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记交易中心是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的重要抓手。新《条例》提出,建设上海国际再保险登记交易中心,推动跨境再保险、境内再保险业务发展,强化风险管理。
作为登记交易中心运营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上海保险交易所将立足金融基础设施职责定位,重点在五个方面发挥功能作用:
一是提供标准化、数字化的交易服务,提高交易效率。一方面,通过国际再保险业务平台实现公司间数据传输、单证订立、信息存证的标准化,打通机构间数据交互的枢纽通路;支持机构间全量业务中央清算,助力解决行业长期存在的机构间账务错配痛点。另一方面,规划可供上百家机构集中进驻办公的交易大厅,推出便利海外机构入场的交易席位制度,通过人员集聚降低非标交易的撮合成本。
二是组织推动资源整合,加大承保能力供给。依托登记交易中心,汇聚全球再保险技术、资本和人才,整合行业资源和力量,为“走出去”、巨灾风险、新兴风险、重点战略产业等领域提供多层次风险分散保障。
三是创新完善规则标准,推动市场运行规范透明。以促发展和防风险相统一为原则,围绕登记、交易等环节制定配套规则,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市场规则体系,为市场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此外,基于场内市场风险“可视、可控”的特点,探索建立差异化的偿付能力体系,研究推出信用评价体系、担保措施等机制,提供更加完善的运营环境。
四是构建风险可控环境,支持产品和服务机制创新。充当制度机制“试验田”,通过支持国际成熟的工具先行先试,更好地进行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创造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优化资源配置效率。
五是加强风险管理。在再保险交易信息统一登记的基础上,为审慎监管和风险监测提供抓手,为行业提供指数编制、风险图谱分析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