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本轮市值管理和并购重组的主体是国央企,而国央企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严格要求,使得其不会以溢价收购被投机资金大幅推高估值的中小市值企业,因此,市场资金很难复制14-15年“炒小,炒新,炒预期”的策略,因此,活跃资金主导中小市值尽管在上涨阶段弹性最强,但最终会由于缺乏产业资本接力与金融强监管的大背景下,波动率显著放大,需要投资者做波段操作进行应对,拉长周期看,普通投资者整体很难在这种高波动中赚取绝对收益。
这种国央企红利指数与中小市值,在长期绝对收益与短期相对收益的矛盾,也使得资金很难形成以往的单一“抱团主线”,这是我们强调,尽管2025年指数底部提升,但投资者赚钱难度并不低于2024年的重要原因。
就国央企的细分投资机会而言,我们在继续看好,以电信运营商、电力等公用事业为代表的红利板块的同时,结合化债、注入资本金等“防风险”和国家安全相关的“两重”为主要发力方向的财政政策,我们建议,2025年可重点关注如下低估细分的估值修复机会:
1)商业银行:受益于特别国债增加资本金注入后当前PB显著小于1且不少分红率依然大于5%,其估值修复逻辑或类似23年7月底政治局会议后,市场预期城投债得到中央政府信用背书后,城投债利率无差别的从8%以上下降至3%以下;
2)建筑:建筑当前PB显著小于1,蕴含了市场对于建筑企业政府应收账款占比较高进而影响其永续经营的悲观预期,化债作为未来三年财政政策最重要支出下,建筑类企业现金流与资产负债表或显著改善,这其中尤其和“两重”重点支出相结合的细分,如:西部基建(“两重”项目的重点—国家战略腹地建设与产业链转移),粮食仓储与安全(“两重”项目的重点—完善国家储备体系)
猜想十:“铁与火之歌”:2025年行业配置的两大主线
特朗普2.0带来的全球地缘动荡加剧,及其所引发的全球军备与制造业扩张周期、全球“硬科技”创新周期与国家政策中期在立足安全的基础上,以防风险为主的政策导向,即:“铁与火之歌”构成了2025年资本市场资产配置的两大主线。
一方面,所谓“铁”,即是与化债防风险相关的国央企龙头,包括:公用事业等稳健的红利类资产及建筑、计算机等应收账款占比较高的行业龙头、中上游资源品龙头估值与底部或将不断抬升,以及与国家安全相关的核心军工、科技、关键零部件、关键资源品国产替代,以及主题方面,国家战略腹地建设相关的西部基建主题等。这些将是地缘强动荡下政策的“刚性”发力方向与投资组合中应对高波动的“铸石”。
另一方面,特朗普2.0下的动荡将带来了三大全球产业变革的“火焰”,也是投资组合中的“进攻之火”:
1)地缘动荡加剧下, “全球军备与制造业扩张周期”之 “火”,包括:无人机、弹药等“军备易耗品”合意库存显著增加,有色、工程机械、电力设备等出口链细分即便有额外关税,也将保持较高的景气,黄金也或将迎来大级别趋势
2)大国竞争加剧之下,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创新之火”:参考四次科技革命均诞生于大国竞争的历史,以及马斯克在美国新政府的关键性作用,预计25年起全球“硬科技”革命将进一步拉开帷幕,关注:AI在无人机、机器人、军工等方面的应用;星链、火星探索等航空航天;核电产业链等。这或将是25年产业趋势与资本市场中弹性最大的方向
3)外需扰动增加下,政策以“预期管理”为出发点之下,新一轮“市值管理”与资本市场改革之“火”:资本市场活跃于券商整合下非银板块;提振信心之下,中小市值将反复活跃;新一轮鼓励 “耐心资本加杠杆”的市值管理与并购重组将加速推动,而与14-15年“炒小、炒新”根本不同的是,本轮国央企将是最重要的主体。
风险提示:宏观政策发力不及预期,相关改革政策及产业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国内宏观经济超预期下行,全球流动性超预期收紧,地缘动荡等国际形势超预期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