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左到右:任泽平、周金涛、姜超)
海通宏观的姜超老师率先抽刀了!
2016年9月15日,他是这么说的:满眼都是房贷。
2016年9月23日,他又说:中国居民房贷杠杆真的不低了!
2016年9月底,他干脆说:
2016年或是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历史大顶!
2017年6月18日,他说,
房市“泡沫”正在形成,短期看应该继续限制投机购房,包括限购限贷等政策,以继续巩固前期调控成果,继续挤泡沫。
理由如下:1.房价纯粹是货币现象。2.流动性拐点已现(没钱了)。3.老百姓房贷加杠杆已到极限。4.青年人口拐点已现。
姜超话音刚落,中信建投周金涛老师在那戳着呢。
周老师是研究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的,简称“康波”周期,比较高深。他的结论是:
中国房地产周期在2014年和2016年可能形成了双头顶部,或于2017-2019年步入下行期。
不过周金涛2016年年底去世了,预测楼市要大跌的天王也没能活过2017年。
不过,大佬任泽平跟上了。
任老师大家是了解的,2015年预测“一线房价翻一倍”,预言成真后,今年明确转变态度,他做比较研究,比较了历史上历次房地产大泡沫,发现的共性问题 是:
1.都受到流动性过剩和低利率刺激;
2. 政府支持、金融自由化、金融监管缺位、银行放贷失控等起到了推波助澜、火上浇油的作用。
3. 泡沫崩溃都跟货币收紧和加息有关。
鉴于此,这几天,任泽平说,当前房价涨幅放缓,按照12个月左右的调整周期,
预计房价将调整到2017年底~2018年上半年。
接着,他预期了未来房价走势有3种可能,不罗列了,
反正没有涨的
。
不过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则认为,
当前房地产周期跟2013-2014年完全不一样,现在房地产的库存大为减少,再次陷入深度调整的可能性比较低。
5月底,他曾撰文指出,
房地产市场最糟糕的周期已过
,
因为2009年-2013年间,新屋开工量从7亿平方米跳升至13亿-15亿平方米,大幅超过10亿-12亿平方米的当期销量,积累了大量库存,致使房地产市场在2013年-2015年经历了一轮深度调整。
对于如何处理现下房地产风险,瑞穗证券沈建光认为,
中国应避免主动刺破泡沫。
中国房地产市场风险使得
调整楼市政策持续十分必要,关键在于扭转恐慌性购房的预期,比如增加充足的土地供应、引导信贷资金合理配置、因地制宜地启动地方房地产政策、避免资金过度进入房地产市场等
。而从长远来看,改革没有捷径可走,通过居民加杠杆帮助企业降杠杆的尝试是有风险的,切实推动结构性改革,比如国企改革,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要控制泡沫,短期的限购已经越来越没有效果,更多供给侧改革,特别是土地改革、户籍改革、房产税等税制改革的长效机制的建设已尤为迫切
。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称,在需求上,缺乏房产税这样的自动稳定器,如果需求方有了自动稳定器,就用不着限购,用不着采取行政措施,
税收和杠杆自动可以起到稳定房地产的作用
。
樊纲提到,
解决房地产问题的根本还是需要解决战略性和制度性的问题,而不是简单地把房地产问题归结于货币问题
,
这次钱没有去股市,说去了房地产,这次怎么就到了大城市,而没有到中小城市去?
不过,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则称,对于投资者资产配置来说,
楼市还有结构性的机会。