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博物馆丨看展览
带你走进博物馆,让看展览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Kevin在纽约  ·  如果有天,一个印度裔美国人去抢银行。 ... ·  15 小时前  
最高人民法院  ·  协商交流 共促知识产权保护 ·  昨天  
吉林省消费者协会  ·  消费者自行试吃糖炒栗子被烫伤,经营者要赔偿吗? ·  3 天前  
吉林省消费者协会  ·  消费者自行试吃糖炒栗子被烫伤,经营者要赔偿吗?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博物馆丨看展览

潮汕游学丨提前避开春节人潮!探寻岭南最被低估的访古宝地(1/15-19)

博物馆丨看展览  · 公众号  ·  · 2025-01-07 12:52

正文


对于潮汕的迷恋,想必很多人都是从舌尖开始的吧。

“食神”蔡澜就说过:“潮汕是一个不能不去的地方,因为这里是‘中国美食界的一座孤岛’”。享誉天下的潮汕美食,让无数老饕食客心向往之。

但你对潮汕的了解如若止步于此,那未免就太可惜了!

潮州广济桥

“大海在其南,群山拥其北”,山海一隅的 潮汕地区 ,凭借着独特的地理环境, 汇聚了市井烟火气,也成就了 文化的聚宝盆。

千百年来,由南迁士族带来的中原文明,与本地民俗、海外风情融合发酵,在这里 形成了异彩纷呈的地域文化,造就着一个个杂糅丰富的南国小城。

潮州开元寺,粤东第一古刹

潮州 ,千年府城 的气魄未曾消散,仿佛一扇“中原古典文化的橱窗”,展示着流年过往。

从百载商埠到活力特区 汕头 的历史变迁,都被镌刻进这里的一砖一瓦上,书写着城市最为珍贵的记忆。

汕头小公园

而在潮州、汕头的盛名之下, 有一座城市长久以来被严重低估,那就是揭阳

同样身为”潮汕三市“,揭阳太过低调,鲜少为人所知,但其实它可以说是潮汕文化的隐藏瑰宝。

论及体量,揭阳是潮汕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城市。 追溯历史,揭阳是三 城中最先“出场”的。 早在秦汉之际,揭阳就已设县立城,是广东东部最早出现的行政建制,到如今已经有2200多年。

揭阳进贤门 图源/落云从

经过两千多年秦汉风韵的滋养,再到南宋复置揭阳县以来近千年的文化演进,揭阳这座“粤东古邑”积淀了深厚的底蕴。而今,这里依旧保留着质朴、本真的面貌,将往昔岁月娓娓道来。

当我们行走在 揭阳古城 目之所及尽是 古迹: 城楼、 学宫、 城墙、庙宇、老街……一代代揭阳人的生活起居和信仰习俗,都在此被妥帖地记录着。

揭阳学宫、古榕武庙藻井、进贤门和中山路 图源/落云从、摄图网

人们顺应着自然营建城市,也将儒家文化、宗族制度融入其中,比如 太史第建筑群、西岐古寨、古溪陈氏家庙 ,无论是布局,还是建筑都映照着深厚的宗族观念。
可见,探寻潮汕的纯粹古韵,揭阳绝对我们不容错过的一站。
西岐古寨东寨门 图源/落云从

潮汕,身居“省尾国角”,从蛮荒走向开化,历经光阴洗礼,形成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地域文化。

那我们要如何深入理解别具一格的潮汕文化? 1月15日-19日 ,艺旅邀请了 专业古城格局复原研究人沧浪老师 用Citywalk的方式打开“潮汕三市”,由 建筑深入到城市肌理,带我们 遇见一个被美食耽误了的潮汕!

冬日的南国正温暖, 让我们 错峰出行,提前避开春节汹涌人潮 ,和沧浪老师一起深度行游潮汕,品味地道美食,与古今交织中感受不一样的“潮式”风情!



