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个故事。
1997 年 3 月,上海,有一个名叫周博涵的大胖小子出生。
博涵八岁开始学习钢琴,2012 年考入东方行知钢琴学校,2015 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
他今年 20 岁,已经收获了很多奖项。
2011 年,获珠江恺撒堡杯全国青少年钢琴大赛上海赛区业余四组演奏奖;
2015 年,获美国纽约青少年文化艺术节钢琴比赛青少年组二等奖、第七届施坦威全国青少年钢琴比赛上海赛区业余青年组第三名以及第二届雅马哈全国钢琴大赛大学生非职业组三等奖;
2016 年 8 月,博涵随上海城市交响乐团赴英国英格兰爱丁堡艺术节参加上海文化周开幕式并进行演出,获得好评,并参加同期举行的英国苏格兰阿伯丁国际青年音乐节比赛,获得钢琴独奏金奖。
如果单看以上信息,你可能会和我一样,觉得这是一个正常中产家庭培养出的优秀孩子,并没有什么值得晒的,可就在这些「普通的、不值一提」的人生履历背后,博涵却有另外一个称谓:星星的孩子。
「星星的孩子」意指患有儿童孤独症的孩子,又称儿童自闭症,是一类以严重孤独、缺乏情感反应、语言发育障碍、刻板重复动作等反应为特征的发育障碍疾病。
可无论用多美的词去形容他们,对于患病的孩子和他们的家庭而言,这都是生命无法承受之重。因为绝大多数自闭症孩子,终生需要辅助和干预,不但无法像普通人一样独立生活,还给家庭带来巨大的心理焦虑和经济负担。
有人说,他们是天才,在某些领域表现出的惊人天赋,让普通人难以企及。但身为星星的孩子,他们却更习惯把自己封闭在独属的星球上,所有的痛苦和快乐,所有的天分和努力,有很大概率都不会为外界所感知。
在地球上的他们是孤独的。
博涵从小就对声音有着敏锐而强烈的感知,他能比其他人提前听到飞机飞过的声音,能因为一首《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一个人默默流泪。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路过并坐进了儿童福利会的音乐教室,那时老师在教小朋友们唱歌,原本一分钟也坐不住的博涵却坐了整整一节课。
8 岁那年,博涵父母帮他报名参加了唐氏孩子的音乐启智班,每当音乐课老师的钢琴声响起时,他都能安静下来,不吵不闹,在启智班结束时,他已经爱上了钢琴,开始跟随老师一对一的学习。
博涵的天分能被发现和重视,何其幸运。
然而在自闭症的困扰下,博涵的整个求学过程困难重重。可即使这样,这个磨难重重的家庭,始终让博涵保持对钢琴的热爱,这是博涵和地球沟通的唯一语言。在博涵弹起钢琴的那一刻,他的父母可以忘记所有的失望和压力,那一刻,博涵和所有的普通孩子一样,带给为人父母最大的快乐和骄傲。
钢琴和音乐,是这个家庭最明亮的色彩。
博涵这个来自星星的孩子,通过钢琴学习着和这个世界相处的模式,虽然笨拙和缓慢,却渐渐打开了心,试探着走出自己的世界,近几年,博涵频频出现在上海的各大舞台上,并积极参与了各类公益活动,希望通过自己的演奏,将快乐带给别人。
之所以说这么个故事,是因为今天(4 月 2 日)就是国际自闭症关爱日。
在中国,根据医学界估算,每 166 名儿童中即有 1 名患自闭症,全中国 3 亿多儿童,有接近 200 万患者,这还仅仅是一个保守估计的数字。与惊人的数据相对的,是人们对自闭症普遍存在的忽视或误解。
最近,
QQ音乐
联合
赵雷
、
陈粒
、
陈鸿宇
三位民谣歌手,帮助博涵完成倾诉的梦想,让我们,可以听见来自星星的声音。
赵雷、陈粒和陈鸿宇授权指定《南方姑娘》、《小半》、《理想三旬》三首民谣给博涵进行改编,与其他古典曲目一起,组成一张博涵的数字唱片——《听见星星的声音》。
黑白键打开了窗
夜里弹琴的小孩
就诉说吧
肆无忌惮,侃侃而弹!
QQ音乐出版这张唱片的初衷,是为了引起整个社会对自闭症儿童的重视,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关注自闭症、了解自闭症,并善待自闭症群体。
《听见星星的声音》数字唱片已于 3 月 31 日在 QQ 音乐上线,售价 5 元一张。
此张唱片的所有收入都将用于星星音乐公益基金项目,由中华儿慈会爱心家园童愿计划项目管理运营。
愿我们都能听懂星星的诉说,并向星星付出我们的关心和爱。
点击
阅读原文
,即刻聆听星星的声音。
👇
×
今天的歌 © Joan Baez - I Never Will Marry
今天的文
© 里里
💌
公众号回复 0402 获取歌曲试听地址
想我了可来微博
@靡音里里
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