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冰求鲤这样的神话,就出现在此历史背景之下,与这个故事类似的还有一个“哭竹生笋”的传说,讲的是三国时一年冬天,孟宗的老母想吃竹笋,孟宗跑到竹林哭泣,孝感天地,平地生出竹笋。
统治者以孝廉举官,自然有其政治考量,儒家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纲常之道中,君臣与父子之间有一条显明的逻辑,君犹父也,那么有孝子则必有忠臣,统治者选拔忠臣,从孝子中选拔则最为方便不过了,这就是为何要以孝治天下。
但这样选出来的忠臣有几分靠谱,恐怕未必。
就拿我们这位卧冰求鲤的王祥来说,这位孝子本来是曹魏重臣,在司马昭杀害曹髦之后,虽为旧主痛哭,但司马昭封给他的官职,却是全盘笑纳。司马昭后来篡位为王,王祥虽假意不拜,自矜名节,但司马昭封他为太保,他也安然受之。用吕思勉先生的话评价他,这样选出来的官员,“非乡原之徒,则苟合之士”。
一个处处强调道德的社会,处处强调传统的社会,却道德沦丧,这真是莫大的笑话。
这就是德治的根本问题,道德作为KPI是没办法量化的,一个没有办法量化的KPI就给了掌握社会资源的人无数的操作空间。
有一人名叫许武,他被举为孝廉以后,虑及两个弟弟声名未显,他想了一个办法,在他父母死后分家产时,把家产分为三份,故意“自取肥田广宅,奴婢强者,”而“二弟 所得,并悉劣少。”成全两位弟弟“让田”的名声,结果乡里人一看,这两个弟弟品行高,孝悌,“乡人皆称弟克让而鄙武贪婪”,这样的人应该推举为官。他的弟弟许晏、许普很快就“并得选举”,都当了官。
然后这个许武,又把宗族召集到一起,“我当初忧虑两位弟弟没有荣禄,所以分家产的时候拿了大份,现在我置办的家业三倍于父母的遗产,我一点不要,全给两个弟弟。”这下郡中舆论哗然,这哥哥品行高,就举荐到中央去了。
这个许武不费吹灰之力,三兄弟都有高官厚禄,可谓是玩弄这种游戏规则的高手,在他的手掌心里,道德只是一个工具。许武尚且能钻空子,更不必说还有很多家族互相攀附,把持政治资源玩弄规则了。
东汉的社会上一度流传这样的民谣,“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当时的人们,“以黠逆应至孝,以贪饕应廉吏”,也是所在多有。
晋代这个高度强调孝道的朝代,也是一个短命王朝。圣朝既以孝治天下,只恐高第良将,怯懦如鸡,至孝廉洁之士,举家南渡。荆棘铜驼,殷鉴不远,可不慎欤?
“二十四孝”是封建宗法社会的产物,旨在树立君父的绝对权威,维护宗法制社会的伦理秩序,这与现代社会培养具有独立自主精神,健全人格的公民的目标完全背道而驰,这样的神话鬼话,还是早点破产的好。
在今天,却忽然又要让孩子从小阅读《二十四孝》,只能说是缘木求鱼。现代家庭中应该看重的不该是孝道,而是亲情,毕竟我们需要的不是被统治的工具,而是一个健全独立的人。
END .
今天在微信后台回复“统治”
送你一个小贴士
▼
长按二维码关注霍老爷的小木屋
给你一个大盗贼的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