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一颗青杏
这里是青杏官方公众号1号。手把手带你了解身体、探索欲望、打开新世界大门,教你做一个污而不黄的老司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现代快报  ·  《哪吒2》登顶中国影史票房榜 ·  昨天  
江西日报  ·  突然爆火!一上线就售罄 ·  昨天  
江西日报  ·  突然爆火!一上线就售罄 ·  昨天  
财宝宝  ·  什么是缩表? ... ·  昨天  
格隆  ·  春节档,太爆了! ·  4 天前  
格隆  ·  春节档,太爆了! ·  4 天前  
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  ·  春节小剧场丨今日剧场放映《一张一闭一张嘴》 ·  4 天前  
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  ·  春节小剧场丨今日剧场放映《一张一闭一张嘴》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一颗青杏

当身边出现了同志,我才开始真正了解这个群体

一颗青杏  · 公众号  ·  · 2017-05-17 21:00

正文





文 / 刀笔

在他们来到我身边之前,我自以为能真切理解同志——一群与大众性取向不同的人。我想象着他们在暗处的渴望和挣扎,依照同性文学和漫画作品去描摹他们的生活轨迹。我常常在幻想中给予同志的日常以粉红色调,满怀少女的痴心,觉得他们可以顺利地邂逅一生所爱、解决为此产生的家庭矛盾,然后理所当然地Happy Ending。在他们真正走进我的生活之后,这曾经令我感到真实可行的一切却变得有些幼稚和苍白。


最早接触的同志是一位相熟的女同学。她有着优美的容貌,性格活泼讨喜,一双坦诚且极黑的眼睛让人印象深刻。当她向我坦诚性取向时,我甚至受到了惊吓——那时候才刚接触同性文学,实际对于同志,我的态度还仅仅处在能接受存在而无法理解的地步。


老天!要知道,她没有给我任何预警,直接大剌剌地抱怨起某位我们共同认识的女生作为女朋友的一些恼人处来。


“嗯嗯——嗯?!女朋友?她是你女朋友?”


青春期特有的敏感让她迅速捕捉到了我的语意所指:


“没错,是那个女朋友。你想的那个。”


“好——好吧,嗯,没啥。”我看向她清澈的眼睛,以为会看到不安,可是——完全没有,她的双眸满是信任和坦诚。我突然有点羞愧,因为发现自诩开明的自己其实希望看到她作为同志的不安,好让我对同志的难以接受变得立场正确。但是后来我渐渐明白,她的坦诚其实是同志应有的自信:


我是性向与大多数人不同,但就像一些小众的口味爱好(譬如嗜好香菜),并不影响我的个人价值,为什么要为此羞愧不安?


正如同志圈内一句流传甚广的话:“ 曾经由男人来决定女人该不该受教育,白人决定黑人能不能活下去,后来我们都认为这是荒诞的,如今我们却又让异性恋来决定同性恋能不能相爱。 ”多数人的选择和表现并不能说明某种行为或性状普适于所有人,多数人的思想也不能被强加于少数人。



可惜当时我还没理解至此,于是上天又给我补了一课,让我为一个注定不会喜欢上女生的男孩心动、心伤。


就像所有爱幻想的青葱少女,我对那个说话温柔、衣着整洁的清秀少年轻易产生了好感,而这种好感在朝夕相处间寂静生长,终于开满心田。


“我跟你说件事。”像往常开玩笑一样,俯身附耳对他说话时,我心跳的节奏却完全不同。


他大概觉得这件事普普通通,又是我的一次大惊小怪,安安静静坐定了听我说。


“我-喜-欢-你。”像是害怕,但更多是紧张,我急匆匆退了回去,小心翼翼地望着他,等着回复。


“你开玩笑的吧。你怎么可能喜欢我。别开玩笑了。”他的声音充满怀疑。


“我没开玩笑!我就是……喜欢你。”起初我是那么理直气壮,最后又变得那么心虚。

之后的几天,他总在回避我。时逢阴雨绵绵,我心里也是水天一色的忧思惆怅。怎么能不难过呢,看着鲜红的石榴花簇簇盛放,我的眼睛也泛红。一个素来和我俩关系不错的一个女生看到我的神情,关切地问我怎么了。


“XX他有喜欢的人了吗?”我突兀地问她。她愣了一下,立刻明白了。


“呃,你不知道吗?他喜欢男孩子的,上次他跟我说的。”


“怎么可能,他肯定胡说的!”