沧浪

「古城重叠」系列游学讲师
专业古城格局复原研究人

绘制全国上百幅古城复原地图,对于城市格局和历史演变分析有着独到认识
专注于发掘城市记忆和中国古城格局复原工作
新浪微博知名古建博主,科普公众号“无用研究社”撰稿人

个人公众号“小恶魔的城市图书馆”发布多篇古城古建分析文章


🌟 『古城重叠』系列专题讲师全程带队讲解

艺旅特约 专业古城格局复原研究人沧浪老师 全程带队, 讲解侧重不拘泥建筑本身,而是更为关注建筑所处的时代背景、城市格局中的重要性等,将古建、历史、人文、古城格局、城市规划与变迁等融合在一起 ,从更多元的视角带你了解这个地域,内容丰富且精彩,备受一致好评!此行我们将去到潮汕, 探访潮州、汕头以及被低估的揭阳三地 ,更全面和深度感受潮汕地区的历史与文化,定会是一场超乎想象的惊喜之旅!

🌟 宝藏线路全网首发!一次性全面和深度的感受潮汕独特的历史与文化

线路独家设计 ,提前避开春节人潮! 打破常规对潮汕游学的固有印象, 特别安排探访潮州、汕头和最易被忽略的揭阳等3地,精选各市最具代表的历史文化遗存和最具地域特色的古街古巷,游学讲解与古城古街巷Citywalk相结合 ,一天一个主题,以更多维与广阔的视角,不仅让你更加全面的认识和感受潮汕文化多元性与包容性,还能品尝 潮汕特色美食 ,亦能 身临其境地体会潮汕3市别具一格的烟火气息和人文生活气息!

🌟 丰富且精彩的海量内容,独特的视角,一场深刻且独一无二的潮汕之旅!

行程包含3市代表性的古建、祠堂、庙宇、学宫、古城、古街古巷、古桥等, 大众景点与小众景点相结合,从历史与地理、人文与艺术、城市规划等视角,解析该地域的古城风貌与格局、城市规划与变迁、地域信仰、人文特色等,切身感受3地独具特色的城市肌理,视角独特,内容精彩 ,时间与空间交错融合,更加深度和系统感受潮汕文化内涵!

特别提示:
1.行程内需要大量行走学习,请穿着舒适的运动鞋或休闲鞋;

2.如遇临时交通管制、景区开放情况或天气影响,或将对行车路线和行程顺序作一定调整。




时       间 1月15日-1月19日

集  合  地 广东·潮州

解  散  地 广东·揭阳

原       价 4580元/
组  团  价 4480元 /人(2人及以上报 名可享)

*大小同价,参团年龄建议10-70岁之间;
*8人成行,20人封团(如有单房差或向上浮动1人,如果未成团将全额退款)
*报名人数达到上限将停止招募,名额有限,请尽快报名!

*报名需二次确认。请不要购买高铁/机票大交通,待客服通知成行后再安排购买。


潮州府

潮汕地区的古典中枢

潮州,自东晋建制以来的1600多年,为历代郡、州、路、府的 治所 明洪武二年 (1369) ,潮州改路为府,称潮州府。到了乾隆三年 (1738) ,潮州府下辖九个县,故而有了 “一府管九县”的说法。

这座居于韩江畔的古城,是 粤东地区长达千年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图源/文化潮州

东望笔架山,西邻葫芦山,北依金山,韩水绕郭南流,千百年来,潮州人顺应自然,匠心营造出“三山一水抱古城”的特色景观。如今,潮州 古城 仍保留着“外曲内方,四横三纵”的历史空间格局, 目前中国南方沿海地区保存最完整、文物最丰富、形态最活跃的府城

这里不仅有古城墙、古牌坊、古府第、 古民居等众多文物古迹 ,还有大量本地居民居住其中, 生活气息浓郁,可以说是一座 “活着的古城”

潮州西湖摩崖石刻 图源/沧浪

潮州古城三山拱卫、湖江夹城, 西湖及其背靠的葫芦山 就是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湖自唐代开辟以来,历经千年沉淀,留下了许多珍贵遗迹,比如 摩崖石刻。

