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慈怀读书会
因书明理,以慈怀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悦读文摘  ·  每天思考一段话 ·  昨天  
龙岩图书馆  ·  阅见美好 | 精品好书主题展览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慈怀读书会

孤独是一堂人生的必修课

慈怀读书会  · 公众号  · 读书  · 2024-10-03 06:30

正文






点击下方👇卡片发消息【读书】免费听好书

解读:Dellen | 朗诵:素颜如水
原著:卡森•麦卡勒斯

卡森•麦卡勒斯是20世纪美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她擅长描写孤独和爱。在很多文艺青年的心中,她俨然是孤独的“代言人”,也是与法国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齐名的“文艺教母”。

麦卡勒斯这一生都备受病痛折磨,15岁患上风湿热,经历过三次中风,29岁瘫痪,50岁去世。纵观她人生的各个阶段,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她所有的作品中所呈现出的孤独、孤立和疏离。

她的作品里经常会出现很多畸形或者怪异的人物,他们都用一种诡谲、神秘、荒诞的方式来表达孤独,并且用爱的荒谬来印证孤独的必然。

《心是孤独的猎手》是麦卡勒斯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她一举成名、最具震撼力的代表作,这部作品也在“现代文库20世纪百佳英文小说”获得排名17的佳绩。

这部小说的同名电影于1968年在美国上映,并荣获第41届奥斯卡金像奖。

心是一个孤独的“猎手”,它既会狩猎孤独,也会寻找什么东西来填补它的孤独。

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心是孤独的猎手》,一起去感受人性中的孤独。


因为主人公辛格天生是个聋子,所以父母遗弃了他,他由此被送进一间聋人收容所。

在那里,他学会了读书认字以及如何用手语进行交流,还学会了读唇语。慢慢地,他能像正常人一样开口说话了,但他并不喜欢说话,因为他无法想象自己怪异的声音和表达出来的词汇。

二十二岁那年,辛格从芝加哥来到南方的一个小镇上,在这里他遇到了来自希腊的哑巴安东尼帕罗斯,他在自己表兄的水果店里工作。

从那之后,辛格就再也没有开口说过话,因为跟他的这位好朋友在一起时,辛格根本就没有必要开口说话。

他们总是形影不离,很快他们就住在一起了。

每天,他们都会挽着彼此的胳膊,一起上下班。下班回到家后,他们还会兴致勃勃地“聊天”。

辛格会用双手快速的比划出一连串的哑语文字,把这一整天发生的事情统统告诉安东尼帕罗斯。

安东尼帕罗则懒洋洋地靠坐着,盯着辛格的手语看他想说些什么,偶尔辛格也会发出几句含糊不清的哑语文字。

除了聊天,他们有时候晚上还会下国际象棋,一起去图书馆,或者去看场电影。

他们的日子过得轻松又惬意,就这样一起生活了十年,安东尼帕罗斯生病了。

安东尼帕罗斯病好了以后,开始变得非常古怪,他不再安于现状,并开始用一些古怪的行为来表达自己不可言状的情绪,比如,到餐厅里偷东西,在大庭广众之下撒尿,甚至有时还会直接冲撞路人。

安东尼帕罗斯的这些行为让他惹上了官司,为此,辛格不断地牺牲午休时间,陪着安东尼帕罗斯去法院处理这些违法纠纷事件。

因为害怕安东尼帕罗斯被关进监狱,辛格付出了所有的心力和金钱,他把存在银行里的钱都拿来付各种保释金和罚款,直到花光了所有钱,有时还不得不找人去借钱。

但是辛格所做的这一切,并没有收到任何回报。安东尼帕罗斯对辛格的所有付出无动于衷,依旧我行我素。

与此同时,安东尼帕罗斯的表哥坚持要把他送进疯人院,对此,辛格虽然表示过多次反抗,但安东尼帕罗斯的表哥有钱有势,他毫不犹豫地就把表弟送进了疯人院。辛格无力与其抗争,只能无奈地接受这个结果。

