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经授权转载自网易新闻学院
(id:
we_know_media
)
文:
kewell
近期,《纽约时报》对编辑部岗位进行了一次大型调整,
取消了传统审稿编辑,
把重点放在记者身上,
要打造一个“强劲编辑部”模式。同时,剩下的编辑角色也发生了巨大转变,既要会“编辑”,还得懂技术。
前不久,《纽约时报》在一份内部备忘录中宣布,他们准备裁掉审稿编辑的职位,“让编辑和内容制作系统更合理”,把重点放在记者身上。同时,他们未来寻找的人才,除了要具备传统媒体人的审稿编辑能力之外,也要懂得一些实际技术知识,并且“对新科技感兴趣”。
随后,他们也在一份内部邮件中详细阐释了在减员的情况下,对未来编辑部成员的新要求,以及新推出的编辑工作流程。
《纽约时报》的雇员关系高级经理夏洛特-贝伦特在备忘录中表示:“从现在开始,负责新闻和特写的编辑需要承担起内容制作的方方面面,包括从起草到修订到网上发布的各种流程。”
现在想要应聘他们的编辑岗位,应聘者需要跟编辑部招聘委员会的至少一位成员面试,委员会成员将根据应聘者的新闻技巧天赋和技术操作能力综合判断,做出选择。他们的招聘期会持续到当地时间 7 月 15 日结束。
但近日,纽约新闻协会发表了一篇评论,代表《纽约时报》的员工批评了新的招人政策,认为这可能损害他们的企业信誉。文章里表示:“这就是一个准确度的问题,新闻媒体能否保证在最细微的环节都不出错。如果(因为缺乏审校而导致)错别字满篇,读者是会提出质疑的。”
全体员工好:
上周,乔(总编辑)和迪恩(执行总编)宣布开始实施新的编辑工作体系,要打造一个“强劲编辑部”模式,让审稿编辑和后方编辑的工作融为一体,不再分开。在这个新模式下,编辑部各部门也将重新调整,大部分编辑的角色都会发生改变。
从
现在开始,负责新闻和特写的编辑需要承担起内容制作的方方面面,包括从起草到修订到网上发布的各种流程。News Print Hub(新闻出版中心)和
Features Print
Hub(特写出版中心)的编辑则要负责报纸制作的方方面面,包括与设计师进行版面沟通,提供标题、大写字母等特排字体,保证报纸质量。
今早,我们也会在 Ahead of the Times 上发布空缺职位招聘,希望各位编辑根据自己的技术能力按图索骥,帮助这个新体系顺利实行。
需要说明的是,不是所有编辑都需要去申请这些职位,符合以下两个条件之一的才可以申请:
1. 在新模式下被取消了工作任务,同时愿意承担新工作的审稿编辑;
2. 在重新调配工作后,没有新角色的编辑。
不确定自己角色的编辑可以去询问自己的部门的负责人。
工作内容和编辑责任会在招聘中有详细描述,所有应聘者都会得到跟编辑部招聘委员会的至少一位成员面试的机会。委员会将根据以下标准作出评估(不同岗位对应的标准不一定相同,应聘者需权衡标准,按照自己所长来选择空缺职位):
核心能力
·注意细节(包括风格、语法、标点、语言、措辞等等)
·准确;愿意且有能力进行事实核查
·尊重编辑流程,工作灵活高效
·通晓所有平台上的特排字体,包括社交网站
·能够发现新闻
·能够在构思的早期与记者商讨关于新闻的最佳“声音”是什么
·能够引导记者,与记者顺利合作
·能够与所有同事沟通合作
专业能力
·特定主题的专家
·掌握多门外语
·其它独特技巧或经验
·有策划能力/规划能力/远见
·能够把新闻或故事线索概念化
·能够有效有建设性地与记者进行报道题材的透彻详解
·始终能根据新闻找准报道重点,并能及时调整
·对新模式发展变化的适应能力
判断力
·过硬的新闻判断能力,包括推进大新闻报道的能力和意愿,避免新闻增量
·能够判断不该报道什么内容,并有能力和意愿执行
·能够判断应该提出什么问题,以及是否继续追线索,能确定在任何时间段内可以解决的问题
·完全了解并服从《纽约时报》的报道标准、道德和政策
·能够在截稿期限内完成工作
·能够在最少监督的情况下独立完成工作
技术能力
·理解我们的现有体系(比如对内容发布系统 Scoop 的了解),并能进行有效使用
·愿意且能够学习、试验和使用新科技
·倡导发展新科技
在所有应聘者的面试结束后,我们会审核所有资料,招聘委员会向有职位空缺的各部门负责人推荐出适合第二轮面试的人选。在这轮面试结束后,委员会就会根据结果发出 offer。我们希望招聘过程在 7 月 15 日之前能够结束。
如果你有什么问题,请联系苏珊-韦斯林或我本人。
夏洛特
参考文章:http://www.poynter.org/2017/heres-how-the-new-york-times-will-pick-the-editors-on-its-new-copy-desk/462223/
New York Times copy editors were just told how to (try to) keep their jobs
本文由网易新闻学院外言社独家编辑,kewell翻译,倪惠责编。
网易新闻学院
近期好文荐读:
京外大学生媒体实习记:租房是一种必经的“磨难”
毛坦厂中学万人送考 | "亚洲最大高考工厂"4天3夜全记录
2017毕业季 | 扎克伯格、李开复、奥普拉……这些大咖在毕业典礼上说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