这里 现存摩崖石刻130多处 ,由唐至民国,书体多样,涵盖内容丰富, 被誉为“潮州历史的橱窗”“书法艺术的长廊”。

海阳县儒学宫大成殿 图源/文化潮州

看过了西湖,我们接着去探寻古城风云印记吧,下一站: 海阳县儒学宫

它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明初重建,历代屡有增修,是潮汕地区最早修建的孔庙,也是古代潮州最高学府。其中的 大成殿保存了明代建筑风格 ,是粤东地区殿堂式木构建筑的珍贵实例。

复建后的潮州镇海楼(旧府衙)图源:潮州日报 黄春生/摄

海阳县儒学宫不远处,就是潮州古城的文化地标—— 镇海楼 从明洪武二年到清朝灭亡的500多年 里,潮州府衙一直是潮州府政治权力中心,而镇海楼作为衙署谯楼,俗称“府 楼”,起着瞭望、防御的作用,更是见证了潮州历史的荣光与沧桑。

潮州开元寺天王殿 图源/潮州开元寺

接下来,我们前往 粤东第一古刹“开元寺” ,这是 潮州最大的古建筑群, 天王殿建筑模式与日本奈良东大寺的大佛样建筑同源 ,与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也有相似之处,被誉为“古代建筑艺术明珠”。

除此之外,开元寺唐代石经幢、宋代大铜钟、元代石雕大香炉、明代金漆木雕千佛塔,以及清代被毁经书的珍贵补版,都是难得一见的。潮汕非遗嵌瓷技艺,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百年千年不失其美丽。

己略黄公祠后厅屋架 图源/文化潮州

建于清光绪年间 (1875-1908年) 己略黄公祠 ,则是定格了百年前潮州木雕的精华。 祠堂大厅内有着潮州典型的“三[木载]五木瓜十八块花坯”的抬梁式屋架。

最为引 人注目的,还是祠堂内的潮汕木雕装饰艺术:以圆雕、沉雕、浮雕、镂空等多种技法雕刻,又在外形色彩上用黑漆装金、五彩装金等加以表现, 为潮州木雕的 巅峰之作。

不只是木雕,己略黄公祠的石雕、金漆画和嵌瓷等,也都颇为精美,集中展现了清末潮汕民居建筑的艺术成就。

己略黄公祠木雕局部 图源/文化潮州
而穿行在潮州的古街巷里,我们会感受到更为浓郁的潮州文化特色。 西马路 作为潮州一条年代久远的老街,骑楼、老字号、喜帖街、岭南小吃等, 沉淀了时光的余味, 也承载了 一代代人的温热记忆。

西马路 图源/湘桥发布

古城的“猷、灶、义、兴、甲”五大名巷,几乎概括了潮州城古民居的精华,而 甲第巷 则是精华中的精华,至今仍保留着明清街巷格局和大量古民居,其中甲第巷18号大夫第和甲第巷12号外翰第被公布为第七批国保。

2011年,太平街义兴甲巷成为广东省第一条国家级历史文化名街 图源/文化潮州

都说不到广济桥,约等于没 来过潮州。千百年来,这座古桥,见证了潮州的古貌新颜,是无数潮州人心中的“潮文化”地标。
广济桥 ,横跨韩江,是古代闽粤两地的交通要津, 集梁桥、浮桥、拱桥于一体 ,与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曾被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 “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
图源/文化潮州
桥中间用了18只梭船并排一列,用铁索连城浮桥,构成了 “十八梭船廿四洲” 的独特风格。每天下午5点半后,浮桥就会收起来,那将会有另一番别样的韵味。


老汕头

潮汕地区的新风集萃

当时间推进到近代, 因开埠而崛起的汕头 ,逐 步发展成为粤东商业中心, 承接了潮州府城经济中心的使命 ,成就了一段“百载商埠、楼船万国”的繁荣。

随着商贸的繁盛,汕头城区不断向海滩的拓展,经过四十多年的填海发展及逐渐规划, 一个扇形空间及街道的放射状路网的近代城市 呈现在世人面前。

图源/方志广东

汕头,向海而生、因港而立、因侨而兴,既是“百载商埠”,也是 著名侨乡 。一批批潮汕人由此漂洋过海出国谋生,又回到这里,带来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

