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云南新闻网
云南新闻网是由中新社云南分社管理和维护的新闻公众号,凭借中国新闻社及中新社云南分社的新闻资源,以快捷丰富的内容、简洁明快的风格,在新媒体领域全面展示云南。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掌上春城  ·  突发讣告!年仅48岁 ·  20 小时前  
云南新闻网  ·  【行摄云南】昆明:郁金香花开迎客来 ·  昨天  
918云南交通台  ·  3岁,100亿! ·  昨天  
918云南交通台  ·  刚刚证实!女星大S离世,年仅48岁 ·  3 天前  
春城晚报  ·  明天22时10分!昆明正式进入……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云南新闻网

迪庆:筑牢产业之基 增进民生福祉

云南新闻网  · 公众号  · 云南  · 2024-12-04 18:07

主要观点总结

迪庆藏族自治州通过推进“三大经济”发展,包括文化旅游、高原特色农业等,以产业发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农民持续增收。其通过巩固原有产业,如中药材种植,带动农民致富;壮大旅游产业,提高游客量,带动当地就业;发展特色产业,如自热米饭等,宣传地方美食并带动经济发展。这些举措提升了迪庆的自然美、人心美、民生美,彰显了“世界的香格里拉”的独特魅力。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推进“三大经济”发展

包括文化旅游、高原特色农业等,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农民持续增收

关键观点2: 巩固原有产业

如中药材种植,通过创建公司和建立购销网络,带动农民致富

关键观点3: 壮大旅游产业

通过开发无底湖景区,提高游客量,带动当地就业,同时注重生态保护

关键观点4: 发展特色产业

如自热米饭等特色产品,带动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宣传地方美食


正文


近年来,迪庆藏族自治州一体推进“三大经济”,大力发展文化旅游、高原特色农业等产业,以产业发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农民持续增收,展示迪庆自然美、人心美、民生美,彰显了 世界的香格里拉”的独特魅力。



巩固原有产业

初冬,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塔城镇其宗村种植的各类中药材已经进入了成熟的季节,该村创业致富带头人余文光在忙碌的同时也收获着喜悦。

“我们这里资源丰富,山里各种野生药材都有,而且品质高,很受药材收购商的青睐。”余文光说,几年前,他瞅准在当地种植中药材的前景,创建了中药材公司,从事滇重楼、滇黄精、三叉白芨等高附加值中药材种植育苗,产业化种植推广,农产品收购、加工、销售等业务,并建立起了稳定的购销网络。在政府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2023年,公司农特产品销售收入达833.6万元,固定资产达538万元,年产值达1100万元。

近年来,迪庆州加快提升中药材标准化、适度规模化种植水平,全州种植中药材超过12.58万亩,年产值8.43亿元,带动4.6万户群众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其宗村组织群众,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通过资金入股分红、土地流转、订单农业等方式提升农民的积极性。余文光的公司就是带动村民增收的佼佼者,截至目前,公司中药材种植基地规模达350亩,带动农户务工超过1万人次,直接带动220户农户增收。

“我们不仅做中药材,像松茸、牦牛肉、花椒之类的农特产品我们都有涉及。”余文光指了指忙着对中药材进行粗加工的工人们,“我希望能把这些产业做得越来越好,让其宗村甚至周边村子的群众都过上好日子。”在余文光公司务工的村民和志祥一边熟练地拨弄着正在晾干的冰球子一边说:“在这里上班,就不用外出务工了。闲暇时也可以照顾家里,收入也不错,很方便。”


壮大旅游产业

在弯弯曲曲的山路尽头,一汪湖水倒映出附近的翠绿森林和远方的洁白雪山。 这里就是香格里拉市新晋网红打卡点——格咱乡浪都村无底湖。

“我们这里交通方便,香稻公路就在旁边,离稻城亚丁景区很近。”无底湖景区负责人袁志明介绍,通过前期的宣传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浪都村依托集体经济开发无底湖景区,今年游客量大幅攀升,截至今年10月,游客量已从2021年的三四千人上升至12万人。

浪都村只有50多户人家,目前,无底湖景区从中聘用了固定员工30余人、临时工20多人。22岁的边层家住浪都村,他也是无底湖景区的第一个大学生员工。“在这里工作离家近、能学到很多东西,还能为家乡做贡献。”边层笑着说。

由于无底湖海拔3800多米,生态脆弱。“经过测算,无底湖每日的游客量不能超过1500人次。”袁志明说,对此,无底湖景区专门修了环湖栈道,尽可能地规范游客们的观光路线;仅保留景区内原有的木质建筑,严禁在景区内部修建新的、现代化的民宿;在旅游旺季时,控制游客数量。

迪庆州坚持以旅带农、以旅哺农,把文旅产业培育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支柱产业、民生产业。今年1至8月,全州累计接待游客1916.9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238.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09%、41.72%。全州直接从事文旅产业人员达3.4万人,从事文旅相关产业人员达13.4万人,超过三分之一的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就地就近就业。

“我们不想做急功近利的事情,我们希望无底湖能细水长流、长期发展,在保护好生态的同时,稳定地提高村民们的收入,让乡亲们都过上好日子。”袁志明说。


发展特色产业

走进维西特色农业扶贫开发有限公司的车间办公室,一股浓浓的饭香味迎面扑来,桌上放着热气腾腾的自热米饭,米饭颗粒分明、鸡块入味多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