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心理人文就业汇
全国最大心理学招聘就业平台。提供全国最新心理类、教育类招聘信息!致力于推动中国心理人才职业发展!2.视频号有心理学人求职经验分享(医院,高校,互联网,公司HR等)敬请关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纯银V  ·  我也惊呆了,“猜你想评”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心理人文就业汇

AI时代的“咨询法宝”——多元治疗的学习

心理人文就业汇  · 公众号  ·  · 2024-05-02 10:23

正文



*


AI时代,是生产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身处这个时代的咨询师容易处于两个困境之中。



1、怎么都学不完的流派知识

过去的时代由于生活节奏较慢,流派较少,咨询师们往往学习一门“武功”便足矣。而生活在AI时代的我们,不光接触着各色流派,还需要面对更为多元的议题,比如:厌学退学、亲子困扰、婚姻家庭、物质成瘾、失业、跨文化群体等。于是我们满怀热情的投入各种学习,试图在理论中找到答案,获得支持。然而到最后 纷繁复杂的知识点让咨询师一边感慨学无止境,一边又陷入了深深的发展焦虑


2、不按剧本走的来访

即使心理学工作者们已经很努力地学习理论,结果来访却很难按照理论预设的剧本走。传统的治疗观点似乎相信人的行为存在着因果的线性关系,只要找到致病因素,便能帮助来访痊愈。然而,在真实的互动里,来访呈现问题的复杂性,所处空间与时间的特殊性,往往给咨询师们带来各种“意料之外”,又会陷入“ 明明已经做了很多,但为什么来访还是没好 ”的无力之中。


面对这些具有时代特性的咨询困境,诞生于AI时代的多元治疗或许可以为大家解惑。



多元治疗是什么?


心理咨询专业的发展至今已有一百多年,从流派的发展脉络来划分,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传统咨询(1980年以前)

传统咨询是以 实证主义哲学 为基础,探究来访者问题形成的因素,包括早年经验和各类创伤议题,咨询的重点在于协助来访者解决自己的困扰。传统咨询会非常注重咨询师本身的专业知识与诊断经验,从而让来访者的苦难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被“理解”。但传统咨询理论中“ 绝对的结论 ”容易让咨询师看不见“ 截然不同的来访者 ”。


后现代咨询(1980-2010)

而后现代咨询,尤其是叙事治疗和焦点解决不再聚焦于来访者的问题,更加聚焦在一个人 问题以外的资源 例如个人偏好、例外经验,亮点等,试图以正向赋能的观点,推动来访者应对自己的困扰。后现代咨询过度关注来访者的解决问题的资源是什么,反而容易 忽视来访者其他的真实经验。


多元咨询(2010至今)

相较于传统咨询注重“我发生过什么”,后现代咨询的“我有什么”,多元治疗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的视角更关注“ 我想要什么 ”。

多元治疗强调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主观真实、生活经验或生命故事 ,每一个人也都有自己想要追求的幸福感,而在幸福感的追求中出现了属于人自己的伦理秩序和生活哲学。而科技环境是不断变化的,人也因此不断地修正自己的生活哲学来面对这种变化。


总结来说,多元治疗融合了时代变化,有着良好的知识迁移性,并且提出全世代的跨理论模式对人的经验进行理解,不强调病理,不强调过去,而是用动态的视角去理解人。


多元治疗的特点

0 1
重要理念:深层叙事同理

咨询中对于咨询师而言真正困难的是来访说不出自己的问题,多元治疗会强调 让咨询师试着帮助来访去叙事,讲出来访的生命故事,接触到来访的内在核心, 了解ta想要的幸福感,这便是深层叙事同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慢慢挖掘出来访的潜意识正向期待,这时也就找到了咨询的真正目标。

0 2
为来访“私人订制”

多元治疗是一个非常接地气并且高度贴合来访个人发展经验的流派。来访会随着科技时代快速变化,那咨询师使用的咨询理论也需要跟随来访的变化而变化,就像在做“私人定制”。所以多元治疗会强调“ 没有绝对的咨询理论,只有相对的个案 ”。遵循这一点,也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留住来访,进而有机会提供帮助。

0 3
融入传统流派

多元治疗采用 诠释现象学 ,海纳百川,对于其他流派的理念有着高度的整合性与兼容性,咨询师可以用过往学习的理论去诠释来访的故事,加上来访现在的生命经验从而更贴近问题脉络。

所以多元治疗犹如咨询界的“九阳神功”,是一套上乘心法,可以帮助我们结合传统流派更好的替来访说故事,让ta们更愿意走进咨询室来帮助自己。


关于多元治疗Q&A



Q1:我是个咨询新手,适合学习多元治疗么?


