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起点锂电
起点锂电大数据是锂电池全产业链领先的资讯服务平台,我们致力于为锂电池上下游企业提供最前沿的资讯和最专业的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科研大匠  ·  “诺奖风向标”2025斯隆奖公布:28位华人 ... ·  3 天前  
科研大匠  ·  375人!教育部2024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推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起点锂电

四大电池企业发力688Ah电芯!

起点锂电  · 公众号  ·  · 2025-02-15 18:25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介绍了在2025年即将举行的锂电圆柱电池技术论坛和圆柱电池20强排行榜发布会的相关内容。论坛将聚焦新技术和新工艺,活动时间为2025年2月28日,地点在深圳宝安登喜路国际酒店。文章还详细描述了688Ah电芯的发展情况,包括四家公司的688Ah储能电芯的发布以及相关参数、合作企业等。此外,文章还探讨了长时储能普及和政策的推动作用,以及圆柱电池行业的其他相关活动。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锂电圆柱电池技术论坛和圆柱电池20强排行榜发布会

论坛将聚焦新技术和新工艺,活动时间为2025年2月28日,地点在深圳宝安登喜路国际酒店。

关键观点2: 688Ah电芯的发展

国轩高科、瑞浦兰钧等企业研发的688Ah储能电芯通过测试并下线,配套系统容量为6.9MWh,具有高效能、长寿命、低成本等优点。

关键观点3: 长时储能的重要性和未来发展

长时储能普及和政策的推动作用下,储能电芯将在安全范围内实现体积最大化,大单体电芯有助于降低集成成本并提高经济效益。


正文

倒计时13天

2025起点锂电圆柱电池技术论坛
暨圆柱电池20强排行榜发布会

活动主题: 聚集新 技术 探索新工艺

主办单位: 起点锂电、起点研究院(SPIR)

活动时间: 2025年2月28日

活动地点: 深圳宝安登喜路国际酒店2楼国际厅

活动规模: 500+人

280Ah和314Ah时代或将结束,今年会不会是688Ah电芯“元年”?

起点锂电获悉,今年以来不少电池厂在600+Ah电芯领域进行试水,2024年争先恐后发布的新产品即将流入市场,2025开年有4家公司发布相同参数的688Ah电芯。

近日,国轩高科研发的688Ah储能电芯通过测试,该款 电芯能量密度约435Wh/L,单电芯容量2.2度,循环次数大于一万次,日历寿命20年,与其配套的系统容量约为6.9MWh。

值得一提的是,6.9MWh的储能系统相比于之前的5MWh还能减少20%占地面积和零部件数量,制造成本更是节约8%,其降本增效达到极致。

瑞浦兰钧比国轩稍快一步,与中车株洲所合作的688Ah储能电芯已经下线,同样配套6.9MWh储能系统,其参数也与上面一致。

与瑞浦前后脚,鹏辉联合中车株洲所联合开发的风鹏电芯在春节前正式下线,容量/循环寿命/日历寿命与前两者如出一辙,值得注意的是该电芯采用离子海绵平台技术,将电芯能效水平提升到96%。

同样,楚能新能源联合中车株洲所开发的新一代688Ah储能专用电芯顺利下线,参数与前三者一致。

01

大电芯背后的“重要推手”

从以上4家企业发布产品可发现,中车株洲所对于大电芯的推出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一切起源于去年9月的一场结盟,当时中车株洲所公开了14家产业链名单,携手 楚能/瑞浦/ 蜂巢/国轩/ 中创/欣旺达 共同发布688Ah超大储能电芯计划,承诺将于2025年全球交付。

除了电芯,在储能系统温控方面,中车株洲所与海信、英维克、美的、同飞股份等厂商进行协作;在BMS&EMS方面,中车株洲所则找到中汇瑞德、高特电子、协能科技、中航华亿等进行合作。

一下集齐如此规模的精英团队,可知中车株洲所行业号召力。

以上电芯厂所发布的688Ah电芯技术路线和性能参数一致,所配合的系统也同样是6.9MWh,将长时储能运营端的成本降到最低,有效提升投资回报率。

不过,电芯容量变大,其安全问题也需要层层加码。

起点锂电了解到,688Ah储能电芯采取了多种安全措施。

材料方面,688Ah电芯的隔膜采用抗热收缩自闭孔技术,其表面涂覆氧化铝陶瓷层,防止颗粒和锂枝晶隐患;盖板强度也进一步提升,顶盖抗压能力翻倍,极端情况的抗压能力也提升三成;电芯内部加码微短路监测和防爆阀二段刻痕+龟背设计,有效调整绝缘膜结构。

如此之多的企业加盟,根本原因是中车株洲所在储能行业话语权极大。

去年该公司中标了多个重大项目,稳居国内储能市场领先地位,值得注意的是中车株洲所储能业务起步时间仅两年多,在这之前公司主要发力于超级电容储能和轨道交通用储能领域,经过长期技术积累,2022年2月综合能源事业部成立,当年就斩获超40亿元订单,目前公司已从电池PACK到储能系统全产业链生产能力。

另一方面来说,中车株洲所伸来的“橄榄枝”也是这些二三线电池厂的“救命稻草”。

从2023年开始电芯竞争逐渐激烈,短短一年多就已经达到白热化阶段,对于下一代电芯的定义是抢占市场先机的重要过程,备受内卷煎熬的电池厂联手央国企是时代趋势下的必然选择,中车株洲所也是顺势而为。

02

背后本质

四年时间里储能电芯从280Ah到314Ah,但是从314到600+仅用了一年,其背后原因值得深思。

首先是动力电池市场竞争过于激烈,注重安全性以及大容量的储能电池制造门槛宽松,给许多电池厂创造了新机会。

其次是玩家过多导致行业内卷,价格战玩到极致,下一个目标就是内卷质量。

不过最为重要的原因还是长时储能普及,长时储能若想实现跨天、跨月、跨季充放电循环,需要更大容量的电芯来满足储能电站的充放时间需求。

全球能源结构正处于关键调整期,储能电站成为未来存储资源的重要载体,需求是制造业的根本动力,电池企业面对储能集成商对于大容量的需求,将电芯做大是必选项。

加之如今上游材料价格大幅度下跌,规模化制造优势越来越明显,大单体电芯不再是另类,可有效降低集成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电芯大意味着容量增加,可直接提升系统整体充放电规模,内部的串并联数量也会优化,减少组装难度,可以说伴随着长时储能的普及,未来储能电芯将会在安全范围内做到体积最大化。

另外,政策方面也在不断地给予长时储能发展空间。例如上海政府引发《上海市新型储能示范引领创新发展工作方案(2025—2030年)》;山东政府印发《关于健全完善新能源消纳体系机制促进能源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政策,均是鼓励长时储能发展的有效利器。西北省份例如西藏、内蒙古、新疆、宁夏,中原省份河南以及华东的上海等地也明确提出配置长时储能的要求。

多为业内人士对长时储能的未来感到利好,例如萨摩耶云科技首席经济学家郑磊表示:“2小时的储能配置对于风能和太阳能等并不理想,延长配储时长才是正确发展趋势,长时储能可充分适应电力需求,支持并网和电网调峰等应用。”
作 者:宋博文
声 明:本文由起点原创,版权归属起点研究,如需转载联系小编(微信:lddsj1)!

圆柱电池巡访:
☆走进国轩高科 ☆走进利维能
☆走进诺达智慧 ☆走进中泽科技
☆走进苏州力神 ☆走进睿恩新能源
☆走进天鹏电源 ☆走进中比新能
☆走进天能集团 ☆走进新能安
☆走进浙江锋锂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