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环球时报
报道多元世界 解读复杂中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华社  ·  “望宇”“探索”,定了! ·  昨天  
新华社  ·  就在21时53分! ·  昨天  
新华社  ·  元宵节快乐! ·  昨天  
人民日报  ·  “申公豹代购药单”,有……有点东西!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环球时报

【 补壹刀】这事儿如果中国掉链子,世界就会露出它本来的丑陋真相

环球时报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3-06 22:48

正文

今天是又一个普通的春日。阳光和煦,天高云淡。


喝着咖啡,刷着电脑。


这些照片就这样猝不及防地跳到眼前。刚过惊蛰,就被它们惊着了。



他们都来自南苏丹,注意最后一张。这位正在吃奶的孩子,去年10月被无国界医生诊断为严重营养不良。这意味着他即使获救,也会和其他饥荒中幸存的孩子一样,出现生理与心理的发育迟缓,终身残疾。


南苏丹,这个世界上最年轻的国家,正遭遇一场可怕的灾难。


心痛


2月底,联合国宣布南苏丹部分地区进入“饥荒”状态。


“饥荒”可不是一个随随便便就用的词。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对“饥荒”有一个严格的界定,它必须同时满足3个条件:


1,某一地区至少20%的人面临极端粮食短缺;

2,超过30%的人患上严重营养不良;

3,每天每万人中有两人死亡。


说得直白一些,宣布“饥荒”就意味着已经有很多人饿死,而这样的惨剧还在延续。


上一次联合国宣布“饥荒”是在2011年7月的索马里, 那一次大概有 26万人 在之后的 两个月内 死亡。


联合国还宣布,未来6个月,尼日利亚、也门和索马里也处于“饥荒”边缘, 2000多万人 可能会被波及。


在这个充满食物的世界里,还有这么多人缺吃少喝,甚至因此濒临死亡。


以南苏丹为例,人们在过去3年多时间里流离失所,很多人只能藏身在沼泽里,吃一些野生食物,比如睡莲、水百合根、野生蜂蜜等,喝不安全的水,面临霍乱的风险。



而索马里已经出现霍乱。总理哈桑·阿里·海尔4日表示,因为霍乱,索马里过去两天至少死了110人。


被饿死是什么感觉?


科普时间:

根据1997年《英国医学杂志》发表的一项关于绝食的研究,当体重因为缺乏食物而减轻18%以后,身体新陈代谢的机能将出现失调,由此影响到大脑和其他重要器官。如果几周内继续缺乏食物,人体器官将逐渐衰竭,最终导致死亡。


这么严重的饥荒,只能指望国际社会出钱出力。


为了应对饥荒,联合国需要至少募资44亿美元,然而目前只有9000多万美元。杯!水!车!薪!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谈到非洲饥荒时,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一脸无奈:地主家,真的也没有余粮……


祸根


饥荒何来?首先是因为 天灾


比如索马里。美国领衔的联合国维和部队1995年败走索马里之后,那里一直处于无政府状态,成为海盗和恐怖分子的乐园。国际社会出手干预过几次,最终都无疾而终。


今年索马里终于有了一点起色,2月刚选出的新总统穆罕默德踌躇满志,打算带领索马里重振“非洲之角”。谁曾想,连续两个雨季,索马里却没有迎来足够的雨水。2月28日,穆罕默德总统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



其次,也许是更为重要的原因,那就是 人祸


在面临饥荒威胁的4个国家中,只有索马里发生了严重干旱(其实索马里局势发展成今天这样,又何尝不是人祸)。南苏丹、尼日利亚和也门的处境都令人震惊的一致: 局势动荡


南苏丹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国家,2011年独立,它的石油储量高达30亿桶,居于世界第28位。


可惜,从2013年开始,南苏丹爆发内战,国家建设基本停摆,农业生产几无可能,南苏丹因此连续两年位居“脆弱国家指数”头名。


现在,近500万南苏丹人过着寅吃卯粮的日子,差不多占整个国家人口的一半。还有150多万南苏丹人逃到邻国乌干达和苏丹。联合国难民署警告说,南苏丹难民数量庞大,邻国已经不堪负荷。



2011年“阿拉伯之春”后,也门推翻了掌权30余年的萨利赫总统。但是,它没有迎来西方国家嘴中的民主和繁荣,却打开动荡的潘多拉盒子。尤其是2015年3月以来,国内战乱不断,也门几乎沦为人间地狱。



也门现有的 2740多万人 中,超过 2/3 的人可能断粮,近 330万人 严重营养不良,其中包括 210万 儿童。



这位9个月大的孩子在进行治疗性喂养治疗。因为长期缺乏食物,孩子的身体已经失去正常处理食物的能力,只能通过注射喂食。


尼日利亚,非洲第一大国,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的第四大成员,GDP世界排名第37位。这样一个经济前途本是大好的国家,却被伊斯兰极端组织“博科圣地”搅得不得安宁。在“博科圣地”活动区域, 有超过 12万人 濒临饿死,其中 多数是孩子


非盈利组织“救助儿童会”的负责人去年底曾说:“这一(未来每天将有200名儿童死去)可怕的趋势难以避免,而国际社会对这样的状况缺乏应有的回应。”



目前,在撒哈拉以南地区, 共有 3.88亿人 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自2010年贫困人口达到顶峰以来,仅有 1000万人 脱离贫困。 在这样脆弱的社会背景下,任何新的压力都将带来灾难。


对于债务累累、渴求发展的发展中国家,西方国家开出的药方却是致命的“华盛顿共识”。 新自由主义指导下完全的“投资自由”,给外国“热钱”大开方便之门,引起严重的通货膨胀,同时也为这些不发达经济体带来广泛的腐败。


美国和欧盟的政策令情况更加糟糕。他们将本地区受补贴的农产品倾销至国际市场。非洲的农民不能与之竞争,被挤出市场,国内食品的自给自足受到破坏,进而为饥荒创造了条件。


此外,西方国家的军事干预使情况更加恶化,恐怖主义有了更多可趁之机,他们将饥荒危机更快地带到当地百姓面前。这又反过来对欧盟国家造成影响,大量难民试图从中东和北非涌入欧洲。



减贫


许多事情,如果没有比较,难以显出内在的可贵和艰难。


比如减贫。 在消除贫困问题上,中国的成就有目共睹。


据联合国《2015年千年发展目标报告》,中国将极端贫困人口比例已经 从1990年的 61% 降到2015年的 4.2% ,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 70%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6年发布的《中国的减贫行动与人权进步》白皮书显示,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 7亿多 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2015年的 5575万



中国2015年减贫 1442万人 ,2016年减贫 1232万 人,此后还将继续完成每年 1000万人 的脱贫任务。 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这是什么概念?这么说吧, 2015年, 150万 难民涌进欧洲,欧洲各国焦头烂额,不胜其扰,各种问题接踵而至,社会分裂日益明显。 如果,我们只是说如果,中国有1000万人流离失所,远赴欧洲……结果只能呵呵了!


所以, 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在自己的土地上,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让7亿多贫困人口不用背井离乡、四处流浪,更没有给那些正为难民潮叫苦不迭的“绅士国家”们带来一丝麻烦,这难道不是对世界的伟大贡献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新华社  ·  “望宇”“探索”,定了!
昨天
新华社  ·  就在21时53分!
昨天
新华社  ·  元宵节快乐!
昨天
腾讯新国风  ·  宽,以容人;厚,以载物
8 年前
商务范  ·  你梳什么头发,就是什么人
8 年前
大叔爱吐槽  ·  这些图...意义不明,莫测高深
8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