辛格早已习惯了安东尼帕罗斯的陪伴,并且一直把他当作自己唯一的倾诉对象。对辛格而言,安东尼帕罗斯是自己孤独的惟一投注者。

安东尼帕罗斯走后,辛格的生活陷入了无限的空虚和倦怠,他常常会想起两个人之前的岁月静好。

无法直面孤独的辛格只好搬了家,准备换一个新的环境,希冀可以有新的开始。



在新环境里,他遇到了四个很有特点的人,他们身上都带有孤独的烙印。

第一个人是13岁的米克•凯莉,她是一个穷人家的小女孩,生活在狭小的半公共家庭式膳宿公寓里。

整个家中唯一能称得上属于她私人空间的地方,就是那个装满了自制宝藏的帽盒。

跟米克合住的房客布朗小姐的房间里有一台收音机。于是,每个星期的天下午,米克都会坐在台阶上,按时收听广播里的音乐节目。

其中,让她印象最深的是莫扎特演奏的音乐,这个人的乐曲就像是五彩缤纷的水晶糖果,总能唤醒她内心深处的悲伤和兴奋。

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她就爬上屋顶,在寂静中回想着莫扎特的乐章,在孤独中聆听内心的声音。

其实,米克很想把莫扎特的曲子大声的哼唱出来,但是这里却没有一个适合哼唱的地方。那一刻,她倍感孤独。

后来,她还会潜入富人家的后花园,待在那儿聆听贝多芬的音乐,在这里没有人来打扰她,她可以静静地思考。

米克也很想拥有一把小提琴,她一有空就拿着她那把又老又破的尤克里里修修补补,期待能造出一把小提琴来。但每次修补的结果都是一样,她那把旧琴的每根琴弦只能发出微弱、空乏的啪啪声。

哥哥比尔不想看到米克在造琴这条离谱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就干脆告诉她,小提琴无法由尤克里里硬造出来,要想拥有一把小提琴,只能自己去买。

米克这才开始意识到现实的骨感,她十分伤心。如果没有乐器去承载音乐的梦想,音乐对她来说还有什么意义呢?

辛格跟米克是邻居,两个人整天抬头不见低头见。因为不喜欢自己尖锐苛刻的家人,米克注意到了这个安静的聋哑人,并对他暗生情愫。

辛格知道米克喜欢听音乐,因此专门为她买了一个留声机。当音乐声响起的时候,米克会闭上眼睛,挥动双手,沉浸在这美妙的声音世界中。为了配合米克,辛格也会闭上眼睛,挥动双手表演音乐指挥。

当米克睁开眼睛看到这一切时,她十分感动辛格为她所做的这一切。

渐渐地,米克把自己热爱的音乐跟聋哑人辛格联系起来,她想象着:在他的脑海中回响着的究竟会是一种怎样的旋律!

在米克的世界中,有着清晰的“外屋”和“里屋”之分,“外屋”里有学校、家和每天要面对的各种琐事,而“里屋”则简单许多,只有音乐和辛格先生,所以,当她每次看到辛格先生时,她会默默地跟在他的身后,远远的看着他上班、下班、散步......

当米克脑海中的音乐如花朵般绽放的时候;当她急切地从床底拖出她的帽盒,艰难而固执地写下心中的旋律时;当她梦想着自己将在20岁功成名就离开小镇时,她一点儿也不觉得孤独......



第二个人是29岁的杰克•布朗特,他是劳工权益的倡导者,经常喝得酩酊大醉,醉酒后总是会说出一些令人感觉不愉快的政治话题。

这个人身上有很多自相矛盾的地方,布朗特虽然已经步入中年,但他看起来非常年轻,他的身材虽然很壮硕,但脖子又十分的纤细。

有时候他说起话来像是个棉纺厂的工人,有时候又像是某所大学的教授;有时候他能写出很长的生僻词,但偶尔又会犯个简单的语法错误。

没有人能说清楚布朗特的出身,听说他曾经在监狱里关过一段时间,又听说他可能曾在哈佛读过书,又或是在南美洲住了很长时间......

