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武汉市儿童医院血液科医生熊昊的一条朋友圈,引来无数人关注。“妈妈采集造血干细胞给2岁的儿子,采集期间数个小时不能下床,双臂扎着针头更不能活动。年迈的父亲又像小时候一样,一口一口喂给宝贝女儿吃饭!让人感觉无比温馨无限感慨!”
朋友圈里有两张照片:外面的病床上,妈妈躺了六个多小时,在为身患白血病的儿子输送骨髓,孩子的外公端着一碗饭,在给女儿喂食。移植舱内,年仅两岁的儿子躺在床上,接受妈妈输来的骨髓。这画面,让人泪奔。
这位勇敢的妈妈叫靳雅,湖北荆门人,今年31岁。2016年6月20,当时只有1岁出头的儿子因为反复发烧,被湖北省儿科医疗联盟转到了武汉市儿童医院,确诊为急性髓系白血病,高危。孩子接受了多轮强化疗,期间数次被下病危通知书,但仍然挺了过来。
为了拯救孩子,家里一直在寻找匹配的骨髓,但均无果。不过令靳雅兴奋的是,她本人与儿子的骨髓匹配度极高,这让靳雅兴奋了很久,并在4月10日正式完成移植手术。
靳雅的丈夫名叫冯现彬,是重庆人,来到湖北打工,认识了靳雅,并在2014年结婚。孩子生病前,靳雅在当地的一家电信公司上班,每个月工资不足3000元,丈夫在厂里打工,年薪不过5万。孩子生病,彻底洗劫了这个家庭,夫妻俩均没有了收入来源,前前后后已经花费了近40万元。
完成移植后,儿子小瑞(化名)有些发烧,这是移植后的正常反应。靳雅的妈妈和老公在移植舱内轮流照顾孩子。
由于家中无人,靳雅的父亲在看着女儿顺利输送完骨髓后就先行回家。这样照顾移植舱内三口的重任,就落到刚刚完成移植不满24小时的靳雅身上。初见靳雅,你很难从她脸上看出悲伤和失落,有的是坚毅和乐观。她性格爽朗,做事麻利,谈到如今的自己,靳雅只给出三个字“被逼的”。
凶险的白血病,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打击都是致命的,柔弱的靳雅说自己早已过了哭瞎眼睛的那段日子。在接受了事实后,她每天用行动在支撑着家庭。医生说,感染对于白血病孩子来说的打击是致命的,为此靳雅在医院附近花近2000元一个月租了更好的房子,在里面做饭,尽量保证环境卫生。
所有送进病房的餐具,她都要在锅内高温消毒。
同村的一位大姐知道了靳雅的难处,专门从荆门赶来帮忙。下午6点,做完晚饭的靳雅来到移植仓门外。
饭菜被这么整齐地放在窗口,等待护士进行二次消毒后送进病房。
儿童医院的血液科,全是苦命的孩子和操心的家长。这些病友之间惺惺相惜,每一个别人的孩子,在靳雅眼里,也像自己的孩子一样,需要去疼惜。
移植舱有一个专门送出餐具的出口,靳雅送完饭,就会把中午的餐具取走。
靳雅的孩子非常活泼,在儿童医院血液科是出了名的小淘气。
即便浑身都是管线,也阻止不了他上蹿下跳。
看着儿子,靳雅说:“这个小东西,只要这次能挺过来,我一定会给他最好的,他一定要挺过来。”
腾讯大楚网的工作人员已经通过腾讯公益平台,为靳雅和孩子开展募捐,希望善款能够支持这家人度过难关。你可以通过“gongyi.qq.com”搜索项目名称《妈妈输髓外公喂饭》进入捐款页面。
来源:大楚网记者 马路遥 通讯员 张璟祎 王琛
责编:砖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