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金科应用研院
Share Technology Happy Finance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金科应用研院

精准出击,信用卡获客方式与场景分析

金科应用研院  · 公众号  ·  · 2023-05-15 08:31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关注 金科应用研院 ,回复“ 礼包

领取“ 风控资料合集

过去十几年,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采用了“跑马圈地”的发展模式,追求发卡量、透支余额等规模增速指标。然而,随着行业竞争加剧以及疫情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信用卡的增长红利已经回落,进入到增量放缓、存量博弈的下半场。如此背景下,发卡银行开始转向细分客群需求定向发卡,成为了行业的主流趋势。

在2022年,监管部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因此,自去年起,多家银行采取了调整持卡数量上限、对长期睡眠卡进行销卡或暂停服务等措施,使得部分银行的卡量规模出现下降。

尽管在整个行业发卡量和交易额都出现下降的背景下,仍有部分银行具备成为“黑马”的潜力。据统计, 2022年, 兴业银行累计发行信用卡6630.42万张,较上年末增长11.06%;招商银行的掌上生活App发布的报告上显示累计用户数1.37亿户,平安口袋银行APP注册用户数15288.32万户,较2021年末增长13.3%。

那么,各家银行的信用卡发卡获客模式是如何从过去粗犷式的“跑马圈地”转向“精耕细作”的呢?在行业内外夹击的情况下,国内银行的信用卡增量业务应该如何破局?接下来,我们将深入盘点银行的信用卡获客方式,以期能为你带来一些启发。

一、前端营销获客渠道划分

FAL曾发布推文 《零售信贷产品的8大业务流程》 ,里边有介绍到,零售信贷业务开展的起点即前端获客渠道,获客方式即进件渠道有以下4种。

1)自有线下渠道: 通过银行网点的柜台获客,或客户经理线下拓客。
2)自有线上渠道: 主要包括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
3)合作商户渠道: 主要对于消费贷和信用卡,通过业务场景合作商户进行获客。
4)线上导流渠道: 主要是与线上流量提供方开展合作,包括互联网公司、贷款超市、助贷机构等。

那实际落地到引流方式上,各家银行又有哪些妙招。

二、信用卡获客方式

1、与头部流量平台合作,线上提供信用卡申请功能 ,云闪付、支付宝、微信小程序等均有为用户提供信用卡申请的功能,提供便捷的线上申请渠道。如江苏银行联合支付宝推出的“蚂蚁宝藏信用卡”、广发银行联合美团推出的联名信用卡、招商银行、建设银行、平安银行均与bilibili合作联名发行信用卡等。

此外,未来的政务平台将成为发展普惠金融和支持地方经济的重要平台。例如,“我的南京”App已支持用户在线申请南京银行信用卡,同时提供消费贷、经营贷等金融产品,让用户享受更加全面的金融服务。

2、借助二维码网申, 让获客更加便捷高效。通过微信、朋友圈、支行等渠道,推广二维码网申,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的信用卡申请方式。随时随地开展营销,提高移动化、线上化获客能力,助力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

3、建设手机营销App, 提供更加丰富的“金融+生活”综合服务。例如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的掌上生活App和手机银行,构建了大零售流量聚合体系,提供更加丰富的“金融+生活”综合服务。交通银行信用卡则推出“买单吧”App,持续丰富生活场景,包括餐饮美食、充值缴费、影音娱乐、分期购物、汽车生活、交通出行等六大类。通过手机营销App,营销人员可以随时随地开展推广,提高信用卡申请率。

4、将信用卡申请链接、二维码等嵌入行业、平台或细分领域 ,开展场景化营销。城商行应着眼于场景金融建设,在合作方经营场景中开展线上或线下活动,满足客户的场景需求,提供丰富的场景化服务。通过场景化营销,建立客户关联,让客户更加信赖和认可银行的产品和服务,推动信用卡的销售和普及。

