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公众号“玉渊谭天”。文章仅供读者参考,不代表民智国际研究院立场。
菲律宾在南海,又有小动作
:
3月5日,菲律宾违背自身承诺,刻意派出2艘海警船、2艘运补船擅闯中国南沙群岛仁爱礁邻近海域,向其非法“坐滩”军舰运送物资。期间,一艘菲海警船无视中方一再警告,故意冲撞中方正常执法的海警船。而菲此次行动的随行人员中,藏着一名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记者。
第二天,CNN不仅发布了一段画面,称记者目睹了中国与菲律宾的“大规模对抗”,还刊发了一篇这名记者的特稿,描述自己面对中国的包围,在“寡不敌众”的菲律宾船上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相关报道在境外社交媒体上很快就收获了多次转发,谭主借助相关检测算法发现,转发中,有62个疑似为社交机器人的账号。
很明显,这是一场
精心策划
的炒作行动。
从最初表态称中国“欺负”自己,到开始发布一些精心剪辑的画面,再到邀请“外援”CNN上船,甚至还动用了社交机器人,菲律宾的“卖惨”手段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娴熟。
这背后,又藏着什么样的心思呢?
去年开始,菲律宾频繁在南海搅局,并炒作中国在利用军事优势“欺凌”菲律宾。
这其中,菲律宾海岸警卫队准将
杰伊·塔里埃拉
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杰伊·塔里埃拉是在2005年加入菲律宾海岸警卫队的,2022年底,他晋升为准将,成为菲律宾军警史上最年轻的将级军官。
谭主翻看了杰伊·塔里埃拉此前的言论发现,
“预算”
是他频繁提及的关键词:
|
|
2019年,杰伊·塔里埃拉在自己的文章中写到,国家预算
限制
了菲律宾海岸警卫队的现代化;
|
|
2020年,杰伊·塔里埃拉表示,菲律宾的军费一直偏向于陆军,而菲律宾海军面临着和陆军的资源竞争,如果不对海军进行扶持,那它永远无法独立成长为一支强大的力量;
|
|
2023 年,杰伊·塔里埃拉表示,由于我们的
预算微不足道
,
装备也急需升级,所以很多民众质疑我们维护国家主权的能力,尽管这令人沮丧,但这并不动摇我们履行自己的职责。
杰伊·塔里埃拉连续多年的发声终于得到了回报,根据最新披露,菲律宾不仅大幅增加了海岸警卫队的军费,还拟在2024年为海岸警卫队新招募4000人,在未来10年内将海岸警卫队扩员到11万人。
要知道,菲律宾现役总兵力,也就这个人数。
杰伊·塔里
埃拉
把中国,视为了
“哭穷”
的密码。
去年,新官上任的杰伊·塔里埃拉多次表示,菲律宾民众对于海岸警卫队的关注不够。为了增加曝光度,菲海岸警卫队开始策划一些
博人眼球
的事件。
去年12月的一件事,就是典型案例。
去年12月10日,菲方派出船只擅自闯入中国南沙群岛仁爱礁邻近海域,企图向仁爱礁非法“坐滩”军舰运送建筑物资。当时,中国海警依法对菲搭载建筑物资的船只采取管制措施,对菲运送生活必要物资的船只,秉持着人道主义的原则,我们作出临时性特殊安排。
而菲武装部队的总参谋长,就藏在这条运送生活物资的船上。在混上非法“坐滩”军舰后,这位总参谋长拍了一张照片,而菲律宾媒体对这张图进行了大肆炒作,称总参谋长“视察”了自己的部队。
偷鸡摸狗的操作被炫耀式炒作,结果,只能是被嘲讽。
事实上,在上任之后,杰伊·塔里埃拉也意识到,这种炫耀式的炒作并不适合菲律宾,
