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小木虫
小木虫,学术科研第一站。始创于2001年。面向高校科研群体、企业研发人群,致力于为中国科研提供免费动力,已经成为国内最有人气的专业学术科研第一站!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小木虫

在职博士的经验与教训:注意这5点,读博就能顺风顺水

小木虫  · 公众号  · 科研  · 2020-03-05 08: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作为大龄在职博士的过来人,在这里分享一下我考博和读博期间的一些经验和教训,希望对大家有用。


0 1

考博动机



本人硕士毕业在研究所工作了8年,确实看不到希望。所以计划考博,联系浙大长期跟我们单位合作的老师,于2013年和2014年两次考浙大,都死在英语上了。


2014年10月份,才折回来考我硕导的博士,英语刚好压着线,其他倒还好。


0 2

关于读博



本人2015年3月底入学的在职春博,到2019年12月初顺利通过正式答辩,总共4年8个月。其实,如果不是工作比较多,毕业时间应该还可以提前一点。


在职读博的要点:


1.选导师


导师人品要好。比如我导师,从来不拿项目和论文卡学生不让毕业,只要满足院里要求就可以毕业。


他只让硕士干项目,博士就只做研究写论文毕业,从来不需要干项目。如果跟着人品不好的导师,毕业遥遥无期,关键是心累。


联系好导师,一定要去面谈,一定要跟师兄,师姐们详细聊,请他们吃个饭,喝个酒,没什么消息打探不到的。


最关键要了解原来的师兄师姐们能否按时毕业。如果在校的都延期毕业,那等待我们在职博士的结局基本上不会比这更好。


2.课题问题


自己单位最好有相关的课题来支撑你的博士论文,要不就由你导师提供,否则毕业太难了。


前几天,我在院里见到了一个2010级的在职博士,刚通过预答辩。


我因为在单位做博士论文,导师也跟我不是一个方向,所以他也指导不了,在单位也没人指导,读博其实也是比较困难的。


我的运气比较好,2016年初从学校上完基础课回到单位,刚好碰到一个已交付两年的项目出现批量事故。


这种擦屁股的事情没人敢接的,做好了那是你应该做的,做不好说明你没水平。


我是硬着头皮给别人擦屁股,把工程当做研究来做,屁股擦完了,总结出来的论文也还过得去。


3.学校问题


现在985的名额基本上被直博的占领了,每年公开向外校招聘的名额很少,所以联系导师要早,动作要快,当然通过你的关系能联系上合适的导师那是最好。


4.研究规划问题


如果导师或者单位有课题,规划做好了,我认为3-4年之间是可以毕业的。


我当时就是试验规划做得不好,现在来看,如果做得好,成果肯定多很多,浪费了很多资源,可惜了。一般情况,博一看文献,定方向。


如果方向定得早,博一下学期开始做试验,博二开始投sci论文,总的三篇sci论文应该可以支持整个大论文了。所以博二,博三把sci论文搞定,博四就整大论文。


5.资源的合理利用


在职博士一定要学会合理地利用你的资源。工作了这么多年,你总有些资源和人脉,有些人或多或少会帮助你,或者你帮助过的人也会帮你,学会帮助别人,多加强合作与交流,多向别人请教,永远记住合作共赢的道理。


在读博期间,我受到很多老师,以前合作单位的朋友们,甚至从未谋面的朋友的帮助,所以论文做起来相对就比较顺利。



本文来自于wukongwang,转载请注明出处。

点击阅读原文,参与话题讨论。



“小木虫(ID:emuchnet)”是小木虫官方微信公众号。始创于2001年。面向高校科研群体、企业研发人群,致力于为中国科研提供免费动力,已经成为国内领先的专业学术科研交流平台!欢迎关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