陈慈黉 (hóng)‍ 故居 由蜚声东南亚的侨胞陈慈黉家族兴建而成, 就是潮汕百年华侨文化的缩影,被誉为中国 “岭南第一侨宅”

故居始建于清朝,历时近半个世纪,共有厅堂506间, 建筑风格中西合璧,以传统的“驷马拖车”糅合西式洋楼,点缀亭台楼阁,通廊天桥,萦回曲折, 2005年被评为汕头八景之——“ 黉院惠风 ”。

陈慈黉故居的建筑材料汇集当时中外精华,其中单进口瓷砖式样就有几十种,这些瓷砖历经百年,花纹色彩依然亮丽如新,此外故居内的书法石刻皆出自当时名家之手,一字千金,是一“本” 集众多书法名家手笔的“活字帖”


汕头作为“岭东门户”,身居海丝前沿阵地,形成了丰富又独特的海防文化。始建于清代同治十三年 (1874) 崎碌炮台,就是清末粤东的海防设施代表作
崎碌炮台,俗称为石炮台, 位于汕头埠东南临海,为环圆形城堡建筑,从炮巷拱石、通风窗亭以至石阶炮眼,都具有西洋建筑风格。 百年沧桑,驻守一隅的石炮台,见证了清代粤东地区的海防历史。
汕头小公园 图源/方志广东

而要说到汕头最深刻的地标,一定非 汕头小公园 莫属。名为“小公园”,实际大有来头。

作为 我国保存最完好的城市开埠区之一 ,这里拥有独具一格的环形放射状路网结构、中西合璧的骑楼建筑群、布局合理的旧街坊“四永一升平”……汕头小公园 见证了汕头开埠的历史荣光,也承载着不少海内外潮人的乡土记忆。

存心善堂旧址,隐藏在汕头小公园的近代建筑 图源/沧浪

漫步其中,那一座座沿途矗立的 近代建筑: 存心善堂旧址、广东省银行汕头支行旧址、桃园酒楼、汕头旅社 ,带我们回望汕头的沧桑往事,找寻城市记忆。

广东省银行汕头支行旧址 图源/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服务号

汕头旅社 图源/沧浪


揭阳

潮汕地区的古风秘境

潮汕三市里,揭阳就像是个“小透明”,没什么存在感,但它绝对算是一座被严重低估的城市。

早在公元前214年, 揭阳之名就已出现在秦朝的中国版图 。此后朝代更迭,揭阳一直为郡、州的别称和古名。再到 南宋复置揭阳县 ,建县治于榕城以来,历经漫长历史积淀, 形成了极富地方特色的城市性格与风貌。

揭阳古城 图源/揭阳日报

如今, 揭阳古城依然保留历史形成的山、水、城一体的空间形态, 面积仅1.13平方公里的这方天地里 古迹遍布,一步一景,移步换景间便可穿越八百年时光,探访历史深处的难忘记忆。

进贤门 图源/发现揭阳

进贤门 位于原揭阳古城东、北二城门之间,始建于明代天启元年 (1621) ,距今已有400余年历史,是 揭阳古城的标 志性建筑 。进贤门 下层是瓮城门,中层是城楼,上层则是琉璃亭阁,建筑风格独特,看起来也是格外雅致。

揭阳学宫 图源/落云从

走过进贤门,我们就直达 揭阳学宫。 它始建于南宋绍兴十年 (1140 ,清光绪二年 (1876) 大规模重修, 采用高台基宫殿式的三路五进、左右对称建筑布局, 具有明清古建筑的风格和鲜明的潮汕古建筑特色。

现存建筑组群坐东北向西南,由21座单体建筑构成, 岭南地区规模最大、配套建筑最完善、保存最完整的孔庙 ,有着“粤东古建筑明珠”之美誉。

古榕武庙(关帝庙) 图源/落云从

揭阳古城有文庙,也有武庙,文庙是揭阳学宫, 武庙就是古榕武庙 (关帝庙)