相反,“卖惨”才是更适合自己的操作——毕竟,中菲之间确实存在客观上的
差距
。
于是,怎么能讲好中国“欺负”菲律宾的故事,成了杰伊·塔里埃拉的首要职责。
为此,菲律宾海岸警卫队弄来了无人机,在水下,也有菲律宾海岸警卫队潜水员拿着摄像机进行拍摄。
有了新装备,菲律宾加大了非法闯入我南沙群岛仁爱礁邻近海域的频次,而中国海警一直依法依规实施管制措施,为了能够拍摄到更多“素材”,菲律宾开始
主动挑衅
,甚至故意冲撞我海警舰艇。
菲律宾在南海搅局,也引发了美国媒体的关注——自新一届菲律宾政府上台到去年年底,美媒对菲律宾在南海搅局的报道,几乎是往年的2倍。
而杰伊·塔里埃拉也适时出来表态,希望得到更多
国际记者
的支持。他表示,未来,让媒体参与行动将会是菲律宾海岸警卫队工作的一部分,这样能让记者们“亲眼看到”并“证明”中国对菲律宾做了什么。
于是,就有了开头CNN记者上船的那一幕,这是菲律宾海岸警卫队几十年来首次允许外国记者登船。
这名CNN记者,叫做
伊万·沃森
。伊万·沃森的履历,十分“光鲜”:
|
|
“阿拉伯之春”时,他在埃及控诉当地政府禁止记者报道抗议活动;
|
|
在土耳其时,他被土耳其官方称为“特工”;
|
|
2014年,他被调往中国香港,在报道香港非法“占中”案,他表示支持那些被抓捕的“活动人士”。
请这样一位记者来南海做报道,杰伊·塔里埃拉的心思,显而易见。
谭主翻看了伊万·沃森关于这次上船的报道,确实很“专业”——他描摹了菲律宾海岸警卫队在面对中国海警时的紧张气氛,也提到了菲律宾海岸警卫队条件的艰苦,但却不愿承认
,菲律宾海岸警卫队的船无视中方
一再警告,故意冲撞中方海警船。
讽刺的是,伊万·沃森曾在接受采访时,说过一段告诫年轻记者的话:
不要偷工减料,不要撒谎
,不要玩弄名言——你所拥有的只是你的声誉。一旦你被发现编造或夸大某事,从那时起,你就会做一个编造故事的人。不要在职业生涯的早期伤害自己。
这篇报道中,谭主还看到一个眼熟的名字——雷·鲍威尔。谭主在之前曾提到过,雷·鲍威尔几乎是美国媒体报道南海时,出现频率最高的人物
之一,其所领导的斯坦福大学“妙手计划”,专门在南海问题上,配合菲律宾营造“受害者”形象,成为美国媒体的观点源。
CNN的报道发布后,事件也引发了菲律宾本地媒体的转发和讨论,其中就包括Rappler、Vera Files、菲律宾事实调查中心等以“独立事实核查”为名的媒体机构。
但有调查发现,这些号称“独立”的媒体背后,有美国基金会和中央情报局的资金支持,而这完全违反了禁止外国控制或拥有菲律宾媒体的宪法条款。
以Rappler为例,菲律宾证券交易委员会发现,Rappler接受美国慈善投资公司奥米迪亚网络 (Omidyar Network) 的资助。
Vera Files的创始人则是一家美国非营利性组织波因特“国际事实核查组织”公开的董事会成员。
而不论是奥米迪亚网络,还是波因特“国际事实核查组织”,都跟一个美国国务院的下设机构全球接触中心(GEC)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从美国联邦政府补助金流向的官方网站上可以查到,研究中国在菲律宾的活动,正是全球接触中心款项支持的项目之一。
能够调动这样的资源配合自己的
“卖惨”叙事,是
杰伊·塔里埃拉的人脉,还是能力呢?
事实上,在这方面,菲律宾国内关于杰伊·塔里埃拉的
负面讨论
不绝于耳。
有人称他故意制造同中国的摩擦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