜欢吃南瓜招“金运”,以及泡个柚子澡祈求无病无痛!


看完这些,你是否更懂为什么这天该吃点汤圆了呢?肚子开始咕噜咕噜叫的话,不妨去附近找家汤圆店解馋吧!吃下肚的不只甜甜滋味,更是中华文化千百年流传下来的经典回忆。


查看往期精选 内容
谁会“叛清” | 历史系社交指南 | 学术名利场 抗日神剧 | 免费用知网 | 白帝城托孤阴谋 | 消失的西康 | 到底东几省 | ”绿帽子“ | 历史题能有多难 | 苦逼帝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