古榕武庙,建于明嘉靖三十七年 (1558) ,后亦有重修。整个庙宇建筑风格既融合明清两代中原、粤东文化的精华,又独具地方特色,其 灰塑、嵌瓷、木雕、彩绘与石雕等装饰工艺丰富多彩 。此外, 古榕武庙庙前戏台是粤东地区唯一的清中期庙宇戏台。

揭阳城隍庙 图源/落云从
城隍庙 ,大抵是揭阳古城中最热闹的地方了。 每年正月的“城隍”庙 会都 堪称 一场 人气最旺 的民俗盛宴。 它始建于宋朝时期,目前也是 广东现存的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城隍庙古建筑
庙宇构建精美,装饰华丽,金漆木雕、石雕、嵌瓷、灰塑、彩画……勾勒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故事。庙里的楹联、匾联、灯橱联等,结合了中国书法艺术之美和楹联艺术之妙,文精意明。
中山路 图 源/ 落云从

继续往前走到 中山路 ,又是另一番光景。 这条老街,看起来有些破败沧桑,却也藏着最为原汁原味的市井气。 穿行其间,映入眼帘的有斑驳的骑楼,也有民居、府第、祠堂、庙宇等,充满了故事感。

揭阳县署围墙 图源/揭阳日报

在中山路北侧有一处古城墙,是古时围绕县衙而筑的内城墙,即 揭阳县署围墙 。它有一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叫作 “禁城”

这是 目前国内仅存的一处元代古城墙 始建于元朝至正十二年 (1352) ,历经600多年保存至今, 见证了揭阳这座城市的变迁与发展。

揭阳西马路历史街区 图源/落云从
另一条老街—— 西马路 ,从东端的石狮桥开始,一直通往西端的环城西路,道路两侧多为中西合璧的骑楼,偶尔也会遇见一座古色古香的中式古宅或祠堂。
这种 骑楼商铺和宗族祠堂相互并存 的文化景观,记录下岁月的痕迹,也展现了极具韵味的地域特色。

中西交融的西马路 图源/落云从


揭阳至宋代时,就已成为人文鼎盛、重礼崇儒的“海滨邹鲁”,人才辈出。明崇祯元年即有“戊辰四俊”登同榜进士,郭之奇就是其中之一。 郭之奇登进士后第二年,即崇祯二年 (1629) ,着手创建太史第整组建筑群

揭阳太史第及中厅后选匾额 图源/揭阳学习平台 陈如华/摄

太史第建筑群包括 郭氏宗祠、金马玉堂、太史第 建筑组群风格特别,规制严格,保存完好,在揭阳古代府第式民居建筑中实属罕见。

西岐古寨东寨门 图源/落云从

始建于宋代绍 兴年间的 西岐村里, 西岐古寨 坐北朝南,三面环水,被108幅寨墙围城了蟹壳状,共设四个寨门。寨内三 街六巷,外通十八涵洞, 拥有 宋、元、明、清等不同时期的潮汕传统建筑 ,规整分布,合成了一寨一屋的大千世界。

西岐古寨东寨门 图源/落云从

古溪陈氏家庙 (古溪祠堂) 是古溪陈氏一脉六村祭祀祖先的地方,始建于清康熙年间,雍正十一年 (1733) 扩建,保存较为完好。不论在木雕,漆画制作工艺上都力求精益求精,生动传神,不愧为潮汕祠堂的艺术瑰宝。

古溪陈氏家庙 图源/落云从

而在揭阳之外,还有一处传奇古迹不容错过,那就是 涵元宝塔 这座明代修建的宝塔,坐落于汕头市潮阳区金灶镇港内村的客埠山之上,由当时的揭阳县令冯元飚 “借地”倡建了涵元宝塔,以增形胜
走过近400年的岁月,这座被赋予诸多传奇色彩的涵元宝塔,依然雄浑美观,成为了潮汕历史人文鼎盛、地域友好的见证,被誉为 “巍然岭海一巨观”

涵元古塔 图源/广东学习平台

时       间 1月15日-1月19日

集  合  地 广东·潮州

解  散  地 广东·揭阳

原       价 4580元/
组  团  价 4480元 /人(2人及以上报 名可享)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