5、转化老客户为营销员 ,推荐新客户并拓展用户群。通过口碑传播和社交媒体等多渠道宣传,快速提升品牌曝光度和用户覆盖面,实现营销目标。

6、公私联动,借助对公业务优势和营销工具 ,实现精准营销。依托对公业务优势,多维度获取企业及个人信息,设置白名单,实现对公客户的识别和个性化匹配。再借助二维码网申、MGM等营销工具,主动为客户匹配高端卡、分期卡、联名卡等产品,精准营销,促进客户转化。同时,拓展B端生态,提升品牌影响力。让公私联动、获客精准化,为银行营销注入新的活力。

7、零售借贷客户的交叉销售 ,实现零售借贷客户协同营销,提高客户黏性和营销效果。通过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渠道,在客户高消费、网点叫号、特定节假日等场景触发事件,第一时间为客户推荐相关产品,让客户获得更多的福利和优惠,同时实现精准营销。

三、各大银行信用卡场景化获客参考

1、借助文体娱乐场景化获客 ,银行信用卡产品走向消费品化。通过与同业异业联盟的合作,如电影、话剧、演唱会项目,借助灵活的样式和市场活动,银行的信用卡产品也因此变得更加受欢迎和话题性更强,走向消费品化。银行从流量平台和大IP两类切入,前者主要是与娱乐平台合作,如QQ音乐、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和优酷视频等。后者则主要利用文化人物、文娱明星等大IP制造粉丝效应,如浦发银行推出杨洋粉丝主题信用卡和张艺兴“一心卡”等。

2、汽车场景化获客 。除了在国际车展上设置营销点,开展新能源汽车专场等方式, 是银行发展信用卡业务的重要策略。除此之外, 还针对车主客群进行精准营销。例如,农业银行在2022年推出“畅系列”车主白金信用卡,为车主提供更加便捷、优惠的服务。该系列卡片以“酣畅生活,畅行无阻”为主题,匹配各类优惠和专属权益,为车主打造全方位用车解决方案。

此外,银行还可借助数据分析等手段,深入了解车主的用车习惯和消费行为,为车主量身定制产品和服务,增强客户黏性和信任度。同时,银行还可以拓展与汽车厂商、汽车维修等行业的合作,搭建更加完整的汽车生态圈,从而打造更具差异化和竞争力的汽车信用卡产品。

3、萌宠主题获客 。萌宠是许多人生活中的必需品,也是寄托情感的重要存在。浦发银行就曾推出“萌宠”主题信用卡,将可爱的萌宠元素融入到信用卡设计中,提供了新户首刷、消费达标、萌宠保险等多种个性化、多样化的产品权益,为养宠、爱宠的客群提供了更全面的消费需求和情感需求满足。

4、大学生群体 。针对“95后”大学生的信用卡和业务配套也是银行在获客方面的一个新尝试。广发银行创新推出的卡产品充分考虑了这一群体的用卡特点,整合了“网红”商户、潮流产品和出游优惠等多重特色活动,以开学季和毕业季为主题进行用卡推广,为年轻人打造了更具吸引力的消费体验。这种深度的洞察和个性化的营销方式,不仅能够吸引年轻人的注意力,也可以提高银行品牌的年轻化形象。

5、留学生群体。 针对留学生群体,强化跨境服务特色,重点拓展和服务留学生客群,巩固在留学生客群中的市场地位也是一种重要的获客渠道。例如中银长城国际卡开展卓隽卡境外消费笔笔返消费金活动,推出卓隽VISA英镑卡,持续丰富优势产品币种;利用“中银跨境GO”APP、国际中学等渠道加强对卓隽卡的拓客引流,形成个金跨境业务协同优势。

除此之外,为了吸引不同的用卡群体,越来越多的信用卡公司将注意力转向不同的主题和场景,例如旅游、美食、时尚、文艺、医美等领域,以吸引更多的目标客户,提升信用卡的市场占有率。


感谢雅诗的分享,如果你喜欢、想要看更多的干货类型的文章,可以把公众号设为星标🌟,顺便转发分享~


FAL长期对外征稿,邀请各大风控人士加入我们,在风控圈分享你的经验与知识 👉 征稿,快到碗里来,有稿费那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