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德邦证券研究
德邦证券投研成果及营销平台。第一时间洞悉行业资讯,深度探寻投资脉搏,竭力打造国内一流、独具特色的卖方研究服务。
51好读  ›  专栏  ›  德邦证券研究

【德邦宏观】国庆假期之国内要闻

德邦证券研究  · 公众号  ·  · 2024-10-08 07: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张浩 S0120524070001 德邦证券研究所宏观组组长
陈冠宇 S0120123100015  德邦证券研究所宏观组研究助理

▌摘要

核心观点: 北上广深地产新政出台后,国庆长假楼市火热,带看量、认购量等数据均可验证;假期出行高增,中青年是长途主力;以旧换新促消费政策聚焦汽车、家电,市场反应较为积极;经济大省纷纷召开会议落实政治局会议安排,加强已有政策落实、促消费和发挥本省优势是各省积极作为的相似点;国庆假期港股科技、能源涨势较好,可能对A股起到映射。九月专项债发行加速进度达92.3%,我们认为广义财政扩张是下半年稳增长的关键,关注已有政策落地和储备增量工具,不排除提升赤字并增发国债的可能,若考虑政策效果的时滞,短期概率或有限。

地产新政出台,一线城市楼市火 热: 9月29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强调要支持城市特别是一线城市用好房 地产市场调控自主权,因城施策调整住房限购政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发文跟进,四地新政涉及优化限购、降低首付比例、降低增值税免征年限等多个方面。四大一线城市长假楼市火热,带看量、认购量等数据均可验证, 10月1日至3日中午,北京市新房带看量较去年同期增加92.5%、认购量提高2倍,二手房带看量较去年同期增加104.1%。上海新政发布后,多个楼盘认购率创新高,其中,大华星樾认购率超200%。

▶ 假期出行高增,中青年是长途主力: 1)出行方面:据交通运输部官微消息,2024年10月4日(国庆节假期第4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28400.2万 人次,环比增长0.3%,比2023年同期增长2.8%,比2019年同期增长22.6%;2)文旅方面:国内长途游目的地主要集中在西南、华南及华北地区,中青年群体是长途游的主力。出境游方面,除了日韩、东南亚等传统热门目的地,欧洲、非洲及中亚国家客流增长明显;3)电影方面:据灯塔专业版,截至10月6日,2024年国庆档(10月1日—10月7日)档期内 总票房(含预售)突破18亿元。

以旧换新加力效果显著: 8月下旬以来,多地以旧换新支持消费政策密集出台,政策措施主要是补贴以旧换新消费,主要补贴方向在汽车和家电两大类。9月到十一期间,多地汽车、家电消费热度明显上升,从市场表现来看,国庆假期期间天津、合肥、深圳三场车展合计吸引观众达166万人次,发放汽车消费券达5400万,合肥车展销售额近40亿元;家电方面,国庆假期前三天,有104.55万名消费者购买以旧换新8大类家电产品154.61万台,销售额达到73.57亿元。

▶ 经济大省落实政治局会议安排: 中央政治局会议后经济大省陆续召开相关工作会议部署经济工作,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安排。从会议具体内容来看,重点工作方面,以“用足” “用好”为代表的加强已有政策落实生效和促消费、惠民生是各省共性,积极发挥本省优势、解决本省重点问题是各省积极作为的相似点。

▶ 假期港股表现对A股投资带来指引: 国庆假期期间港股已经过了10月2/3/4日三个交易日,从市场整体来看,科技表现最好,资讯科技位列行业指数涨幅第一,可选消费、能源、医疗保健紧随其后,反映出风险偏好向上的特征。从板块看,中资券商、地产、成长股领涨分别反映了A股交易量上升、政治局会议对地产表述变化和货币政策增量宽松的利好。从港股到A股的映射来看,科技、能源可能是港股到A股的主要映射方向。

专项债发行加速,关注广义财政扩张: 财政扩张的进展方面:1)新增专项债:截止9月30日,今年前三季度,新增地方专项债发行进度达到92.3%;2)超长期特别国债:截至7月末已发行4180亿元。我们认为广义财政扩张是下半年稳增长的关键,关注已有政策落地和储备增量工具,不排除提升赤字并增发国债的可能,若考虑政策效果的时滞,短期概率或有限。