“真的啊。哎,你别难过啊。”


知道真相的我反而没有掉泪,强烈的不甘心和不可置信一下子溢满了我的心:

我不相信他不喜欢女孩子,进而也不认为同性恋是不可逆转的。我一厢情愿地认为——即使他现在喜欢的是男孩子,以后也能被“矫正”、“改造”地喜欢女孩子。



我开始看一些真正的同性恋研究报告,去了解他们的真实状况:


同性恋,又称同性爱,是性取向之一,是指只对同性产生爱情和性欲的人,具有这种性取向的个体被称之为同性恋者。


世界公认的数据认为,同性恋占总人口数的4%—6%,据此推算,中国同性恋人数在5600万至8400万之间。国内著名的性学者李银河也宣称,中国同性恋群体的规模在7000万左右。


在看到这个数据的时候,抛却对同性恋的偏见,我是纯然惊讶的。在逐渐了解他们的情况之后,我明白: 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他们的合理诉求应当被正视。 怀着与同志偏见和解的心情,我和他之间,又回归了朋友关系。不长的一段时间里,没心没肺的我们笑笑闹闹,也就完全释然了。当初我的不甘心,也早己消散。


后来,他偶尔会聊到对男孩子的感触,我也会指着照片问他:“这个男的超帅有木有?”所以你可以想见,最后我们竟然成了闺蜜。


而这样的闺蜜也不限于他,后来我甚至又遇到了另一个这样特别的少年。彼此间讨论哪种高光更自然,哪个牌子的爽肤水适合我们这样的大油田,这样的话题自不必说,我们常常还讨论到同性恋如何面对父母这一关。对于一向疼爱自己的父母总是提起,“真想早点抱孙子,你可早点找个女朋友”,他真是愧疚难安。他在孝义与爱情间的挣扎每每令我心疼又无奈,为何许多善良人在世俗面前总要无辜受罪?那时候起,我就私心觉得同志太苦。


可是后来遇到男神,我就发现:同志的幸福并不为他的性向所剥夺。男神是小有名气的淘宝店主,热爱潜水和手工。在他的日常里,我看不到一丝阴霾,在一方天地里,他自在潇洒。他是我所见过的最热爱生活的人。


这时想及之前对同志庸人自扰的过度悲情,不禁嘴角一咧,乐而开怀。说到底,同志也是普通人,也就有着追求快乐的希冀和能力。



回看和同志们的相处历程,有懊悔,但更多的是庆幸:


幸好我并没有一开始就顽固抵制同性恋的存在,所以故事得以被我们共同续写,我不至于错失那些不可复制的欢乐时光,独自熬过那些没有他们陪伴的惆怅日子。


最后,愿各位也能善待身边的同志,也愿看到这篇文章的同志,愉此一生。


杏酱的话


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5月17日,国际不再恐同日。 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990年5月17日,就已将同性恋剔除出“精神疾病”分类。为纪念这一重要进步,国际不再恐同日(IDAHO)”于2004年被发起。此后,每年的5月17日成为了反对同性恋恐惧/跨性别恐惧的国际主题日。在这一天,人们关注因性倾向及性别认同而产生的,一切加在肉体和精神上的暴力及不公平对待。


青杏鼓励大家持包容多元的观念,也收到不少与LGBT相关的故事投稿,但杏酱发现,每次一旦出现同性的话题,评论里总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言论,比如觉得恶心、不正常,或者觉得同性恋无法繁殖所以不符合道德伦理(咦?好像异性恋也不是每个人都想繁殖的吧?),或者强调同妻的痛苦来否定整个同志群体,这些言语本身对LGBT群体就是一种语言上的攻击和暴力。杏酱只想说,你可以不关心、不了解,但不需要对一整个群体加以恶意攻击,他们只是生活在你们身边的普通人,只因带着这个身份就要被带上负面标签甚至遭受暴力,这并不公平。






近期热门好文

👇


有多少房思琪们正被权力蹂躏,你却仍选择当沉默看客

一份详尽的520选礼指南 | 男女朋友、暧昧对象、闺蜜基友……都有对应的好礼!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