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东方国际集团
东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官方公众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上海证券报  ·  DeepSeek爆火,“六小龙”出圈,为什么 ... ·  2 天前  
中国证券报  ·  中国资产,全线上涨! ·  2 天前  
中国证券报  ·  关于DeepSeek,券商新动作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东方国际集团

纺织老品牌史话(4)| 徐文照和他的“飞马”传奇

东方国际集团  · 公众号  ·  · 2025-02-06 13:18

正文





徐文照和他的“飞马”传奇



1932年,22岁的徐文照进入中国最早的针织内衣企业景纶衫袜纺织厂作营业助理。但他并不满足做代理人,而是伺机而动,独立创业。1937年,徐文照等5人投资法币2万元成立景福衫袜织造厂,徐云庆出面任经理,徐文照则隐于幕后。




景福针织厂





景福厂成立后,徐文照利用他在景纶厂和纺织界、金融界的关系安排生产,景福一度为景纶提供原材料,由于经营得法,景福厂规模逐步扩充。1939年,景福开始使用“飞马”牌商标(商标仿照当时美国在我国市场大量倾销的“飞马”洋油的图案,利用它在市场上的广泛影响,方便了“飞马”牌内衣产品的推销)。1941年,徐文照在景福厂的幕后关系被景纶厂发现,徐脱离景纶厂,全力转入景福的经营。


当时上海处于敌伪统治,发展实业步履维艰。物资匮乏,囤积居奇的黑市交易活跃,而黄金、纱布都为敌伪严格控制,泛滥的游资不得不流入股票市场,股票投机应运而起,股票价格蒸蒸日上。徐文照审时度势,把景福厂改组为景福衫袜织造厂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票投入市场。


股票市场的生杀大权掌握在经纪人手里。投机商对新上市的小股票不感兴趣,徐文照除了在报纸上大做广告、造声势,还拉拢了几家经纪人组成小集团,为“景福衫袜”上市捧场吹风,并送给他们一些股票铺底。1942年11月,“景福衫袜”一经上市,几家经纪人就开始炒作,带动了散户游资跟风。


“景福衫袜”票面每股中储券(敌伪货币)10元,公开招股500万元即50万股。徐文照在证券大楼附近租了房间,在那里密切注视市场动态,随时和经纪人保持联系,并根据市场变化指示经纪人买进卖出。徐文照多次不惜赔钱收进以维持牌价,但结果是“景福衫袜”在股票市场的搏杀中做出了牌子,成为一匹新股黑马,500万元全部招足,景福上市成功。




徐文照出身于资本家代理人的家庭,似乎使他具有不凡的经济头脑。在全球金融市场兴风作浪、被舆论称为“金融大鳄”的索罗斯出身犹太家庭,也似乎具有金融天赋。然而比起索罗斯,徐文照可以说又具有自己的特色,因为他除了在证券业称雄上海滩,在实业经营上也颇有建树。


经过1943年10月景福厂第一次升值增资和1944年第二次升值增资,景福厂的资本从建厂初期的3万元增加到2亿元。大局初定,徐文照把景福厂扩充成织、漂、造俱全的大型全能厂,生产“景福线呢”。





旧时上海南京东路飞马的广告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以法币1元兑回中储券200元,景福厂中储券2亿元的资本,折成法币只剩100万元。1946年2月,徐文照把景福厂升值19900万元,调整后资本为法币2亿元,上升了200倍。徐文照把资金投向建立流水生产线,发展速度之快,使同业目瞪口呆,自叹弗如。“飞马”牌针织内衣和“景福衫袜”股票,成了市场热门。



徐文照的经营思想十分明确,他要把景福厂发展成无可匹敌的纺织业巨人,充分利用股票市场源源不断地为景福注入资金。他所以能做到这一切,是看准时机,不间断地坚持冲击股票市场。





飞马牌广告海报


飞马牌

家喻户晓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