总之,他看起来像是那种去过其他人不太能去的地方,或者做过其他人不太能做到的事情的人。

在其他人看来,布朗特始终是一个富有神秘气息的、并且不被理解的怪人。对此,他自己也不以为意。

直到他遇到辛格,醉酒的布朗特在咖啡馆第一次见到辛格的时候,就有一种一见如故的感觉,当即对着辛格絮絮叨叨地说了许多事情。

等他酒醒的时候,发现自己正躺在辛格的家里。那时,他才得知辛格是个聋哑人,这让他有些失望和灰心。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布朗特无意间跟辛格提到自己看过很多书,却苦于无法传播自己的学识。

辛格听了他的烦恼之后,饶有兴趣地在纸上写下了一句话:你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

这句话让布朗特瞬间萌生了寻到知己的归属感,他非常兴奋,终于有人能明白他所说的一切了。

在他们之后的往来中,他从辛格安静的倾听中获得了从未有过温暖和鼓励,这让他更加笃信:辛格能理解他的革命理想和自由意志。



第三个人是51岁的本尼迪克特•科普兰,他是镇上的黑人医生,一直致力于唤醒镇上黑人的民权意识。

每天,科普兰都带着自己的医药包,一间屋子一间屋子地游说,跟同胞们聊各种热点事情。他总会跟别人说:“你不能做这个”“为什么不能要第五个或者第九个孩子”等等。

科普兰认为,人们真正需要的不是更多的孩子,而是让那些已经降生在这个地球上的孩子们得到更多的机会。

他一直在努力学习,关注各种新理论的发展。他甚至还会自己掏钱购买一些避孕工具,并亲自将其散发到他的各个诊治对象们的手中。

黑人种群的优生优育,就是科普兰医生拿来规劝他们的具体内容之一,他会使用简单的语言来向他的同胞们传达这些思想,每次都是同样的一套说辞,日复一日,在某种意义上,这套说辞已经变成某种烂熟于心的愤怒诗篇了。

他还会规劝他的孩子们,甚至在他们还是婴儿的时候,科普兰就会告诉他们:必须挣脱掉他们肩上与生俱来的屈从和懒散的命运枷锁。

当孩子们稍微长大一点后,他就不断向他们强调,上帝并不存在,只有生命才是神圣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拥有一个真正并且坚持为之付出努力的目标。

然而他的这些规劝并没有得到理解,甚至连他的老婆和孩子们都不能真正的理解他。

科普兰的这些规劝和解释似乎并没有达到他所想要的结果,每当他自己独处的时候,就会被一种属于黑人特有的黑暗恐怖的感觉所笼罩。这种感觉使他窒息,但他又无法驱散这种糟糕的感觉。

有一次,科普兰医生从自己女儿的口中得知了辛格。女儿说,这个白人与众不同,不仅待人友善,而且性格很随和。

这让他心生一丝希望:不是所有的白人都歧视黑人,可以先把辛格拉入自己的战线。

接着,科普兰医生就给辛格写了一张便条,希望可以与他当面聊聊。与辛格接触了一段时间后,科普兰医生发现了辛格身上与众不同的理解力。

有一次,科普兰医生带辛格一起去贫民窟巡诊,那里到处充斥着灰尘和病毒。他指给辛格看病人手掌心剥落的疹子、空洞透明的眼神和倾斜的门牙......辛格没有像其他参观者那样打扰病人,只是安静地试着理解他们,还好心的塞给病人钱币。

辛格的这些行为让科普兰医生很是感动,于是,他又试着跟辛格谈化学和宇宙之谜,甚至说起了自己的种族问题。

无论他说什么,辛格都微笑着安静倾听,这跟他子女们的态度完全不同。这让他判定辛格能够理解黑人解放的迫切需要。



第四个人是44岁的咖啡店老板比夫•布兰侬,他经常一个人在角落里观察着咖啡馆里的每一个人。

他从每个人的动作、言语中推断出这个人的出身和生活;他喜欢怪胎,对病人和残疾人总是怀有某种特殊的亲近感。

因此,当辛格第一次去他的咖啡馆时,他就注意到了这个聋哑人。他发现这个聋哑人虽然身处嘈杂的环境,却仍有一种遗世独立的感觉。

辛格的存在给孤独的比夫•布兰侬打了一剂强心剂。

于是,比夫时常去拜访辛格,跟他说说话、聊聊天。两个人相处的过程让比夫倍感轻松,这甚至比他和妻子的关系都要和谐许多。

比夫和妻子爱丽丝已经结婚多年,在最开始的十五年里,他们还互相简称对方为比夫和爱丽丝等一些甜蜜的昵称。然而,在多次争吵之后,他们便开始以先生、夫人来互称了。他们渐行渐远,慢慢的,他们俩的关系也就再难回到从前。

当爱丽丝因病去世的时候,比尔开始陷入难以置信的恍惚中,他开始思考爱的意义。

他爱的人是谁呢?