适合。新手咨询师学习多元治疗可能无法立刻在ta的咨询中呈现,但是会起到内隐学习的作用,咨询师对于多元理论的理解会无形中体现在咨询室中,犹如传承了一份内功并在咨询实务中反复强化从而被吸收。



Q2:多元治疗是一个新的咨询流派么,是整合学派么?


是。多元治疗是McLeod等人于2010年之后提出的一个整合学派,咨询学派的整合分为技术整合与理论整合,但多元治疗是一种更高维度的哲学视角的整合,其依托于后现代的现象学视角进一步发展,进入诠释现象学的视野,除了接纳个人在科技社会中形成的新颖而独特的个人真实外,在诠释的过程中以对话或叙事的方式整合了传统咨询与后现代咨询的核心问题,进而与个案一同找出潜意识正向期待以建构咨询的目标与后续的行动方向。



Q3:我怎么把多元治疗融入我的咨询中?


如果是与现代流派的融合,多元治疗形成替来访说故事,如果是与后现代流派的融合,多元治疗发展出深层叙事同理,但不管是哪种融合,多元治疗都是从来访的“want”出发,贴近来访的个人世界。



Q4:我已经有了我习惯使用的流派,我还适合学习多元治疗么?


适合。多元治疗对于其他流派的学习与理解起到的作用往往是促进性的,多元治疗对于大多数咨询流派的理论与技术都展示出高兼容性,同时其视野的延展性,可以进一步促进咨询师咨访关系中对于来访生命经验的贴近。


为什么跟随萧文教授学习


萧文教授是华人咨询界的泰斗, 从事 咨询、研究与教学已47余年 ,促进了亚洲多国的咨询发展。 在上世纪90年代,萧文教授率先开始咨询历程的研究,揭开咨询成效的神秘面纱;1995年萧文老师发展出 第一个本土化的循环督导模式 ,成为督导学习中十分重要的理论,2005年出版了第一部汉语版《咨询实务有声书》。

在2010年初通过研究整合社区咨询的模式,纳入 Cooper和Mcleod等人的多元治疗理论 ,提出了更贴近华人文化的叙事同理的咨询方法,在国内外进行了上百场的培训和演讲,是少数兼具学术和实务能力的心理学家。

萧文教授

美国密苏里大学咨询心理学博士,

曾任中国台湾辅导学会会长、

彰化师范大学辅导与咨商(咨询)学系系主任、所长、

暨南国际大学辅导与咨商(咨询)研究所所长等职。

2022年获得中国台湾咨商(咨询)心理学会终身成就奖。

过往培训与督导中学员对萧文老师的评价


萧文教授年逾古稀,却始终带着一份少年心性,在课堂和督导中嬉笑怒骂又不失专业,他脑海中像是藏了一座图书馆,专业知识信手拈来,甚至可以说出文献出处,跟随萧文老师学习的过程,让我不仅仅知道自己在学什么,更重要的是因为他丰富的经验可以讲的清楚为什么学。


萧老集知识与智慧于一身,厚重的学术气息、严谨的督导态度、敏锐的思维方式、语言的幽默诙谐、个性的多元活泼、教学丰富系统,无不使我惊为天人,萧老师像一本厚厚的书,很幸运在咨询的学习之道上相遇,有机会接近他品读他!


萧文教授风趣的语言,张弛有度的课堂的掌控力,又有着学贯东西的深厚的文化底蕴,还会根据课程对象程度调整自己的给予信息以及上课板块,必要时甚至手把手教学,真的是每一分钟都有新的思考和觉察。




多元治疗 课程介绍


课程方式

线上(腾讯会议),25人开班,人数上限50人


课程时间

2天,7月20、21号(周六、周日)


课程内容

有别于一般的传统授课,萧文教授相信做中学更能帮助学习者达成良好的学习效果,所以课程中邀请咨询师进行 真实的咨询演练以及模拟督导,并拆解演练过程 协助学员了解整个咨询过程,带领学员更身临其境地体验咨询的魅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