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一下
11
月份的经济数据全貌。
消费端
:社零单月增速
3%
,前
11
个月累计
3.5%
,剔除汽车后累计
3.7%
,没有延续
10
月份的上涨趋势。
投资端
:前
11
个月,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累计同比增速为
3.3%
,其中民间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为
-0.4%
(连续四个月为负)。
地产销售
:今年
1-11
月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同比降幅为
10.4%
。
物价
:
CPI
同比
0.2%
,
PPI
同比
-2.5%
。
工业增加值
:前
11
个月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
5.8%
。(工业增加值是最接近
GDP
的指标,最终成果分别由居民部门、政府部门和企业部门瓜分,居民拿工资,政府拿税收,企业拿利润,参见昨天的文章)
进出口
:前
11
个月进口和出口累计金额同比分别是
5.4%
和
1.2%
。
2024年前三季度累计GDP增速为4.8%,用上面分项对比一下,比4.8%高的是出口项
和工业增加值
。
后台好多小伙伴问现在投啥行业好,在5%的GDP增速下,绝大部分公司的业绩增长都会在正负10%以内,这个绝对值水平,
是潘长江还是郭敬明也不重要
,反正合影都是最前排。
盯着中长期也没有太多行业是非常确定的,比如说固态电池,本身叠加了锂电池行业的放缓和周期性,技术路线还存在比较大的争议。真正中美都在发力具备协同效应,没有贸易摩擦争端,
而且中国没有大规模投入产能的行业,
并不算多,机器人算是比较标准的。
机器人的产业进展,就盯着巨头动态就行,也没必要算业绩啥的,本来占比小,而且
估算
未来需求误差大。
目前比亚迪发布了
2025
届具身智能研究团队招聘简章,其具身智能研究团队于
2022
年成立。
另外是特斯拉,一直通过视频公布
Optimus
的进展,最新的两段视频如下,一段是DJ打碟,一段是走下坡路:
这个视频的重点是灵活度。
美国科技媒体调侃说就这下坡,拜登来了得摔800回。
目前预期是
2026年规模量产
,2027年前交付给客户,年化的交付量级在15万台左右。在此之前,股价会反复震荡向上,反复给机会。反正汽车研究员都说,
汽车主机厂和零部件拔估值看来都得靠星辰大海的人形机器人了,
躺下是汽车,站起来是汽车人
。
这种战略新兴行业,中短期股价走势受到两方面的影响,
第一是事件刺激
,业内的某个会议,或者是某个客户向特斯拉下订单等,都可能会带来股价的阶段性上涨。
第二就是市场整体情绪
,尤其是偏向科技中小盘风格时,股性很活跃。
以汇川技术为例,
22
年以来市场不好,股价还能够维持期间震荡,靠的主要就是机器人的想象力,中间大幅度的调整一般就是市场整体的回调带来的坑。
对机器人产业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考虑
机器人ETF(159770)
,场外联接基金代码是
014881,
跟踪的是中证机器人指数,前几大持仓是汇川技术、科大讯飞、石头科技、中控技术等。
投资这种战略行业玩法也挺多:无惧波动的直接找个低点一次性买满仓位,这种就需要等比较深的黄金坑,或者是保留一定比例的底仓,剩下的根据事件驱动和市场情绪做波段,这要求跟踪紧密,会择时,再或者是直接定投,省心省力。
大盘大幅度回调对这种战略新兴行业都是砸坑的机会,但当前阶段
还不算是黄金坑
,前两种玩法可以等等,定投的不用等。
另外是债券这边,每天都是无聊的新高,倒是今天看到一个很逗的提问:十年期国债收益率都
1.7%
了,国家不管管吗?哈哈,这让我想起了“
高质量人口老龄化
”。
金融市场跟实体并没有严丝合缝的对应关系,很多时候都需要
半露着谜底猜谜面
,如果要管,那就不会等到现在了。
好比女神给你回消息:对不起,你是好
...
后面就不用看了吧,难道会夸你是好备胎?
风险提示:文中观点仅供参考。购买前请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选择适合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定投非储蓄,也有亏损的风险。
......
对我们的知识星球感兴趣的,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加入
,
更多精彩内容等着你。
留言区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