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财经国家周刊
传播财经正能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消费日报  ·  奇瑞汽金,增幅233%! ·  15 小时前  
新消费日报  ·  奇瑞汽金,增幅233%! ·  15 小时前  
第一财经  ·  台湾一商场突发:已致5死 ·  16 小时前  
第一财经  ·  “260名受害者重获自由,被送往泰国” ·  19 小时前  
经济观察报  ·  百万房山人进城,堵在杜家坎 ·  昨天  
经济观察报  ·  京东搅局送外卖 餐饮商家担忧再引价格战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财经国家周刊

车主保费高、险企承保亏 新能源车险两难局面如何破解?

财经国家周刊  · 公众号  · 财经  · 2024-12-24 23:02

主要观点总结

近期,新能源车面临保费高、投保难和承保亏损的问题,使得新能源车主在寻找车险服务时遇到诸多困扰。文章中通过调查发现其原因主要包括高事故率、高昂的维修费用以及数据积累不足等。对此,政府和监管部门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如丰富新能源车险产品、优化定价机制、推动数据互通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新能源车保费高的问题及其背景分析。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增长,然而随之而来的保费高昂问题成为众多车主关注的焦点。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车均保费远高于燃油车。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事故率高、维修价格贵以及数据积累不足等。

关键观点2: 新能源车险投保难和承保亏损的现状。

尽管新能源车险投保率呈现平稳上升态势,但投保难、拒保等问题仍不时出现。尤其是营运车辆,由于驾驶里程长、风险水平高,商业险矛盾尤为突出。此外,行业数据显示新能源车险综合成本率较高,承保亏损严重。

关键观点3: 政府和监管部门解决新能源车险问题的举措。

为了解决新能源车险问题,政府和监管部门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推动丰富新能源车险产品,优化定价机制,研究推出组合保险产品等。同时,数据互通也被视为破解难题的重要突破口。此外,还计划进一步放开新能源车险自主定价系数,依据风险水平实施差异化定价。

关键观点4: 解决新能源车险问题需多方共同努力。

解决新能源车险难题需要险企、车主和车企三方共同发力。险企应增强风险识别和评估能力,有效控制综合成本率;车主应改善驾驶习惯,降低事故风险;车企则应丰富维修渠道,推动降低新能源车的维修成本,从而减轻车主的保费负担。


正文

来源 | 新华社
文 | 记者 张千千 王辰阳

新华视点|车主保费高、险企承保亏——新能源车险两难局面如何破解?
今年以来,新能源车大卖,在国内乘用车销量中已经占据半壁江山。然而,给爱车上保险的问题让不少新能源车主感到头疼。

一边是车主保费高,一边是险企承保亏,这样的两难局面如何破题?“新华视点”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保费高、投保难、承保亏

今年11月,家住浙江的陈先生想给家中新能源车上保险,但多家保险公司表示“给不了报价”。陈先生说,这辆车上一年出过两次交强险,现在只有一家大型险企愿意承保,报价高达8800元,而去年保费仅4000元左右。

陈先生的报价单显示,所上险种中,仅车上人员责任保险就近3000元。“车上人员每人保额30万元,我不想保这么高额,但低了保险公司就拒保。”

陈先生的遭遇并非个例,新能源车险保费高的问题切实存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2023年,新能源汽车车均保费为4395元,比燃油车高63%。扣除车龄等因素,新能源新车保费仍比燃油车新车高约10%。

与此同时,虽然目前我国新能源车险投保率呈现平稳上升态势,但投保难、拒保等问题仍不时出现。

营运车驾驶里程远超私家车,风险水平较高,在商业险方面的矛盾尤为突出。上海网约车司机蔡先生表示,他一年出了三次险,下一年的保险费用从1万元涨到了1.8万元;有的同行还遇到拒保。

关于新能源车险,车主有怨言,保险公司也有难处。

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全行业2023年新能源车险综合成本率达109%,承保亏损67亿元;赔付率达84%,比燃油车高约10个百分点。

“车险自主定价系数有上限,保费不可能无限提高。有些网约车常见车型我们明知道承保一定会亏损,但‘商业险愿保尽保’的导向存在,我们还是会尽量承保。”某大型财险公司一名业务负责人说。

今年初,金融监管总局印发《关于切实做好新能源车险承保工作的通知》,提出“各财险公司要严格依法做好新能源车的交强险承保服务,不得拒绝或者拖延承保交强险”,要求大型财险公司“积极承保新能源车商业保险,确保实现愿保尽保,满足消费者的保障需求”。

一位保险业从业人员告诉记者,针对高风险新能源车辆投保难题,目前一些地方行业协会采取了组织多家险企“轮值”的方式,探索解决之道。

11月15日拍摄的第二十二届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展台。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


两难局面谁之过?

记者调查发现,新能源车险保费高、承保亏,主要源于出险率高、维修价格贵、数据积累不足三方面因素。

某财险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公司承保的新能源车事故发生率比燃油车高70%左右。一方面,新能源车年轻驾驶员、营运车占比较高;另一方面,新能源车起步快、声音小,智能驾驶功能、智能座舱等新技术应用也需要车主有更长的适应周期。这些因素都增加了事故发生率。

“目前还有部分私家车实际从事或兼职出险率更高的营运车业务,保险公司难以精准识别,保费上也难以区别。”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郑伟说。

维修价格高企是新能源车险保费居高不下的直接因素。

“新能源车在可维修性方面整体表现不如燃油车。”中保研汽车技术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说,中保研开展的可维修性研究显示,样本车型电动车表现优秀、良好、一般、较差的比例分别为7.41%、18.52%、33.33%、40.74%,燃油车则分别为14.58%、14.58%、43.75%、27.08%。

零配件价格方面,中保研数据显示,约110个国内主流汽车品牌中,2021至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分别有73、88、98和98个品牌常用配件价格上涨,平均调增幅度分别为9.91%、7.72%、7.53%和10.59%,其中59个品牌连续四年涨价。

专家表示,在新能源车行业,消费者可选维修渠道较窄,维修技术、配件供应、质保限制等方面存在壁垒。同时,新能源汽车常采用一体化压铸技术、无模组动力电池等高度集成化制造方式,并装载大量智能化设备,维修难度和费用高。

此外,燃油车车险已有多年数据积累,风险测算相对成熟。“新能源车型迭代快,保险公司积累的历史经验数据的有效性快速衰减,新能源车型特别是新车型的费率厘定准确性不够高。”中国社会科学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向楠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