▶ 风险提示: 稳增长政策力度不及预期;国际地缘政治风险超预期;海外货币政策变化超预期。

目录


1. 地产新政出台,一线城市楼市火热
2. 假期出行高增,中青年是长途主力
3. 以旧换新加力效果显著
4. 经济大省落实政治局会议安排
5. 假期港股表现对A股投资带来指引
6. 专项债发行加速,关注广义财政扩张
7. 风险提示


正文

1. 地产新政出台,一线城市楼市火热

9月29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强调要支持城市特别是一线城市用好房地产市场调控自主权,因城施策调整住房限购政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发文跟进,四地新政涉及优化限购、降低首付比例、降低增值税免征年限等多个方面:

北京:9月30日,北京市住房城乡建设委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调整本市房地产相关政策的通知》,实施降低存量房贷利率、下调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加大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力度、调减非京籍家庭购房社保或个税缴纳年限、调整通州区住房限购政策、取消普通住房和非普通住房标准、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等政策措施。《通知》自2024年10月1日起施行。

上海:9月29日晚间,上海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本市房地产市场政策措施的通知》(简称《通知》),在调整住房限购政策的同时,优化信贷政策、调整住房税收政策,并自2024年10月1日起施行。

广州:9月29日晚间,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调整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措施的通知,明确取消居民家庭在本市购买住房的各项限购政策。广州本次限购政策调整后,广州市户籍、非户籍居 民家庭和单身人士在广州市范围内购买住房的,不再审核购房资格,不再限制购房套数。至此,广州自2010年10月推出的楼市限购政策,画上句号。

深圳:9月29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通知》,首套和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分别调整为15%和20%、缩短增值税征免年限、取消转让限制、优化分区限购等措施。深圳取消商品住房和商务公寓转让限制,取得不动产权登记证书后,即可上市交易。个人住房转让增值税征免年限由5年调整到2年。

四大一线城市长假楼市火热,带看量、认购量等数据均可验证:

北京:根据新浪财经统计,10月1日至3日中午,北京市新房带看量较去年同期增加92.5%、认购量提高2倍,二手房带看量较去年同期增加104.1%。

上海:根据上游新闻统计,上海新政发布后,多个楼盘认购率创新高,其中,大华星樾认购率超200%,保利西郊和煦认购率达85%,中环金茂府三期认购率达92%。上海近郊与远郊区新房销售去化增量也很明显,华润·印江润府在国庆假期3天内来访345组,热销46套,销售金额高达2.61亿元;中国铁建·煕语、象屿·江湾悦府等远郊楼盘也迎来了热销潮,看房人数明显增加,成交量较新政前显著提升。

广州:据南方都市报报道,10月1日越秀地产广州区域成交329套、中海大境销售破10套、招商蛇口广州公司成交89套、保利天瑞成交25套、华润长降悦府成交超过10套、云湖花城成交将近20套、国贸云上成交超过10套广州地铁地产云城上品成交10套,万科广佛公司各项目成交88套、金额超过2个亿,万科整个南方区域热销达5.86亿元,率先打出“保价“抄底的保利一东公司单天销售金额超10亿元。

深圳:根据深圳中原研究中心统计,10月1日至3日,通过深圳中原成交的二手房数量同比增长233%,一手房同比增长569%。9月30日至10月3日,深圳中原二手挂牌房源新增10%。其中,挂牌涨价房源占比4.5%,降价房源占比4.7%,总体保持平稳。

