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把运动当成爱好,偶尔动一动心情会更好;
有人把运动当成资本,通过运动健身获得好的身材/成绩可以炫耀可以爽;
有人把运动当成社交,结识一批有共同圈子的好友能获得更多幸福感。
也有人不喜欢运动,不喜欢骑车、走路、爬楼,
做任何动能输出都会使自己感到痛苦,
不羡慕也不需求好身材,
也不需要以运动为支持的交际圈。
不得不做运动的原因只有一个,保持健康。
如果单纯以健康为目的,做什么样的训练,在健康方面收益最高?
脊柱训练。
说在前面
有几句废话先说在前面:
1、瞎激霸训练把自己练伤的,是不是不如不练?
2、除了脊柱训练,其他训练对健康是不是帮助很小?
3、经常训练脊柱,就一定能保证健康吗?
简单来说:
任何运动相对于不运动而言都是有益的。
1、训练是获得收益的行为,失误是意外,意外是客观存在的,但没有人通过训练意外故意伤害自己。
虽然有些极限运动出现失误可能出现致伤致死,但是在出现失误之前,运动依然能为身体和生活带来十分明显的积极影响。
2、伸懒腰对健康有好处,走走路对健康也有好处,只是收益相对更低。
每种训练都有对应的好处,脊柱训练只是训练中成本收益比最高的。
3、能保证更健康
(具体的看下文)
,不能保证不生病、不脑残。
脊柱会影响什么
血液循环
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来源,出入心脏最大的血管位于脊柱内侧。
当脊柱结构存在压迫,通常是前弓体态,就会对血管施压,引起供血不良或血压升高等问题。
神经传递
身体的所以脏器运作有脑神经发出指令,经过脊神经传达给各个脏器,脊神经在脊柱中间。
中枢神经在每个椎骨的椎间孔分出一支来支配所连接的功能器官,下图是神经不同分支所对应支配的器官,点击可以看大图。
当脊柱姿态不良导致直接卡压神经根时,相应的脏器运作节律也会受到影响。
综上
血液循环、神经传递,都是维持身体正常新陈代谢的重要属性,而脊柱的结构、形态不良会直接导致两者受到减损。
一些常见问题也可能由
两者出现减损的情况而引起。
比如颈椎压迫导致的头疼;
胸椎压迫导致的胸闷;
腰椎压迫导致的消化不良;
等等。
脊柱的健康和健康最相关的这个概念,也被运动健身、康复医疗界普遍认可。
脊柱训练包括什么
入门:调整体态
对于不运动的人群来说,养成日常站、坐、走的正确体态就是对保养脊柱很好的训练了。
姿态的保持是贯穿我们整个生活的,站、坐时如果不能维持相对正直的身体姿态,脊柱就会长期处于被压迫的状态,现代上班族所谓的“办公室病”,绝大部分也是姿态不良所直接引起的,所以养成控制姿态的习惯,不仅是从视觉上更好看,从脊柱健康的角度考虑也十分重要。
所有我们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所谓不良体态,都是一种失衡,前后不平衡或左右不平衡,
其中和脊柱相关的有如下几种:
颈椎前屈:伸脖子/头
胸椎曲度变大:驼背
胸椎曲度变直:肋骨外翻
腰椎曲度变直:骨盆前移/后倾、挺小腹
胸椎/腰椎侧屈:脊柱侧弯、高低肩、长短退
胸椎/腰椎旋转:骨盆旋/移
(暂无图文或音频)
往期图文和音频都有提及,在条目上都加上跳转链接了。
想粗浅了解可以回去翻历史记录,想深入了解,最好能找到专业人士进行评估指导。
进阶:脊柱灵活性
灵活性的建立分为两方面:
增加活动范围
建立神经控制
活动范围指关节弯折角度的上限,神经控制指让身体随心所欲的产生运动的协调性。
常年的忽视运动可能造成身体的僵硬,对于这部分人,需要先回复活动范围。对于平衡感不好,不擅长表达肢体语言的人,就要建立更灵活的控制了。
关于活动范围
关于神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