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诗词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
后台回复“日历”可获取诗词日历和免费图书
今日优课,点击收听→
《周易》40讲
12月26日是毛泽东同志的诞辰。
毛泽东不但是一个伟大的国家领导人,而且还是一位诗人。
他的诗词大气磅礴,往往在看似不经意的轻描淡写间,展示纵横万里的境界,发出吞吐山河、雷霆万钧的气势。希望我们可以从中领略到伟人的胸襟。
毛泽东的一生,
既有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的仰天长问,又有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的浩然正气。
17岁那年,他离开韶山外出求学,改写了一首气势非凡的诗作:
《无题》
1910年秋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从中,我们亦不难看出少年毛泽东的抱负和胸襟。
《
七古 · 送纵宇一郎东行
》
(1918年)
云开衡岳积阴止,天马凤凰春树里。
年少峥嵘屈贾才,山川奇气曾钟此。
君行吾为发浩歌,鲲鹏击浪从兹始。
洞庭湘水涨连天,艟艨巨舰直东指。
无端散出一天愁,幸被东风吹万里。
丈夫何事足萦怀,要将宇宙看秭米。
沧海横流安足虑,世事纷纭何足理。
管却自家身与心,胸中日月常新美。
名世于今五百年,诸公碌碌皆余子。
平浪官前友谊多,崇明对马衣带水。
东瀛濯剑有书还,我返自崖君去矣。
这首诗是1918年毛泽东写给同为新民学会会员的同学罗章龙的饯别诗,罗章龙即将赴日本留学,毛泽东到码头送行,当面交给他一封信,说内有诗一首相赠,就是这首题为《送纵宇一郎东行》的七言古风。
《
贺新郎 · 别友
》
(1923年)
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
。
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知误会前番书语
。
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
。人有病,天知否?
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
。
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凭割断愁丝恨缕
。
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
。重比翼,和云翥。
这首词,一说是赠送给杨开慧的,但湖南学者彭明道经过详细考证,认为《贺新郎》这首词并非是写给杨开慧的,而是写给陶毅(斯咏)的。
《沁园春 · 长沙》
(1925年)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925年晚秋,32岁的毛泽东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感慨万千。
一首《沁园春·长沙》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
菩萨蛮 · 黄鹤楼
》
(1927年)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油画:毛泽东在井冈山
《
西江月 · 井冈山
》
(1928年秋)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1929年,古田会议
《采桑子•重阳》
(
1929年10月
)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忆秦娥•娄山关》
(
1935年2月
)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这首词是毛泽东所有词作中较为出色的作品综观全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笔简而意无穷,勾勒出一幅雄浑壮阔的冬夜行军图,表现了作者面对失利和困难从容不迫的气度和胸怀。
《七律·长征》
(1935年10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清平乐•六盘山》
(1935年)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念奴娇•昆仑》
横空出世,莽昆仑,
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
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
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
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
把汝裁为三截?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
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汉,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沁园春·雪》曾被南社盟主柳亚子盛赞为千古绝唱。这首词也一直是众人的最爱,每次读来都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又看到了那个指点江山的伟人,不由地沉醉于那种豪放的风格、磅礴的气势、深远的意境、广阔的胸怀。
《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咏梅》是毛泽东读陆游同题词,反其意而作。写严酷的生存环境中,梅花的美丽、积极、坚贞,不是愁而是笑,不是孤傲而是具有新时代革命者的操守与傲骨。以此鼓励大家蔑视困难,敢于战胜困难。
《
如梦令·元旦
》
宁化、清流、归化,
路隘林深苔滑。
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
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
此诗虽写于冬天的行军,但给人有如沐春风,如享春雨的感觉,毫无冬日的萧索和寒冷。
整个意境凉爽、轻灵、洁净、开阔。
诗中“风展红旗”般的大气使人深受鼓舞,力量倍增。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949年4月)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距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浪淘沙•北戴河》
(1954年)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
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
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毛主席视察黄河
《水调歌头·游泳》
(1956年)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今日得宽馀。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
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蝶恋花·答李淑一》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
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距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