2. 假期出行高增,中青年是长途主力

出行方面: 据交通运输部官微消息,2024年10月4日(国庆节假期第4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28400.2万人次,环比增长0.3%,比2023年同期增长2.8%,比2019年同期增长22.6%。其中:
铁路客运量1754.7万人次,环比下降0.3%,比2023年同期增长6.5%,比2019年同期增长30.9%。
公路人员流动量26244万人次,环比增长0.3%,比2023年同期增长2.4%,比2019年同期增长22.8%。其中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非营业性小客车人员出行量22808万人次,环比增长0.5%,比2023年同期增长2.7%,比2019年同期增长55.4%;公路营业性客运量3436万人次,环比下降1.1%,与2023年同期持平,比2019年同期下降48.7%。
水路客运量180.7万人次,环比增长0.5%,比2023年同期增长13.8%,比2019年同期下降28.2%。
民航客运量220.8万人次,环比增长0.8%,比2023年同期增长16.7%,比2019年同期增长16.9%。
文旅方面: 国内长途游目的地主要集中在西南、华南及华北地区,中青年群体是长途游的主力。出境游方面,除了日韩、东南亚等传统热门目的地,欧洲、非洲及中亚国家客流增长明显。
江苏各旅游场所国庆假期第一天接待游客超400万人次:据江苏智慧文旅平台监测,国庆假期第一天截至下午4时,全省纳入监测的638家A级旅游景区、195个省级以上乡村旅游重点村、45家省级以上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和84家博物馆共接待游客402.25万人次。
广东国庆假期第一天4A级及以上景区接待游客同比增5.1%:据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初步测算,国庆假期第一天,广东省4A级及以上景区接待游客262.5万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5.1%;纳入监测的100个乡村旅游点和历史古村落接待26.9万人次,同比增长7.8%;纳入监测的75个重点公共文化机构接待28.4万人次,同比增长3.8%。
甘肃国庆假期第一天接待游客同比增长16%:根据甘肃省文旅厅统计,10月1日,甘肃全省接待游客320万人次,同比增长16%。
陕西部分景区国庆假期第一天接待人数同比增幅超200%:国庆假期第一天,陕西全省重点监测景区总接待人数与总收入均呈两位数增长。接待游客数量较多的景区有:咸阳袁家村景区、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商洛棣花古镇景区、西安城墙景区、华山景区等。其中,西安城墙景区、华山景区等接待人数同比增幅均在200%以上。
电影方面: 据灯塔专业版,截至10月6日13时14分,2024年国庆档(10月1日—10月7日)档期内总票房(含预售)突破18亿 元。其中,《志愿军:存亡之战》持续领跑,《749局》《浴火之路》分列国庆档新片票房榜二、三位。


3. 以旧换新加力效果显著

8月下旬以来,多地以旧换新加力支持消费政策密集出台,政策效果不断释放,政策措施主要是补贴以旧换新消费,主要补贴方向在汽车和家电两大类。9月到十一期间,多地汽车、家电消费热度明显上升,政策效果快速体现。
具体来看,汽车方面,9月29日-10月5日合肥召开2024合肥国际新能源汽车展览会,累计观众约55万人次,销售车辆超2万台,发放市级汽车消费券5000万元,销售额约37.9亿元;9月29日-10月5日天津召开2024中国(天津)国际汽车展览会,累计观众70.3万人次,截至10月3日,发放的汽车消费券达400万元;10月1日-5日,深圳召开深圳国际汽车展览会暨智能网联及未来出行汽车博览会,5天总客流达41.2万人次,预订成交的车辆17021台,预订成交金额约43.3亿元。
家电方面,国庆假期前三天,有104.55万名消费者购买以旧换新8大类家电产品154.61万台,销售额达到73.57亿元;国庆假期前三天,上海市支持家电以旧换新政策拉动家电销售近3亿元;国庆假期前三天,苏宁易购一二级能效电视销售额同比增长超100%,100英寸大屏电视销售额同比增长134%,套购订单量同比增长145%;国庆假期前五天,京东电器深圳华强北店客流量突破3万,较去年同期增长200%,门店营业额在补贴政策出台后翻了一番;国庆假期前两天,苏宁易购深圳销售高峰增长突破往年,同比增长128%,其中手机增长161.66%,清洁类扫地机器人增长238.22%,电脑带动增长89.35%;国庆假期前四天,湖南苏宁易购五一广场店销量同比增长415%,4天销售额已超去年10月全月销售额。国庆假期前4天,四川家电市场销售火爆。据商务厅统计,4天时间全省实现家电以旧换新销售14.3万台,同比增长90%,销售额6.2亿元,同比增长80%,补贴金额达1.2亿元。
以旧换新作为今年提振消费的重点方向,政策效用持续释放。 截至9月29日零时,全国511万名消费者购买八大类家电产品711万台,享受64.03亿元中央补贴,带动销售额超335亿元;截至9月25日零时,全国汽车以旧换新信息平台已收到汽车报废更新补贴申请超过113万份,平台登记注册用户数超过168万个;今年前8个月,全国报废汽车回收量比上年同期增长了42.4%,特别是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实施以来的5月、6月、7月、8月分别同比增幅达55.6%、72.9%、93.7%和73.8%;8月,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从上月同比下降2.4%转为同比增长3.4%,其中,高能效等级家电零售额实现两位数增长;据汽车流通协会统计,8月当月新能源汽车零售量同比增长43.2%,比7月加快6.3个百分点。


