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历史园地
主要发布与历史教育教学相关的文章,发布《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网站的各类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网信江苏  ·  2024年江苏13市GDP出炉!苏州领跑5座 ... ·  昨天  
度房苏州  ·  马上!狮山这两个老小区要更新改造! ·  2 天前  
江苏药品监管  ·  江苏药品抽检工作获得国家药监局通报表扬 ·  2 天前  
江苏药品监管  ·  江苏药品抽检工作获得国家药监局通报表扬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历史园地

教学札记 | 夏雨:命题可以创新,但不能“创死”

历史园地  · 公众号  ·  · 2024-10-21 00:00

正文





命题可以创新,但不能“创死”

——评 天一大联考高三10月联考 一道创新题

按语


命题可以创新,但不能“创死”。在方言中,“创”和“撞”是同音字,因此“创死”可以理解为“撞死”。在网络用语中,“创死”逐渐演变成了一个网络热梗,一般用于想打对方又不想直说,或者在游戏、竞技等场合中,表示想要一波打死对方。而近期考试的一道题,令笔者颇有一种被“创死”之感,遂有此文。

试题呈现


此题出自天一大联考·皖豫名校联盟高三10月联考,作为压轴的第19题登场。(下面均简称为此题)

参考答案




教学札记



1

NEWS TODAY

题型与设问怪异,不符合安徽高考情况

为什么我说此题既“创死”了我,也创死了学生。

首先,毫无疑问,此题题型与设问绝对是一大创新,采取了选择性填空加论述的形式。然而,众所周知,安徽省高考从适应性演练到2024年高考都是小论文论述题。设问创新倒也未尝不可,但如此题型创新,该如何实现教考衔接,如何体现教学评一致性的要求呢?

不仅如此,本题的参考答案行文组织也颇为少见,以排除法表述作为答案的组织逻辑。“这就排除了封建统治阶级兴起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材料里A是起自中等阶级,可以理解为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排除了农民阶级先后开展的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此类表述与其说是答案,不如说是解析。将这种解析中常见排除式的表述作为答案正文,并不符合学科规律,显得颇为儿戏。可以预见的是,能写出此类的表述的学生必然寥寥无几,参考答案也即随之失去了参考意义。


2

NEWS TODAY

材料与答案狭隘,不具有真实开放性

从表面上看,此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然而,究其本质,此题不过是仅仅披着开放性试题羊皮,内里实际上却是一道“伪开放性试题”。

依据黄牧航教授的研究,常规性的开放性试题包括题目开放和答案开放。题目开放包括四种情况——材料开放、角度开放、思维方法开放和观点结论开放。所谓材料开放,是指考生可以自由选择命题者所提供的材料和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作答。所谓角度开放,是指考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所谓思维方法开放,是指允许学生运用多种思路来解释和评价历史事物。所谓观点结论开放,是指允许学生自行得出能够自圆其说、言之成理的观点结论。

那么,此题的材料与设问能够支撑起试题开放性吗?

这道题材料出自吕思勉的《中国通史》,命题人未做改动:自西力东侵,而中国人遭遇到旷古未有的变局。值旷古未有的变局,自必有非常的手段,然后足以应付之,此等手段,自非本来执掌政权的阶级所有,然则新机从何处发生呢?其(一)起自中等阶级,以旧有的文化为根柢的,是为戊戌维新。其(二)以流传于下级社会中国有的革命思想为渊源,采取西洋文化,而建立成一种方案的,则为辛亥革命。

至于其设问,则是:判断其所代表的重大历史事件,并说明你的理由。

首先是判断重大历史事件。这在原文中表述的相当明确,“起自中等阶级,以旧有的文化为根柢的,是为戊戌维新”,“以流传于下级社会中国有的革命思想为渊源,采取西洋文化,而建立成一种方案的,则为辛亥革命”。基于原文,除戊戌维新和辛亥革命的答案,应当均为错误答案。

其次是说明理由。要说明戊戌维新,则无非主要围绕“起自中等阶级”、“以旧有的文化为根柢”两句话。要说明辛亥革命,则无非主要围绕“以流传于下级社会中国有的革命思想为渊源”、“采取西洋文化”、“建立成一种方案”三句话。这些内容反映的出的历史信息及其指向的必备知识相当明确,学生除了语言组织上较为自由以外,如何能自由选择命题者所提供的材料和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作答?如何能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以及运用多种思路来解释和评价历史事物?

既然材料不具备真实开放性,自然学生也不能得出具有开放性的答案。

什么是具有真实开放性的材料与设问?

例如,2023年湖北卷第19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