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国土空间规划
中国国土空间规划理论研究、实践总结、技术交流、方法借鉴、成果展示、信息分享的重要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疆949交通广播  ·  新疆首批!这三地率先入选→ ·  20 小时前  
新疆949交通广播  ·  最新!这些名称不再使用→ ·  2 天前  
新疆949交通广播  ·  《哪吒2》,破130亿! ·  2 天前  
新疆949交通广播  ·  乌鲁木齐:今年计划新增高中学位2000个!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国土空间规划

四高校“高质量的国土空间治理”暑期工作坊成功举办

中国国土空间规划  · 公众号  ·  · 2024-07-16 17:24

正文

本文字数: 4900字

阅读时间: 约10分钟


近日,由北京大学、香港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共同举办的“高质量的国土空间治理”暑期工作坊圆满落幕。从2024年6月23日港大师生抵京,至7月2日返港,来自四所高校的23名本科生、7名研究生和8名博士生,共计50余名师生和专家参与了此次为期10天的暑期工作坊。

工作坊期间,师生们在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规院)的倾力支持下,了解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实地考察北京通州区,深入探讨包括城乡融合、乡村振兴、产业转型等方面的国土空间治理议题。学生们分成六个小组,在四校教师和北规院、北大国土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专家的指导下提出了富有创意的解决方案,并在闭幕式上进行了精彩的汇报展示。整个工作坊安排紧凑,收获丰硕,为培养国土空间规划的新锐力量做出了新的大胆尝试。




Day 1/Mon

6月24日 | 启动仪式

6月24日下午,四校师生和北规院领导们齐聚于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大城环学院)举办了 “高质量的国土空间治理” 暑期工作坊的开幕式。北大城环学院院长贺灿飞教授、副院长曹广忠教授、城市与区域规划系系主任林坚教授等老师,以及北规院石晓东院长、北大国土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吴昊天副总规划师等多位设计院领导参与了本次启动仪式。林坚教授首先代表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表达了对于参加或协助本次工作坊的人员的感谢与欢迎。随后,贺灿飞教授与石晓东院长分别表达了对于本次多校联合工作坊的期待与祝福。香港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及设计系的孟令坤博士作为港大代表表达了对北大城环学院以及北规院组织工作坊的感谢。最后,北规院城市副中心规划所主任工程师屈永超就通州副中心的非建设空间的规划设计与建设现状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与解释,并与同学们针对关于可持续的农林地转换政策进行了讨论。高效、热烈的启动仪式迅速点燃了同学们学习交流的热情,也为接下来的实践调研工作进行了充分的铺垫与准备。

▲ 暑期工作坊开幕式合影

▲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主任林坚教授开幕式致辞

▲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院长贺灿飞教授开幕式致辞

▲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石晓东开幕式致辞

▲ 香港大学城市规划及设计系博士生代表孟令坤发言

▲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副中心规划所主任工程师屈永超做讲座

▲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戴林琳副教授介绍集体考察安排





Day 2/Tue

6月25日 | 集体考察 I

集体考察的第一天,在北规院首都规划所副所长王亮的精心安排下,师生们由北规院孙源规划师引导和陪同,先后参观了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展览馆,行政办公区,通州区三大建筑,张家湾设计小镇和大运河公园,对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规划建设有了全面的了解,更让大家看到了城市发展的前景和潜力。

在规划展览馆,师生们通过精心制作的沙盘模型,直观感受了北京市通州区的整体规划布局。北规院代表简明扼要地讲解了通州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及其在北京市整体规划中的独特地位。展馆周围的行政办公区作为城市副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未来北京市政府部门的主要办公职能。随后,师生来到户外对通州三大建筑进行实地考察,包括北京城市图书馆、大运河博物馆和北京艺术中心。在张家湾设计小镇的北京未来设计园区,师生们了解到园区改造的四大特点:绿色环保技术的应用、科技感十足的设计理念、传承老工业风格的车间样貌,以及创新的工程总承包(EPC)模式。改造后的园区不仅保留了原有的工业特色,还通过现代技术赋予其新的生命力。晚风习习,“一枝塔影认通州”,师生们远眺燃灯塔,驻足千年运河北首之胜景,感受这座古城经久不衰的文化魅力和充满活力的夜生活。

▲ 师生们参观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展览馆

▲ 北京城市图书馆合影




Day 3/Wed

6月26日 | 集体考察 II

集体考察的第二天围绕本次工作坊涉及的三个重点区域(宋庄镇小堡村、前后榆村和张家湾东六村)由北向南展开。师生们在北规院孙源规划师的带领下依次走访了宋庄镇的非建设空间,尤其是毗邻燕郊在建的潮白艺术运动园,小堡画家村,前后榆村组团,张家湾东六村和于家务国际种业园区。

在宋庄镇,师生们就潮白河沿岸的非建设空间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北大林坚教授强调了城市调研过程中信息收集和野外记录的重要性,并在之后的调研途中与北大宋峰副教授就沿河两侧的城乡形态差异与同学们“就地杏坛”,分享了城市边界非均质贴边发展的案例。随后师生们一起前往小堡画家村,参观了中国宋庄艺术市集,并深入探讨了自发性产业集聚导致的小产权住房问题。当天下午,师生们先后考察了前后榆村庄组团、张家湾东六村以及于家务国际种业园区,并讨论了村庄保留拆迁问题,以及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对村庄发展的影响。北大吴必虎教授在访谈当地村民的过程中提出了发展民宿和露营等创新业态以帮助村集体升级产业实现营收的建议。本日调研活动内容充实,增进了四校学生们对国土空间治理和区域发展的理解,并为接下来的分组调研提供了思路。