4. 经济大省落实政治局会议安排

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支持经济大省挑大梁。 9月26日政治局会议强调“要支持经济大省挑大梁,更好发挥带动和支柱作用”,从六个经济大省的表现来看,今年上半年六大省实现名义GDP增长4.3%,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六省今年上半年实际GDP增速分别为3.9%、5.8%、5.8%、5.6%、4.9%和5.4%,除河南外都较一季度增速有所下降,考虑到经济增长惯性,下半年增长实现5%的增长目标有一定困难。
经济大省陆续召开相关工作会议部署经济工作,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安排。 政治局会议过后,6个经济大省中已有广东、江苏和山东三省政府召开常务会议,部署经济工作,落实政治局会议安排。此外,浙江省于9月29日召开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工作推进会,河南省于9月27日召开省长办公会议,四川省于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同日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也都对经济工作做出部署,聚焦落实政治局会议安排等。
从会议具体内容来看,基调方面,江苏、河南相对或更加乐观,在全年目标方面提出“坚定”、“确保”完成,广东、浙江、四川更强调“努力”、“推动”和“冲刺”;广东、江苏明确表示推出加力或增量政策; 重点工作方面,以“用足”“用好”为代表的加强已有政策落实生效和促消费、惠民生是各省共性,积极发挥本省优势、解决本省重点问题是各省积极作为的相似点。 例如,广东提出“做强工业经济”、“帮助企业抢抓出口订单”,江苏提出“支持各地打造特色消费品牌”,浙江提出“以长期资本、耐心资本促进科技型企业发展壮大”,山东提出“做强做大(海洋)主导产业”、“打造农产品出口产业集群”,河南提出“加大‘白名单’项目贷款投放力度”、“加大力度推进回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等。

5. 假期港股表现对A股投资带来指引
国庆节假期期间A股暂停交易,港股开市,港股表现为A股投资带来指引。从行业指数来看,10月2-4日三个交易日,科技表现最好,恒生科技指数涨幅达10个百分点,细分行业来看,资讯科技位列行业指数涨幅第一,可选消费、能源、医疗保健紧随其后;从对比的角度看,年初至9月20日当周,港股行业中原材料、电讯、公用事业等防御性行业表现较好,在10月2-4日三个交易日这些行业涨幅靠后,都反映出风险偏好向上的特征。分版块来看,10月2-4日三个交易日中资券商领涨,或反映了成交量增加的利好;房地产板块上涨或是在交易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表述;其他领涨板块多为成长股,反映了货币政策降准降息等增量宽松的利好。
而从A股市场表现来看,年初至9月20日当周,金融、公用事业、电信服务涨幅较好,而医疗保健、日常消费、信息技术跌幅靠前,红利行情明显;而9月24日-9月30日,政策密集出台阶段,这三大年内跌幅较大的行业上涨幅度也靠前,公用事业、电信服务涨幅靠后,体现出红利交易反向的特征;此外,受益于增量货币宽松、政治局会议对房地产表述变化,房地产也实现了从跌幅靠前到涨幅靠前的转折。
从港股到A股的映射来看,港股科技板块假期的大幅上涨可能对A股科技板块起到带动作用,而能源可能也是港股到A股的映射方向,假期港股能源行业指数涨幅超8个百分点,在一级行业中涨幅位居第三,而9月24日至30日A股能源行业涨幅靠后。此外,若A股交易量上升态势持续,也有望继续支撑券商板块。

