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下午,世界羽联发对于医疗团队在未经裁判允许的情况下不得入场的规则被外界强烈谴责。印尼羽协向世界羽联提交书面申请,请求修订规则,从而让运动员能够第一时间得到救治。
张志杰倒下之后,中国队教练第一时间冲入赛场,但是当值主裁不允许他进一步了解运动员情况,而是等待组委会医疗团队入场。从转播镜头可见,医疗团队并未携带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也未对他施行心肺复苏术(CPR)等急救措施。
尽管亚洲羽联和印尼羽协强调他在不到两分钟的时间内就被救护车送往医院。但是他被送至的第一间医院的车程有10分钟,如果医护人员并未在送院途中进行相关抢救,黄金4分钟就这样流走。
印尼羽毛球协会联合当地医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就张志杰离世进行情况说明。他被送抵医院之后已经没有自主呼吸和脉搏,医院随即对他进行3个小时的心脏按压复苏,至当地时间20时50分被确认死亡。
中国羽毛球协会并没有放弃,把张志杰转送另外一家医院继续抢救,进行了1.5小时的心脏复苏之后,于23时20分宣告死亡。目前,运动员遗体仍在医院,等待他的家人从中国赶来。
不少专业人士根据张志杰倒下的比赛视频判断,他较大可能为心源性猝死。
赛程紧密频率高
过去近20年来,关于羽毛球赛制和赛程的吐槽声,几乎就伴随着世界羽联体系下国际赛事的开展。具体到两个点:当前21分赛制,对于运动员的体能要求太高;世界羽联的赛事安排太过密集,且有严苛的积分政策绑定,这些都导致运动员的伤病风险进一步扩大。
世界羽联现行的羽毛球比赛三局两胜每局21分赛制,是经过多次改革后的结果,然而越改越不合理。
仅拿今年1月的赛程来看就极为不合理:马来西亚公开赛、印度公开赛和印尼大师赛的比赛日期非常紧密运动员的行程安排不仅花费时间和金钱,而且非常不利于运动员的状态调整。张志杰本人在6月29日、6月30日曾两度出战男子单打项目。
曾经的中国羽毛球公开赛总是遭遇“退赛潮”侵袭,就是因为密集的赛程导致选手出现伤病。2010年,李宗伟、盖德、拉斯姆森等世界羽坛“大腕”纷纷缺席中羽赛,“超级丹”也在坚持了两轮后选择弃赛。
“辛辛苦苦办一届比赛,却因为高水平球员的疲劳而无法达到理想效果,这对所有参与者来说都很可惜。”退赛前,林丹曾经无奈感慨——林丹曾一个赛季总共打了六项赛事,不到五个月飞了将近六万公里。
林丹的宿敌,马来西亚名将李宗伟也曾在2018年吐槽羽联的“魔鬼赛程”,“希望与世界羽联讨论一下,因为哪怕是自己被罚款,也无法按照世界羽联的规定一年内如此高频率地参赛。”
裁判长不允许不得进场
“当时哪怕队医和教练员冲进去压两下也是好的,但规定在那里……”上海羽毛球队总教练金晨在谈到张志杰的离世痛惜不已。事实上,世界羽联《羽毛球竞赛规则》(以下简称《规则》)这两天也成为了网友们众矢之的。
7月1日,印尼羽协向国际羽联提交书面申请,请求国际羽联修订医疗团队在未经裁判允许的情况下不得入场的规则,从而让运动员在第一时间得到救治。据了解,现行的《规则》中规定只有裁判长有权决定是否允许医疗团队进场。
基于此,外界普遍呼吁世界羽联“裁判长不允许不得进场”这项规则应该修改,各支参赛队伍的医疗团队何时能进场,不该一刀切。新华社2日发表评论提到,体育的前提是规则,但无论规则如何制定、裁判如何执裁,生命至上都应该是赛场的最高规则。
广大羽毛球爱好者以及网友希望,这起悲剧能够引发更多人对选手们健康的关注,进而推动世界羽联修订竞赛规则和完善赛程赛制,让运动员能够在更安全、更有生命保障的条件下进行比赛,同时延长运动员的职业生涯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