▲ 宋庄镇小堡村合影

▲ 走访调研前榆村

▲ 张家湾镇东六村“就地杏坛”

▲ 寻访耕地、考察沿路探讨




Day 4-5/Thu-Fri

6月27-28日 | 小组考察



宋庄镇小堡村





北京师范大学张萌萌助理教授带领两个小组包括11位来自北大、港大和北师大的学生实地考察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知名画家村——宋庄镇小堡村。师生们走访了宋庄艺术区党群服务站、小堡村村委会和商品房售楼部,采访了小堡文化广场、工厂区、艺术集市等区域内的不同持份者,包括艺术家、艺术经营者、本地村民等。老师和同学们就如何建立艺术家与村委会和镇政府之间可持续的共生模式,以及如何应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多重压力展开了深入讨论。

▲ 小堡村文化广场合影



前后榆村组团





在北大吴必虎教授和楚建群副教授的带领下,两组共计17位北大、人大和港大学生对后榆村和森林公园进行了深度走访,了解了乡村经济的发展构成,村民生活诉求及其旅游发展期望,也对森林公园的生态环境、休闲氛围和景村融合程度有了更加深刻的体验。走访结束后,师生开展了丰富热烈的讨论,确定了村庄融合森林公园发展的创新思路,尝试围绕人与植物的互动关系演变进行研究策略的制定。

▲ 师生畅谈乡村旅游规划



张家湾东六村





北大宋峰副教授带领两个小组包括7名北大本科生和3名港大博士生考察了张家湾东六村中的定福庄村,贾各庄村,姚辛庄村,以及烧酒巷村。通过走访当地村民以及村委会成员,考察各村的集体经济以及人居环境现状,深入了解了乡村的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相关挑战。学生们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积极主动地与当地村民沟通,敏锐地抓住了不同村落的异同点,引发了关于人地关系和规划职责的深刻思考。

▲ 与烧酒巷村干部交流




Day 6-7/Sat-Sun

6月29-30日 | 小组讨论与合作




Day 8/Mon

7月1日 | 成果汇报及闭幕式

当天下午,来自四所高校和北规院的10位老师和专家,包括北大城环学院的林坚教授、戴林琳副教授、楚建群副教授、吴龙峰研究员和刘涛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的黄大全教授和张萌萌助理教授,香港大学的杨天人助理教授,北规院城市副中心规划所副所长崔吉浩和北大国土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吴昊天,以及近40名学生参与了本次工作坊的成果汇报和闭幕式。针对通州区的三个重点区域,六个小组依次汇报,并就老师和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展开讨论。



张家湾东六村





第1组 - 张家湾东六村人居环境调研

该组详细介绍了东六村的地理位置和规划发展背景,集体经济和人居环境现状,阐述了耕地转变为绿地、企业腾退后的村庄经济以及各村庄产业发展水平和基础建设水平的不平衡问题。通过问卷调研,该组详细描述了各村的发展情况,并得出结论:村庄建设存在割裂性,人的作用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尤为重要。

▲ 第一组汇报

第2组 - 张家湾东六村集体经济现状调查

该组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政策背景,研究了东六村的发展路径机制,包括减量途径。该组关注减量部署是否能够满足发展需求,以及村民在土地整治中是否具备主观能动性。此外,该组详细研究了产业转型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加强农民权益保障和提升农民就业水平的未来发展策略。

▲ 第二组汇报

崔吉浩副所长和吴昊天副总规划师对两组调研成果展示进行点评。他们肯定了同学们在问题发现和思考逻辑方面的能力,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如“使用切面性视角研究问题”和“总结可以更加凝练”。

▲ 北规院城市副中心规划所副所长崔吉浩、北大国土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吴昊天点评



宋庄镇小堡村





第3组 - 宋庄小堡村集体土地产权问题剖析与解决路径

该组详细介绍了小堡村的地理位置、发展背景、土地利用和空间结构,通过追溯小堡村的土地产权问题,揭示了规划机制和土地引发的矛盾以及规划实施难以落地的问题。该组总结性地提出小堡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土地产权问题之间的因果关系。最后,该组引用了一些相关参考案例,为小堡村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崭新策略。

▲ 第三组汇报

第4组 - 小堡村治理困境与共生机制研究

该组重点介绍了小堡村的空间演进过程,并详细调研了政府、艺术家、村民和第三方等不同视角下的治理困境。该组分析了空间主题过滤、土地功能置换等现象,并提出了小堡村多元主体共生机制的建设性方案。针对不同区域,该组提出了一些具体规划策略:如在南区推行宅基地使用权市场化流转,在中区和北区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并推动艺术生态建设。

▲ 第四组汇报

张萌萌助理教授、黄大全教授对两组的调研成果进行点评。他们认为两组在调研方法和数据分析方面做得很好,并对问题的深度挖掘表示赞赏。并鼓励同学们在总结时更加凝练,以便更好地传达研究成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新疆949交通广播  ·  新疆首批!这三地率先入选→
20 小时前
新疆949交通广播  ·  最新!这些名称不再使用→
2 天前
新疆949交通广播  ·  《哪吒2》,破130亿!
2 天前
新疆949交通广播  ·  乌鲁木齐:今年计划新增高中学位2000个!
3 天前
亿邦动力  ·  一个店长,月薪1万
8 年前
读万卷书聚正能量  ·  人生,就是一边拥有,一边失去
7 年前
方舟子  ·  我们为什么会“中暑”?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