6. 专项债发行加速,关注广义财政扩张
当前国内地产呈现“总量尚可,结构不足”的特点,海外美国大选过程中候选人的表态表明贸易摩擦或加剧,内外或面临压力,市场对逆周期政策出台抱有期待。我们认为,短期来看逆周期政策刺激的幅度可能较难跳升,节奏提速的可能性有限。若外贸遇到挑战或去地产化进一步风险释放,财政政策存在进一步加码可能,准财政工具可行性相对较高。
财政扩张的进展方面:1)新增专项债: 截止9月30日,今年前三季度,新增地方专项债发行进度达到92.3%; 2)超长期特别国债: 2024年9月10日,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向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汇报今年以来预算执行情况时说,今年以来,国务院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做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工作,确定发行品种、时间窗口等安排,截至7月末已发行4180亿元。
九月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加大财政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保证必要的财政支出,切实做好基层“三保”工作”。我们认为广义财政扩张是下半年稳增长的关键,关注已有政策落地和储备增量工具,不排除提升赤字并增发国债的可能,若考虑政策效果的时滞,短期概率或有限。
广义财政扩张是下半年稳增长的关键, 一是由于1-8月支出较慢,广义财政支出增速为-2.9%,较前值降幅走阔;二是财政支出对政府消费、政府投资有重要作用,前者带动内需,后者撬动投资。广义财政支出速度偏慢,拖累今年二季度GDP不及预期。从结构视角看,最终消费支出是预期差较大的分项。最终消费支出与社零之间的部分主要是政府消费,政府消费与财政支出强度密切相关,宏观经济身处“去地产化”背景下,上半年财政一二本账收入相对较弱,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等也发行较慢,以收定支的财政纪律下1-6月广义财政支出增速仅为-2.8%,财政支出偏慢一定程度上对政府消费有所扰动,造成了预测的误差。广义财政支出速度偏慢,拖累Q2GDP不及预期,政府消费是主因。
广义财政发力关注两方面, 其一是已有政策加快落地,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财政支出等,截止8月31日,专项债发行进度为65.9%,730政治局会议强调“加快全面落实已确定的政策举措,及早储备并适时推出一批增量政策举措。”其二是储备增量工具,目前超长期特别国债用于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及大规模设备更新购置的政策已经落地,地方政府层面也在积极出台配套政策扩围加码。我们认为,未来进一步加大消费支持力度等,有望对年内经济增速形成强有力的支撑。不排除增发国债的可能,考虑政策时滞和效果,用于消费领域的概率较高,用于投资领域可能受项目资金匹配效率、政策效果相对滞后等因素扰动,概率较低。

7. 风险提示

稳增长政策力度不及预期。
国际地缘政治风险超预期。
海外货币政策变化超预期。


报告信息



证券研究报告:国庆假期之国内要闻

证券分析师 张浩(S0120524070001 德邦证券研究所宏观组组长)

助理研究员: 陈冠宇 S0120123100015 德邦证券研究所宏观组研究助理)

对外发 布时间: 2024年10月07日

报告发布机构: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已获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程强,德邦证券 研究所所长、 首席经济学家 ,CFA,CPA,北京大学理学学士,经济学硕士、博士,北京大学经济学院EDP中心特约校外讲师。曾就职于中国石化、北京市政府,进入市场后,先后担任华泰证券高级宏观分析师,中信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从事研究工作多年,具有企业、政府和金融机构等多重工作经验,曾在北京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发表多篇文章。


