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国家大剧院
国家大剧院官方微信,与您一起艺术改变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城市规划  ·  方圆阁 | 募集规划图书资料,诚邀同行慷慨惠赠 ·  3 天前  
中国城市规划  ·  孙娟:城市更新的供需逻辑与空间画像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国家大剧院

星星之火,燃亮黎明!《乌鸦与麻雀》首演迎祖国华诞

国家大剧院  · 公众号  ·  · 2024-09-29 21:56

正文


9月29日晚 ,国家大剧院全新打造推出的话剧 《乌鸦与麻雀》 国家大剧院戏剧场 拉开帷幕。在一栋上海石库门老房子里,跋扈嚣张的“乌鸦”和一群力量弱小却最终团结一致的“麻雀”,展开了一场关于邪恶与正义的较量。话剧采取了 双线叙事 的套层结构,在 电影工作者的娓娓讲述与人物命运的生动演绎 中,在 对黑暗社会的猛烈鞭挞和对崭新生活的热切向往 中,描摹出一幅悲喜交加的时代画卷。



当舞美化为隐喻

一栋房子中就有一座老上海



戏剧开场,当写有电影《乌鸦与麻雀》片头题字的幕布缓缓落下,一栋逼真复现的上海石库门房子矗立在观众面前,在自然的背景音和氤氲的烟火气中,瞬间拓展出 具有年代气息的上海都市空间 。民生百态、世情冷暖乃至阶层斗争,都在犹如立体解剖的视觉效果中,涌现出最为真切的样貌,暗含着 深层的隐喻结构





在象征着权力高位的顶楼,住着 国民党特务侯科长 他的情人余小瑛 ,他们也是这座房子的不法侵占者,常常居高临下地俯视着艰辛的底层人民;二层的亭子间住的是 学校教员华先生和华太太 ,这种“悬空”的位置,也暗示着知识分子当时的尴尬处境。在一层前堂,住着 做生意的“小广播”夫妻 ,适合于他们早出晚归、进货卖货的生活;而需要弯腰才能进入的狭窄的后客堂,住着 原房主孔老头 ,楼梯间地板上睡着 女佣小阿妹 ,他们则是处于剥削链最底层的劳动者。 不同阶层和处境的人们的生活现实,在房屋的各个位置同时呈现,在清晰直观的对比中,带给观众更为强烈的冲击力。






当舞美与影像对话

建构审美上的“立体瞬间”



以影像参与戏剧叙事,是《乌鸦与麻雀》的一大突出亮点。 伴随着话剧的上演,舞台上出现了 多块可移动的电影幕布 ,不仅将老电影原片映现其上,揭示出话剧与电影的亲缘关系,形成 与舞台现场的碰撞与对位 ;更让摄影机对准并放大台上演员的表演细节,通过景别、角度、运动和蒙太奇, 拓宽每个表演瞬间的艺术表现 ,在拉近的距离中让观众感受演员的情绪流动。




比如,当“乌鸦”侯义伯对弱小可怜的“麻雀”们进行威胁和审视的时候,摄影机将他的整张面孔投射在整栋房子之上,使之成为无所不在的背景,将官僚阶级对小市民的压迫具象化。这一创造性手法, 探索了电影蒙太奇与舞台叙事相接的边界 将戏剧瞬间与电影瞬间组接并置,打开同一时间下的不同维度,与观众一起建构一种 审美上的“立体瞬间”




社会批判结合讽刺喜剧

开辟现实主义新路径



话剧《乌鸦与麻雀》延续了电影的优势,将 社会批判和讽刺喜剧 的样式融为一体,令七十五年前的民众生活景象跃然眼前,风格活泼流畅,观赏趣味十足。而 国家大剧院戏剧演员队 的一众演员们,也为剧中的人物群像赋予了饱满的生命力。





董汶亮与杨淇 饰演的“小广播”夫妇,在嬉笑怒骂之间,将精明算计又不乏正义感的小商贩形象塑造得活灵活现;而 孙立石 则通过对眼神动作的精准拿捏,将侯义伯仗势欺人、色厉内荏的本性展现得淋漓尽致。此外, 余小瑛 的风情、 华先生 的清高、 孔老头 的孱弱、 小阿妹 的善良,都被包揽进具有普遍性的市民社会面貌中,真切地表达了底层民众从受迫到觉醒的过程。话剧以辛辣幽默的讽刺风格,尖锐地洞察阶级矛盾,并 预告了新中国的诞生,开辟了艺术作品通往现实主义的新途径







9月29日到10月4日 ,跨越国庆期间,话剧《乌鸦与麻雀》将在 国家大剧院戏剧场 进行一连六场的精彩演出。值此金秋送爽、举国同庆的纪念时刻,欢迎大家走进剧场,在“新话剧”对“老电影”的创造性转化中,看七十五年前簇簇聚拢的星星之火,如何点亮中国的崭新黎明。




国家大剧院制作话剧《乌鸦与麻雀》
演出时间:2024.9.29-2024.10.4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