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都什么年代了,依然还有相当一部分藏友,对待收藏的态度简单粗暴:“我家有古钱币,祖传的就是宝贝,必须要卖高价,拿出来人家就得花个几十上百万收购!”不正确的收藏态度得到的必然是负面反馈,要知道真正值钱的藏品少之又少,别找了几个拍卖公司的所谓砖家,人家估价多少你就信,多看多学少动歪心思!今天要介绍的这五种钱币,还是有不少藏友以为很值钱,它们在骗子口中会变成天价藏品,但在真正有经验的老藏家眼里,说真的,就是个笑话!
一:臆造袁大头
袁大头不用说了,玩银元的必备品种,在市场上交易量最大,价格也最稳定,虽然普遍价值不是很高,但有这个量存在,其收益也很可观。于是它也成了假货和骗局的重灾区。在历史上,
袁大头的版本只有四种:
壹圆、中圆、贰角、壹角。
年份版本也只有四种:
三年、八年、九年、十年!
除此之外,全是假货!什么伍元、六元,还有民国四、五、六、七年造什么的,都是仿古造假者用自己搞的模具制造出来的,在古玩市场几块钱一枚,不具备任何收藏价值。有人说那我家里是祖传的难道也是假的?别逗了好吗,大部分所谓的“祖传”,都是你家里长辈以前不知道在哪个地摊买下来的。玩收藏,不是一句祖传就完事儿的,相关学习资料必须要看。
二:黄铜、白铜造银元
经常有藏友会拿出來一枚“银元”,这样说:“我这可是稀有版本,为什么找不到买家呢?”结果仔细一看,乖乖不得了,版本确实稀有,什么袁大头签字版、大清银币长须龙、陕西省造光绪元宝甚至双龙寿字币都有。但无一例外,这些所谓的大珍银元个顶个的一眼假,地摊货级别!既然叫银元,那么就肯定是银质的,为什么都会发黄或者颜色惨白呢?因为这些都是最低端的假货,用黄铜或者白铜伪造,通常展示出来的特点就是颜色发黄或者惨白,根本没有老银元那种黑亮或者油润的光泽。这年头高级造假都已经用真银子来仿造了,却还有人拿这种一眼假的东西当宝贝。
三:密集恐惧症古钱币
这种钱币也算是古玩市场的一大特色,在地摊上特别多,通常是以“花钱”的身份来售卖。不过很可惜,历史上根本没有出现过这种钱币,上面密密麻麻的点点,古代铸币厂审美再差也不会做出这种钱币吧,密集恐惧症都要看出来了,丑出了天际!它们就是现代工艺品而已,而且大多做工奇差,双手一掰就能断掉,不信您咬一口试试......
四:大清镇库钱
此种所谓的大清镇库钱有很多种,基本都是根据康熙通宝、咸丰重宝等清代货币造的。它的特色就是大!有的差不多一个手掌大,有的甚至比头还大,外缘一圈花纹,看似是清代很少见的花钱,其实个顶个是地摊上的“镇摊之宝”,全是现代臆造品,买回家当个把玩物可以,但是拿来当成昂贵的收藏品就说不过去了。清代确实有镇库钱,但绝不是这种粗制滥造的仿品可比的。
五:“创意”钱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