张浩,德邦证券宏观团队负责人。 本硕毕业于南开大学经济学系,拥有7年以上卖方宏观研究经验,曾任职于浙商证券、华泰证券,担任资深宏观分析师,在宏观经济、政策研究和大类资产方面有扎实研究基础 作为核心成员曾获得:2018年,wind金牌分析师宏观经济第一,今日头条头条号阅读量全卖方第一;2019年,机构投资者大陆地区宏观经济第一;2021年,水晶球、金麒麟、上证报宏观经济第二名,新财富宏观经济领域第三名;2022年,新财富宏观经济领域第二名;2023年,新财富宏观经济领域第二名,上证报宏观经济第


往期报告回顾


【2024年中期策略报告】

【德邦宏观】制造立国(一)——以制造立国应对内外部挑战

【德邦宏观】制造立国(二)——经济及政策展望

【德邦宏观】制造立国(三)——资产配置:稳中求进

【德邦宏观】制造立国(四)——产业经济:分析与展望


【宏观视角下消费系列报告】

【德邦宏观】如何理解中秋消费的旺季不旺——宏观视角看消费系列之二

【德邦宏观】阶层消费时代:把握中产购买力变化——宏观视角看消费系列之一


【宏观ABC系列报告】

【德邦宏观】深入理解金融条件指数——宏观ABC系列之四

【德邦宏观】欧盟的过度赤字程序是什么——宏观 ABC 系列之三

【德邦宏观】如何理解“贸易顺差不顺收”——宏观ABC系列之二

【德邦宏观】利率体系与传导机制新特征——宏观ABC系列之一


【专题研究报告】

【德邦宏观】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影响几何?——宏观视角看消费系列之三

【德邦宏观】结构性货币政策的堵与疏

【德邦宏观】宏观视角看“红利”

【德邦宏观】结构仍分化,政策待兑现——2024年8月经济数据前瞻

【德邦宏观】海外黑色星期一,后市怎么看?

【德邦宏观】京沪社零转负,政策如何应对?

【德邦宏观】政治局会议的九条线索——2024年7月政治局会议解读

【德邦宏观】理解国有经济增加值(EVA)

【德邦宏观】十行业解读特朗普交易——德邦总量联合多行业全景解读特朗普遇袭

【德邦宏观】关于三中全会的八件事——7 月 18 日三中全会全面解读

【德邦宏观】消费税:他山之石与国内展望

【德邦宏观】社融的时代性与局限性

【德邦宏观】对近期地产政策的评述与思考

【德邦宏观】中美战略竞争、TFP与新质生产力

【德邦宏观】关于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一些思考

【德邦宏观】聚焦产业升级,促进高质量发展——2024年地方两会观察与全国两会前瞻

【德邦宏观】如何弥合宏微观的“温差”?——名义GDP的重振之路

【德邦宏观】实际利率之辨


【点评研究报告】

【德邦宏观】政策落地,预期回升——2024年9月PMI数据点评

【德邦宏观】利润率筑底是重要信号——8月工业企业利润数据点评

【德邦宏观】信心比黄金重要——9月历史性经济主题政治局会议点评

【德邦宏观】汇率破7后怎么看?

【德邦宏观】证监会改革新政怎么看?——9月24日资本市场政策点评

【德邦宏观】政策组合拳,市场变化点——9月24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点评

【德邦宏观】本周看什么?财政整顿、外资流入--宏观周报(20240916-20240922)

【德邦宏观】广义财政支出有待加速 —— 2024年8月财政数据点评

【德邦宏观】宽信用是关键,外贸是变局点——2024年8月金融数据点评

【德邦宏观】经济数据分化,外贸是变局点——2024年8月经济数据点评

【德邦宏观】出口稳中有升,外贸是变局点——2024年8月进出口数据点评

【德邦宏观】猪价推升CPI,PPI关注铜油钢——2024年8月通胀数据点评

新质生产力的成色与分化——新质生产力跟踪系列(一)

