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是开始每日慢跑的第 3 个月了。
入冬后的合肥室外还是挺冷的,即便是阳光明媚的下午,气温也不过十度,遇到阴冷刮风,甚至只有几度。但每到下午 4 点多,只要不是下雨天,都会换上鞋出门跑上半小时,而且跑步似乎已经变成一种身体的习惯,并不觉得是一件需要费力做一下心理建设才能开始的事情。
跑步时我喜欢带着 AirPods Pro 并开启降噪,这让我有了 30 分钟不受干扰的独处时间。
光戴着耳机不听点东西总归是有些奇怪,有时我会听 Apple Watch 里离线保存的播客或者 Apple Music 歌单,这让我无需携带手机便可惬意的跑起来。
有时也会点开 Endel 播放 Move 景声,它会跟随我的节奏来生成相应的韵律。
前天不知为何突然想起《当我谈跑步时, 我谈些什么》这本书,于是找了个真人朗读版音频在跑步时听。不过喜马拉雅不支持 Watch 离线保存,边跑边听书时就需要握着手机,总是怕自己不小心把手机甩出去。
记得在我二十出头的年纪,还曾买过这本书的实体书,这也是我第一次看村上春树的书。虽然也略知他在写作届的名气,但当时并没读懂,只觉得是描写跑步和生活的一些琐碎,看罢也就忘了,甚至不记得当年有没有看完。
我喜欢看书,家里买了一柜子书,Kindle 也是每天都看。但我很少听书,所以开始听的头十分钟不大能进入状态,到后面才渐入佳境。
重读(听)这本书,我竟对里面的内容完全没有印象——除了还隐约记得的一个场景:快三十岁的村上春树,在一次看棒球比赛时,某个瞬间突然想要写一本小说。
事后看来,这个突然萌生的念头彻底扭转了他的人生走向,也多亏他并没有把这个念头只停留在念头。
虽然自己在网上写写东西也有十年了,但也从没想过要成为一个什么作家,不过竟也走上靠写点东西赚钱养家的路子。
我不认为自己在写作上有任何天赋,我的文字表达能力虽说比口语表达能力还是要好一些,但也绝对是中等偏下水平。或许接下来可以尝试通过主动学习写作,来朝着这个方向迈进一步。
前阵子在小红书刷到村上春树的书房照片,黑胶唱片塞满了一整面墙,皮质沙发、黑胶机和巨大的落地音箱。
村上春树的书房
读他的书时总能发现他对音乐的偏爱,对他的生活状态有了更多了解后,发现他是一个资深音乐爱好者,尤其偏爱爵士、古典乐和摇滚。
村上春树的书桌
有人说他是畅销作家、诺贝尔文学奖陪跑员。不管怎样,他定是活出了自己所追求的样子:33 岁开始长跑,一跑便是 20 多年,年近 60 岁突然玩起了铁人三项,靠写作便已实现人生自由,生命中从来不缺好的音乐。
希望在我 50 岁、60 岁乃至 70 岁的时候也能活出半分村上的状态(当然肯定不会有他那么有钱啦)。跑步、写作、听音乐这三个爱好大概会伴随我一生。
无论怎样,起码在我快要到 33 岁的时候,也突然主动想要跑起步来。
Endel
是一款跨平台的场景声 App,可以在 Apple Watch 上不依赖 iPhone 独立使用。
我最近听的
播客
:
我最近听的 Apple Music
歌单
:
我最近听的 Apple Music
专辑:
-
Le pas du chat noir - Anouar Brahem
-
Carnegie Hall Concert(Live) - Chet Baker & Gerry Mulligan
-
Someday My Prince Will Come - Chet Ba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