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爱终将会逝去,最后只剩下了他自己。



就在这些人以为会在辛格身上得到永远的精神慰藉时,辛格突然自杀了。因为辛格的好朋友安东尼帕罗斯突然意外去世了。

自从安东尼帕罗斯被关进了疯人院,辛格就陷入了巨大的情感孤独之中。

辛格曾经去疯人院探视过他几次,每次见到安东尼帕罗斯,过去那种快乐的、如临天堂般的感觉,瞬间仿佛又回到了他身上。

辛格有太多的话要跟安东尼帕罗斯说,他激动地狂打手语,灰绿色的眼睛燃烧着,汗珠沁在额间闪闪发亮。

而安东尼帕罗斯只是一动不动的一直注视着自己的朋友。

即使交流场面很尴尬,但辛格仍然能从这几次聊天中找到极大的精神慰藉。

可没想到的是,安东尼帕罗斯会突然因肾炎去世,他的去世使得辛格的精神世界瞬间崩塌,最终他选择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



相比其他的四个人,辛格是一个很好的聆听对象,仿佛带着圣人的光环。

然而有趣的是,辛格对这些人跟他说的一切并不在意,甚至完全不想去了解,但这些人仍然愿意跟他倾诉,并在他身上找到所谓的“精神慰藉”。

其实,辛格跟这些人的关系只是在复制粘贴他跟安东尼帕罗斯的关系——与其说是尝试跟别人沟通,还不如说是在取悦自己。

辛格只有在跟安东尼帕罗斯在一起的时候,才有“沟通”的兴致,他能在安东尼帕罗斯专注的目光中里找到自己。

所以,在安东尼帕罗斯死后,辛格也杀死了自己。

随之土崩瓦解的是这些视辛格为“救世主”的人——米克失去了对辛格的依赖,放弃了学业,去做售货小姐;布朗特在辛格去世的打击下,重新开始了另一段旅途;科普兰医生因为辛格的离去而选择逃离小镇;而比夫在辛格离世后倍感孤独,看破了人生。

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



这部小说里的每个主人公时时刻刻都被孤独感所缠绕着,但他们并没有因为这相似的孤独而相互感知对方,他们只是在单向倾诉,期待被理解。

这种宣泄的方式反而会加重孤独感,因为他们倾诉的这些话语本身并不具任何备意义,它只是一种情绪上的宣泄,并不能从真正意义上去排解孤独。

孤独感的产生,除了社会带给人们无法避免的困难、不便、烦恼和危险外,还使得我们无法真正的去依赖他人、相信他人。

其实与其一味地依赖别人,不如试着学会独处,拥抱孤独;这正如拉布叶所说的:“我们承受的所有不幸皆因我们无法独处”。

当孤独袭来的时候,我们可以翻出一些老电影,看看书柜里的藏书,哪怕是为自己做一顿简单清雅的饭菜,说不定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是自由的,他才可以完全的成为自己。

我们也可以在孤独的时候,倾心于自己喜欢的事物,生命中一定要有所热爱,它是我们在所有其他人、事、物上付出精力心血的充分理由,是我们所做任何努力的初心所在,也是我们整个生命之流的导归之处。否则我们将活得倍感孤独。

叔本华曾说过,“如果一个人自身既伟大又丰富,那么这个人就能享受到在这贫乏的世上所能寻觅得到的最快活的状况。”

所以,不要害怕面对孤独,带着孤独修行,也未尝不可。

*注:配图来自摄图网

*作者:Dellen,慈怀每天一本书签约作者,出版行业小编一枚。个人公众号:Dellen

*朗诵:素颜如水幼儿教师,心甘情愿在美食的坑里沦陷。一说平台签约主播,喜马拉雅电台:素颜如水向左or向右,微信号mzyeyxp。

【慈怀线上读书会】
慈怀创始人陈晓峰老师
分享正在读什么书,读书感悟,读书方法……
我陪你读书,你陪我读书
每周直播分享,群里陪伴交流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进群学习
↓↓↓
▼点击下方卡片 发现更多美文▼

点击阅读原文进慈怀读书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