【德邦宏观】外储稳汇率升,打开政策空间——2024年8月外汇储备数据点评

【德邦宏观】结构仍分化,政策待兑现——2024年8月经济数据前瞻

【德邦宏观】广义财政支出低位回升——2024年7月财政数据点评

【德邦宏观】价平量减、利润率钝化——7 月工业企业利润数据点评

【德邦宏观】政策待兑现,结构仍分化——2024年7月经济数据点评

【德邦宏观】宽信用要“先立后破” ——2024年7月金融数据点评

【德邦宏观】二季度货政报告的九个要点

【德邦宏观】猪价推升 CPI,PPI 关注油铜钢——2024 年 7 月通胀数据点评

【德邦宏观】出口延续强势——2024年7月进出口数据点评

【德邦宏观】外汇储备稳中有升,汇率风险总体可控 ——2024年7月外汇储备数据点评

【德邦宏观】供给和出口较强——2024年7月经济数据前瞻

【德邦宏观】如何理解实际使用外资历史新低?——2024年6月实际使用外资数据点评

【德邦宏观】产能利用率回升与投资高增支撑供给端景气——2024 年 7 月 PMI 数据点评

【德邦宏观】产能回升打开增长空间——2024年1-6月工业企业利润数据点评

【德邦宏观】财政的当下与未来——2024年6月财政数据点评

【德邦宏观】详解三中会议:以改革谋发展

【德邦宏观】不一样的降息,有何深意?

【德邦宏观】增长低于预期,结构表现延续  ——2024年6月经济数据点评

【德邦宏观】特朗普事件,如何解读——解读特朗普遇袭事件

【德邦宏观】金融数据或筑底——2024年6月金融数据点评

【德邦宏观】四季度PPI增速有望转正?——2024年6月通胀数据点评

【德邦宏观】汇率压力或将迎来缓解 ——2024年6月外汇储备数据点评

【德邦宏观】增长维持5%以上,金融数据或触底——6月经济数据前瞻

【德邦宏观】生产继续好于需求——2024年6月PMI数据点评

【德邦宏观】制造立国,改革破局——三中会议前瞻

【德邦宏观】“去地产化”带来的财政挑战——2024年5月财政数据点评

【德邦宏观】5月有色较强,PPI降幅收窄——2024年5月通胀数据点评

【德邦宏观】出口再度回升,继续保持乐观——2024年5月进出口数据点评

【德邦宏观】估值因素推动外汇储备改善——2024年5月外汇储备数据点评

【德邦宏观点评】猪肉价格潜在上涨空间有多少——4月通胀数据点评

【德邦宏观】4月经济:工业稳、固投扩、就业升 ——2024年4月经济数据点评

【德邦宏观】在一季度货政报告中寻找金融数据波动的答案——2024年4月金融数据点评兼评一季度货政报告

【德邦点评】出口回暖,关注量价指数的结构变化 ——2024年4月进出口数据点评

【德邦宏观】改革再出发——2024年4月政治局会议精神学习体会

【德邦宏观】4月PMI的三大核心要点——2024年4月PMI数据点评

【德邦宏观】央行采访释放出哪些信息

【德邦宏观】开局良好,结构转型期更应关注质量效益改善——2024 年一季度经济数据点评

【德邦宏观】大规模设备更新对金融数据有何影响——2024年3月金融数据点评

【德邦宏观】无需悲观:剔除基数影响及闰年扰动,出口正增——2024年3月进出口数据点评

【德邦宏观】季节性扰动过后:食品与服务价格有望再回升——3月通胀数据点评

【德邦宏观】PMI当前三大亮点和未来三大关注点——3月PMI数据点评

【德邦宏观】开门红的背后:新质生产力含量高 ——1-2月经济数据点评

【德邦宏观】信贷平滑投放、财政“弹药”充足——2024年1-2月金融数据点评

【德邦宏观】通胀隐含的春节消费特征——2月通胀数据点评

【德邦宏观】出口超预期,关注中间品贸易强链延链——2024年1-2月进出口数据点评

【德邦宏观】产能过剩开始有所缓解的三点线索——2月PMI数据点评

【德邦宏观】加大降息步长、压降实际利率——2024年2月LPR报价点评


【宏观周报】

【德邦宏观】本周看什么?居民入市、日相履新 --宏观周报(20240923-20240930)

【德邦宏观】本周看什么?好房子、保险法修订、大选辩论--宏观周报(20240909-20240915)

【德邦宏观】本周看什么?对华关税、大选跟踪、债券分布--宏观周报(20240902-20240908)

【德邦宏观】本周看什么?海外宽松、钢铁新政与海南消费--宏观周报(20240819-20240825)

【德邦宏观】本周看什么?设备更新、地产融资 --宏观周报(2024.8.12-2024.8.18)

【德邦宏观】本周看什么?险资入市、理财中报——宏观周报(20240805-20240811)

【德邦宏观】本周看什么?萨姆规则、京沪社零负增--宏观周报(20240729-20240804)

【德邦宏观】本周看什么?三中细则、美股再平衡——宏观周报(20240722-20240728)

【德邦宏观】本周看什么?预定利率、央企搬迁——宏观周报(20240715-20240721)

【德邦宏观】本周看什么?美股、中报 ——宏观周报(20240708-20240714)

【德邦宏观】本周看什么:大选、借券——宏观周报(20240701-20240707)

【德邦宏观】陆家嘴论坛释放哪些信号?

【德邦宏观】政协会议、国资委“限金令”传递哪些信号?

【德邦宏观】节能降碳行动方案落地

【德邦宏观】总书记召开座谈会,改革图谱渐清晰

【德邦宏观】地产政策“多箭齐发”与美国再提关税问题

【德邦宏观】地产限购政策放松,宏观数据扰动增多

【德邦宏观】假期哪些宏观大事值得关注?

【德邦宏观】总书记西部调研、汽车以旧换新落地与美国滞胀再现

【德邦宏观】4月政治局会议前瞻

【德邦宏观周报】新“国九条”有望扎实推进未来十年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德邦宏观周报】清明假期消费“疤痕效应”逐渐消退

【德邦宏观周报】央行购债,盈利好转曙光初现

【德邦宏观周报】中部地区崛起、开年财政力度与短期汇率波动

【德邦宏观周报】总理调研传递哪些政策信号

【德邦宏观周报】从主题记者会看增量政策














【招聘需求】

正式研究员+实习生


【研究员任职要求】

1. 重点院校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

2. 1-5年相关工作经验,在商品研究、海外研究等领域有经验者优先;

3. 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逻辑思维能力突出,文字及口头表达沟通能力强;

4. 有高度责任心、抗压能力、进取精神与团队意识。


【实习生任职要求】

1. 重点院校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有宏观相关实习经历者优先;

2. 熟练使用Office,Wind,Bloomberg等基础工具;

3. 有志于从事研究工作,细心尽职、吃苦耐劳、有梦有理想;

4. 实习期不少于3个月,我们提供正式入职流程、实习证明


【其他信息】

1. 招聘人数:若干

2. 工作地点:北京/上海/深圳

3. 请将简历和代表性研究成果发送至 debangmacrozhaopin@163.com

4. 简历请按照“姓名-学历-毕业院校-社招/实习”命名


















适当性说明: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本账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德邦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德邦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并非德邦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本账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本账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分析师承诺: 本人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以勤勉的职业态度、专业审慎的研究方法,使用合法合规的信息,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本报告所采用的数据和信息均来自市场公开信息,本人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仅供参考。本人过去不曾与、现在不与、未来也将不会因本报告中的具体推荐意见或观点而直接或间接收任何形式的补偿,分析结论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或影响,特此证明。

免责声明
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已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合规渠道,德邦证券研究所力求准确、可靠,但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均不做任何保证,据此投资,责任自负。本报告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没有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客户应考虑本报告中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德邦证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投资银行服务或其他服务。
本报告仅向特定客户传送,未经德邦证券研究所书面授权,本研究报告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任何形式的拷贝、复印件或复制品,或再次分发给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如欲引用或转载本文内容,务必联络德邦证券研究所并获得许可,并需注明出处为德邦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文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和删改。如未经本公司授权,私自转载或者转发本报告,所引起的一切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转载或转发者承担。本公司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本订阅号不是德邦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内容均来自于德邦证券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研究报告进行的整理与解读,因此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是一种鼓励 | 分享 传递友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